【雅昌带你看展览第375期】Inside China中法艺术家联展
2014-10-20 11:58:46 彭菲
东京宫外景
10月19日晚6点,Inside China中法艺术家联展在巴黎东京宫举行。本次展览展由巴黎东京宫策展人Jo-ey Tang和国内著名策展人王春辰联合策展,展出了NADAR、Renaud Jerey、Aude Pariset、李钢、Edwin Lo、于吉、赵要、吴昊的绘画、装置、声音、雕塑等作品。本次展览是K11 Art Foundation和巴黎东京宫首次携手策划的展览,展期持续至明年1月11日。展览结束后,作品将在香港(2015年3月)和上海(2015年5月)进行巡展。据策展人Jo-ey Tang介绍,届时展览将可能增加新的艺术家以及作品。
Inside China中法艺术家联展现场
本期导览人:K11艺术基金会创始人郑志刚,艺术家吴昊、于吉、李钢。
郑志刚:本次展览聚集了8位艺术家的作品,我们想借此展示中法艺术家的声音与态度。我们与巴黎东京宫合作的原因,是因为K11艺术基金会(KAF)与巴黎东京宫都是以孵化新锐艺术家为主的,我们都在试图建立一个新的艺术生态。东京宫的视野是国际化的,而我们主要是支持中国艺术家,并且将他们推至国际舞台。因此,和东京宫的合作是一种缘分。
Inside China的构想,始于法国20世纪非常著名的摄影艺术家NADAR,这位艺术家拍了很多热气球里面的空间,你从中能感受到气球内部仿佛是一个“无人之地”,这种格调给策展人提供了方向:我们想要呈现大家没有见过的新作品。坦白说,国内最常见的作品都来自于非常著名的艺术家,他们的确是非常出色,但随着时代的变化,新锐艺术家表达哪些观念,他们如何看待世界,变得非常重要。另外,Jo-ey Tang与王春辰是一起选择中国艺术家的,这种方式确保了本次展出的是大家没有见过的中国艺术新势力。
吴昊作品
吴昊:我以“门”为载体进行创作,这一系列的作品都是现成的门,基本是我在武汉找到的。选择“门”是因为它最符合我个人的感情输出。本来是可以用平面绘画来表达的,但我还是觉得它应该以实体来呈现。当然要选择合适的门也不简单,首先要考虑它的位置和年代,另一方面要考量最后的视觉效果。我找到合适的门后,会和店主进行沟通,他们的门给我以后我给他们换一个新的。但还是很多人不愿意相信给我。一般来说只要一条街上有一位相信我,之后就会比较容易。在换门的过程中,我会拍摄一些照片和视频作以记录。
吴昊作品
吴昊:这是我在武汉、上海、香港收集的水痕。比如我们喝咖啡时,放置3天后会有水痕出现。做这个系列的作品时,我会将制作水痕的方式写成一个方案,发送到武汉、上海、香港,通过与K11合作,做工作坊来收集这些作品。对于这个系列的思考,我最开始是想做大作品的分支,这样可以突出系列的延展性,后来,我想到可以收集三地的时间。通过收集的过程,我发现三地的不同特征。这让我觉得这系列作品的信息量超过我的预设,它不仅仅是收集时间,更是城市特征的反馈。比如武汉这块,我主要向朋友征集,他们其实不愿意做这件事,我发现这件事后会改变我们的关系,因此每一件作品都和作者有联系,像一个ID一样。上海这里主要靠K11员工内部的收集,我在workshop里面教他们,其实我没有想过要固定用某种容器(比如杯子)或者某种材料来完成,可能我演示的时候用杯子。有别于大陆地区,香港的特别之处是,很多参与者愿意拿走自己的作品。因为我曾和他们说,这些作品展示完毕后你可以拿回去,香港的参与者基本都将自己作品带回家,而且他们会在容器内画画,自我意识比较强烈。
于吉作品
