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吕立新:写好每一点

2014-10-22 09:43:46 吕立新

——读齐白石《红蓼鹌鹑》

  《红蓼鹌鹑》

  132×33cm,约1936年,约70岁

  题跋:白石老人。印章:齐大

  红蓼是常见于房前屋后路边沟旁的寻常野花,高大茂盛,花密红艳,即喜水又耐干,对生长环境无所挑剔。红蓼花期长,从仲夏一直开到秋分,当别的野花都已经败落的时候,它还在自得其乐的竞放着。自开自落,寂寞成长,给点阳光就灿烂;花开不求华贵雍荣,只要开出自己的精彩。这是不是所有野花野草让人爱怜的地方呢?写到这里,脑海里忽然出现了一首经典老歌的旋律——“别忘了山谷里寂寞的角落里野百合也有春天”。

  红蓼虽非名贵,但却受到了历代文人雅士的青睐。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写出“秋波红蓼水,夕照青芜岸”的诗句。宋代四大诗人之一的陆放翁也在《蓼花》诗中曰:“老作渔翁犹喜事,数杖红蓼醉清秋。”其它以红蓼为题吟咏佳句的文人骚客也是层出不穷。在画坛,与红蓼有关的作品多多,近代花鸟画大家吴昌硕、王雪涛、来楚生、唐云、娄师白等人都曾画过红蓼。而白石老人以红蓼为题的画作多达数幅。

  在中国古代画家中,画红蓼比较著名的有宋代佚名的《红蓼水禽图》,清代马荃的《红蓼野菊图》等等。其中知名度最高的还是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宋徽宗赵佶画的《红蓼白鹅图》。这幅画意境清远,构图简练,形象优美,笔法生动,代表了宋代绘画艺术的水准。

  白石老人的这幅《红蓼鹌鹑》,以红蓼为画面的主体,在花荫处配一小禽。老人以淡墨蓝大笔饱水涂叶子,以墨勾出叶筋;用小楷羊毫蘸淡红写花茎,然后再用大楷羊毫蘸深红,自上而下一点一点写出蓼穗。

  以点画花是这幅画的最大特色。老人以点状笔触叠成蓼穗,准确地抓住了红蓼丰满、多籽的特征。蓼穗有的饱满成熟低垂,有的轻盈舒展向上,显示出一派勃勃生机和盎然情趣,一扫秋天的寂寥落寞之气。

  在画中,白石老人写了多少个点我们无法数清,但我们能明确感觉到老人笔下的每一个点都是那么的饱满精炼。以点成线,点垛有力,蓼花聚散穿插,柔韧而不浮不碎,点点之间显示出了白石老人极为高超的艺术功力。

  不要小瞧绘画中的这一个小“点”,它却是衡量艺术水准的一个标杆。一个“点”里面包含了太多的内容,功力、修养、学识。这就像是戏曲表演中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你的水平到了什么程度,一“点”天下知。这也好比自然界中的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从这一“点”中人们就可以看到了事情的全部。

  白石老人画“点”的功夫很深,这缘自于他常年不辍的修炼。中年时的齐白石已经有着很好的绘画功力,但他依然每天要在废纸上专心致致地点上两个小时。白石老人的大弟子李可染、李苦禅也都沿袭着老师的传统,直到生命的晚年还依然每天认真地写着“点”。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若要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宏篇巨制,那就从写好一个点开始吧!除去绘画,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由一点一滴组成的呢?

  白石老人把荒野滩头,秋水寒潭边的一蓬野花画得娇艳若此,那是因为在一个出身于农家的老人心目中,这些寻常野花野草才是最美丽的。

(责任编辑:万舒)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