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家模式”的时代转型:向企业化管理转变
2014-10-23 11:55:36 郑晓芬
【国有拍卖行转型报告之三】“行家模式”的时代转型
导言:从文物商店到翰海拍卖,不仅是一次业务上的调整,更是国有文物商业机构向二级市场转移的标志性事件。已经仙逝的秦公先生缔造了翰海拍卖的行业地位,与其他商业拍卖行的征集、营销体系不同,翰海从起步便依托着文物公司跨越全国的文物交易体系。由此,翰海的成立就为计划经济时代的文物交易体系转型寻找到一个出口。翰海的这种“先天特质”,决定了这家公司的发展路径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拍卖样本。
同时,翰海给中国拍卖带来的,除了体制上的参考之外,更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拍卖业态,在嘉德承袭了企业化的管理模式,翰海的兴起则从另一个方面奠定了中国拍卖“行家经营”的基础。因此,重新梳理秦公先生创造的翰海、观察翰海20年整体的变化,也是寻找中国拍卖的企业基因。
中国艺术品拍卖行存在两种模式:一种是学习苏富比现代经营的嘉德模式,一种是秦公中国琉璃厂古玩行的模式。古玩行的模式很江湖,老大制,做生意灵活机动。这么多年,翰海模式为中国的拍卖或者说行家建立了楷模,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乃至这种模式一直流传至今,并得到不断地发展。
“行家模式”的时代转型
“我比原来轻松很多。”董国强告诉雅昌艺术网。“2012年之前,一场拍卖会中有70%的拍品是由我征集的,发展到今天,我征集的拍品可能不到10%。” 北京匡时拍卖是近几年成长最快的拍卖公司,作为私营企业,北京匡时在成立之初,并没有翰海这样的文物公司背景可以支撑,可以说前期的征集、招商等工作,完全是靠自己的人脉资源和匡时另外一个股东刘益谦的行业影响力,然而2012年开始,这一切都在悄然发生着改变。“2012年底,匡时宣布和上海恒利合并,匡时可能比恒利具备更更大、更有影响力的品牌,我们合并的其实是恒利的业务团队,为什么呢?我们是看重了恒利业务团队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以吴斌为首的一个经营团队、业务团队参与到匡时,对于匡时来说是一个革命性的改变,第一让我们在整个行业当中竞争力更强,再有一点,公司相对来说比过去更像一个企业,过去是我和刘益谦两个人合作,有第三方参与进来,如同一张桌子有三条腿变得更加平衡。”
匡时成立之初,虽然是传统的“行家经营”模式,以个人带动集体,但是董国强开始就很明白,也很注重培养自己的团队,“一个人能力再强,精力是有限的,怎么可能说一个人征集十几亿的拍品,本身这是不现实的。”
“匡时这个平台比过去更加成熟了,我们没有经验的业务人员出去征集,大家看的是匡时的品牌,比如说大家认为匡时的书法拍得好,我们任意一个业务员出去都能够征集回来很好的书法作品,大家已经相信这个品牌,这是对品牌的认知,不仅仅是因为董国强个人了,可能现在很多人知道匡时拍卖,但未必知道董国强。我们很多业务人员完全可以代表匡时出去征集,代表匡时去招商,品牌的意义、品牌的作用越来越大。前段时间,我和一个多年未见得画家朋友聊天,他问我“你这几年干什么呢?”我觉得很惊讶,我说“你都不关心市场吗?”他说我关心啊,我给他一张名片,他说“匡时是你搞的啊?”我听了还挺欣慰,这说明匡时拍卖已经被更多地人关注,而不仅仅是关注董国强了,这是我最初成立公司的愿望,希望人家知道我是匡时的董国强,而不是董国强的匡时,希望品牌和我个人之间在别人眼中不完全是一回事,我希望公司的品牌比我个人要大得多,这才是健康的。”匡时在逐渐摆脱大家对其“行家模式”的概念,而逐渐转向企业化管理。
北京东正的郑建生也同样在寻求突破,试图改变自己独揽大局的局面,逐渐转向幕后。“我如果能退到幕后,公司就成功了,但是目前还在努力探索,努力培养自己的团队,因为成长需要时间和过程。”
但是对于绝大多数行家而言,一时间很难实现身份的转化,因此虽然行家越来越多的进入拍卖领域,但大都好景不长,取得首场数字上的成功之后,要么停滞不前,要么在行业消失,长期坚持下来的为数不多,对此,董国强表示:“行家从事拍卖以后,抛开个人的经营,能够投入到这样一个平台,利用你的经验、专业、人脉将平台做得强大,这肯定是好的一面;相反,你本身是行家,看见便宜就买,本身还是把拍卖作为一个放大的商店,肯定是不可能长久的。这两者关键还在于是什么样的经营理念,是想经营一个平台,还是想通过这个平台赚钱。”东正的郑建生也如此表示:“看掌舵者的经营手法和经营理念,如果能坚持苏富比、佳士得这种模式,得到买家、藏友的支持,路肯定能走远。”
(责任编辑:万舒)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