于吉:这是我2006开始创作的作品,做了两年名字叫《公共空间》,这个系列目前做了5件,前面几件是方形的,最后一件是半圆形的,目前在上海余德耀美术馆展出。我对建筑很感兴趣,包括基础材料,建筑的比例结构等。这一系列主要尝试构造脆弱的、无用的、易碎的空间,制作时参考了中国各大城市早期的、破旧的、半开放式的公共厕所。我相信我们都对此有着各自的视觉和身体经验。这就是最早触动我做这一系列的想法。作品里面每一个方形的石膏,都是我手工做的。这些小方块是按一个尺寸做的,但它毕竟不是批量生产,所以每个方块不是非常标准,有歪歪扭扭、似乎破破烂烂的样子,但是这是我想表达的空间特性。
我可能是这次在展厅呆得最久的一位了。我10天前到了现场,在地上完成了这件作品,你看到地上的碎片,是我在搭建公共空间时,在地面留下的痕迹。这些上万的小方块是我搭建空间的主要材料。
于吉作品
于吉:两根柱子上悬置的作品是另一个系列,是水泥做的,目前有5件。展出的两件具象雕塑是我目前比较重要的研究课题,关于人的身体,关于传统雕塑语言如何在当下的语境下继续发展。现在多媒体艺术越来越受到关注,像雕塑似乎回到特别传统、特别闭塞的一个语境里。大家开始更愿意说是装置,而不是雕塑。我自己受传统的东方雕塑影响很大,因此这部分作品是我在对传统雕塑学习之后的一次创作,会继续延续下去。
李钢作品
李钢作品
李钢:这件作品和我的生活有关。我来自云南大理的一个偏僻的村庄,四、五年没有回家,我发现农村的变化非常大,很多农地已成为新修的高速路,每家有很多新的汽车,其实我们不知道这些高速路在农村起到什么作用,这很奇怪。因此,我觉得应该把农村城市化的现象用作品传递给大家。经过思索,我决定从城市典型的特征“汽车”入手。因此,我和几位助手在农村新修的高速路上,找那些停在路两边的车,我的一位助手会给司机递烟,获得许可后,我们用一根勺子,在汽车排气管里,将尾气燃烧后的炭物质挖出来,最终用它做了一条墨块。我一共做了两条墨块,本次展出的这盒,收集了三个多星期,用1000多辆汽车的尾气制作的。
另外,我通过几道工序,将另一条墨块转换为墙面上的作品,文字的部分就是本次展览的名字“INSIDE CHINA”(巨人之内)。
李钢作品
李钢作品
李钢作品
李钢作品
李钢:这是我的几件绘画作品,名字叫《油画的质感》。我是油画系毕业的,这组作品是我想要“往回看”、“往源头看”的体现。你们看到的画面内容,是我放大了以前作品的局部。做这批作品前,我意识到自己对油画有两个误区。一是我会找一个内容,用不同的方式去画,另一个我会强调内容本身,比如我画的是消费、还是政治等。我会被这两点左右,会无法突破。因此,我在想,我最初学油画的原因是什么?得到答案后就豁然开朗。我喜欢油画颜料和画布咬合的那种质感,因此我决定放弃之前两个习惯,来看油画的形成。因此,我用黄麻麻绳,手工织油画画布,再把自己先前作品的局部放大,最终形成这个系列。我自己织一块画布,大致要2个月,将方法教给云南女工后,基本一个月完成一块花布。目前,这个系列将作为我主要的脉络来进行探索。
这个系列的第一件作品,是我根据一张作品的纹理进行创作,但我发现这样会陷入一个误区,我会把放大的局部当作我艺术的灵魂,但其实不是,放大只是我的一个手段,强调质感才是重要的。另外,最早我选择的原作是一张俄罗斯画家的作品,但朋友看过后,会问我为什么会选择艺术史上的人物,作品的内涵是否和艺术史相关,因此我觉得这种选择会削弱我的本意。
两个月前,我在瑞士做了个展,也展出部分油画作品。我当时展的方式是直接挂在墙上,Jo-ey去看了那个展后,他评价说我的作品在讨论油画的质感,就不能只用平面来呈现,因此他建议我悬挂起来,正面反面都给观众看。
赵要作品
赵要作品
程然的作品
展出作品
展出作品
展出作品
展出作品
(责任编辑:彭菲)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