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翰海的体制短板和基因优势

2014-10-22 12:11:57 未知

【国有拍卖行转型报告之二】“老字号”的新挑战

  导言:从文物商店到翰海拍卖,不仅是一次业务上的调整,更是国有文物商业机构向二级市场转移的标志性事件。已经仙逝的秦公先生缔造了翰海拍卖的行业地位,与其他商业拍卖行的征集、营销体系不同,翰海从起步便依托着文物公司跨越全国的文物交易体系。由此,翰海的成立就为计划经济时代的文物交易体系转型寻找到一个出口。翰海的这种“先天特质”,决定了这家公司的发展路径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拍卖样本。

翰海二十周年拍卖预展现场

  同时,翰海给中国拍卖带来的,除了体制上的参考之外,更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拍卖业态,在嘉德承袭了企业化的管理模式,翰海的兴起则从另一个方面奠定了中国拍卖“行家经营”的基础。因此,重新梳理秦公先生创造的翰海、观察翰海20年整体的变化,也是寻找中国拍卖的企业基因。

  如同文物商店一样,曾经作为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老字号”,国有文物商店有过辉煌,但是在艺术品市场的浪潮中,慢慢的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并且出现了一些各种各样的经营问题,这是所有的文物商店都曾经遇到过的问题,时任北京市文物公司总经理的秦公也正是这样的改革浪潮中创办了翰海拍卖,完成了国有的文物商店向开放式的市场经济的转型。

  在谈及到翰海拍卖在目前的这种转型中所面临的问题时,张总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翰海是中国最早的拍卖行,在他最早开始从事拍卖事业的时候,就已经听自己的老师说过秦公先生和翰海拍卖,虽然现在翰海因为体制的原因,会出现一些问题,但是还是在拍卖界是不可或缺和不可低估的一家公司,具体的优势除了文物艺术品的储备量和老先生的专业性,还有就是翰海高层目前的这种开放心态,以及对于年轻人的接纳。

翰海二十周年拍卖  佛像

  “有很多的外部力量说翰海的机制很死板,但是从目前的经营方式来看,任何一家公司都没有这种合作的模式,我只能说翰海的管理体制可能相对于企业属性有一些不方便,但是有一些东西是不能突破的,所以从经营的角度来看,翰海的历任总经理都是很大胆的,在不断的创新和开放,所以也许十年后的翰海又会成为中国第一大拍卖公司,这不是没有可能的”,张总说道。

  感情纽带也是翰海拍卖在未来的转型竞争中的大一优势,中国艺术品的收藏者多数是从翰海拍卖开始的,他们对于翰海的感情,以及对于文物公司的感情都是明显的,很多客人就是会直接把这二十年间在翰海拍卖曾经竞拍过的东西,送过来支持二十周年的拍卖,这是翰海已经和客户建立起来的感情纽带。“所以说老字号有老字号的优势,有些客人就是喜欢翰海,这也是未来的优势”。

  翰海拍卖总经理姚作岩先生也从翰海成立之初的挑战说起,“翰海成立于1994年,成立之时恰是国内拍卖初创时期,当时大多数人对拍卖是既好奇又陌生的。对于拍卖公司而言,可以说一切都是从学习和探索中起步,如何组织一场大型文物艺术品拍卖,如何布置现场的展陈,甚至拍卖图录上印刷的拍卖规则,我们都是参照海外特别是香港的拍卖会,根据从业的经验,去实践、摸索。翰海是从国有文物经营机构转型,我们汲取了很多北京市文物公司专业的操作标准和从业经验,包括库房管理、信息记录、人员的操作规范,我们公司现有的《库房管理规范》仍然是沿革和依托文物公司相应规范的蓝本”,作为一家老牌拍卖公司,北京翰海拍卖在成立之初就承担了很多重要的拍卖活动,而在当时的一片空白的状况中,北京翰海在对于标的物的一系列规范动作上进行摸索,到了今天也是这样的问题,在转型时期的这种探索,远远比只是当时的新建机制困难,而抱着开放的态度去学习和改革,终究会达到目的。

  也正如翰海拍卖在早期的转型中所面临的问题一样,一方面是受到自身体制的影响,一方是来自于外部的竞争压力,业内的一些老牌拍卖公司也都不同程度的面临着这样的问题。晚于翰海拍卖成立一年的中贸圣佳拍卖行,也同样是一家老字号的拍卖公司,记者在采访其董事长刘婷时,她就表示,在面对转型和竞争的时候,首先是要抱着开放的学习心态。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万舒)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