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带你看展览第344期】“置换”界内界外当代艺术2014邀请展
2014-10-26 10:23:39 王小图
导言:由深圳市满京华艺象创意投资有限公司主办的“置换—界内界外:2014当代艺术邀请展”于2014年10月25日至2015年1月25日在深圳市大鹏新区艺象iD TOWN国际艺术区满京华美术馆举办。本次展览由艺术家戴耘等策划,艺术批评家、策展人孙振华、鲁虹两位作学术主持,展览分为绘画、雕塑、装置、图片、影响、设计等板块,参展艺术家包括刘广、钟曦、周力、戴耘、何兆基、邓春儒、隋丞、杨延康、于海波、邹晓勇、张达利等人。
作为深圳艺像国际艺术区—满京华美术馆的开馆展,“置换—界内界外:2014当代艺术邀请展”的前身是2006年的“界内界外:当代艺术展”,时隔七年,这期间参展的作者里有人已离开深圳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有人在建筑、图片、影像、雕塑等当代艺术的各领域取得令人嘱目的成果,也有人已不再创作但依然关心着深圳当代艺术,以上种种情况使展览的筹备方及策展人觉得有必要重新聚首,再续前言。“适逢艺象iD TOWN — 满京华美术馆即将建成开馆,我们藉由2014当代艺术作品展的举办,来重新审视文化创意园对于深圳的应有角色与作用”,策展人戴耘说。
为使当代艺术展览活动能和生活、工作在深圳的艺术家、文化人士有进一步的交流、联系,该展以深圳本土艺术人士为主,同时邀请香港、汕头的36位艺术家(组)参展的当代艺术展。这里的“本土面貌”不代表画地为牢、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甚至成为降低标准的借口,他更多代表的是立足本土、以切身的感受为出发,直面国内外同仁的高水准以明确自己的位置。希望通过对这种文化艺术活动的坚持,能够形成一个艺术氛围、促成一个交流平台,进而突显出深圳本土文化艺术的力量和面貌。
导览嘉宾:策展人、艺术家戴耘,艺术家钟曦、张达利、曾军、谢文蒂、周知远等
戴耘:“界内界外”这个展览,实际上在八年前我们已经做过第一届,那时候展览比较少,适合展览的展出场地也不太容易找到。那次展览我印象中更多的是大家自发组织的,各自去找赞助,也是第一次提出了把深圳各个界别的艺术家、建筑师、摄影师等不同领域的精英们邀请在一起进行集体的亮相。这一晃八年过去了,我们借助满京华艺象创意投资有限公司把这个展览再续上,不仅省去了筹集资金所需要的大量时间;另外,有大企业主动来找我们做这个展览,也说明深圳本土、本地的企业对文化的认识和重视在不断地提升,而且城市本身的升级、改造也需要有这样的文化艺术场地的出现。
这次展览大致分了五六个板块,有绘画、雕塑,也有行为、装置、影像图片,等等。艺术家以深圳本土的为主,也邀请了香港、汕头的艺术家参加这次当代艺术展。
绘画类:
戴耘:这是深圳画院的副院长杨晓洋的作品,实际上他原来是学电影的,这些年对国画中的荷花题材情有独钟,我觉得他是用自己的一种敏锐感受,表达了不同于我们以往惯常记忆中荷花的图式。这组作品也是有自己的面貌,在以后更长时间里,我们会看到杨老师的不断探索。
钟曦:这次我的三件作品都是根据这个场馆进行选择的,因为这个场馆是一个旧的厂房,所以我在选择的时候更希望我的作品能和这个展示的空间有更多一致的地方。我的这几件作品跟工业有关,作品的创作来源主要是机器,也就是金属的东西。金属的东西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它和工业、水泥等等,从某种语言的元素上来讲是非常一致的。我在创作的时候,大部分都是根据机器的某些局部将它放大,所呈现的跟它本身的这种元素不相关,而是从构成、表现等方面呈现出另外一种空间样式。
戴耘:这几幅国画作品的作者刘广有着跨界的身份,上学的时候他学的是国画,来到深圳以后由于生活的原因,他做设计做了很多年,在酒类包装行业也小有名气。但他却一直割舍不下自己绘画的情结,所以他这次是用国画的方式进行了创作;又因为是在海滨的城市,所以他这次的作品就叫《海风》系列。他把沙滩边岩石自然风化的过程用国画的方式进行了呈现,它不同于我们以往对国画中山和水的印象,而完全是另外一种视觉表达。实际上,他的作品正是让我看到了跨界的一种新方向,比较好的印证了“界内界外”这样一个特质。
雕塑类:
戴耘:大家看到的这件作品刚好是我自己的雕塑《昭陵六峻》,这两年我一直在做中国流散在海外的造像和文物的作品,《昭陵六骏》大家都知道一共是六件,四件藏在西安的碑林博物馆,但其中有两件却藏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考古人类学博物馆。我就把流散在美国的那两件创作出来,希望能够从博物馆学和人类文化学的角度来探讨这样一个话题。这个话题可能对中国人来讲是一种复杂的、甚或是一种无奈的感受,但是我们必须要直面它,它是一个客观的存在。
戴耘:这是我的另外一件作品,一个北齐的造像。这件作品的原作是在巴黎的集美博物馆,当时我看到这个作品的时候的确很震撼,这样的尺寸、这样的完整程度在国内也不多见。我又是西安长大的,对类似的作品我自己非常喜欢,所以,我刚才说的博物馆学也好,人类文化学的话题也罢,对于有些艺术家来说可能是一种概念,但对我来讲真的有着切身的体会,因为我从小就经常看这些东西,后来也知道这些文物有很多流散在海外。
谢文蒂:我的这件作品是8月份的时候在美国西雅图的一个森林里驻地时创作的,主要运用了玻璃和铁丝两种材料。当我在森林里漫步时,看到了很多生物,比如说鼻涕虫、花立鼠、松鼠、野兔什么的,我就感觉整个森林是很美、很辽阔的,这些生物一直跟我们在一起,它们随处可见但又是“隐身”的;你可以感觉到它们与我们并存,可是你又不能真的捕捉到它们的样子。那样的氛围影响了我创作这件作品,我叫它《相遇》,它其实也是我跟这个森林的相遇,我跟那些生物的相遇,生物跟我的相遇,还有我跟我做作品所使用的材料——玻璃、铁丝的一种相遇。
装置类:
张达利:我的这件装置的主题是“你看到什么?”,通过旋转门、镜面和透明的玻璃,然后折射出每个人面对它时的不同感受。当你面对镜子的时候,你可能只看到了你自己,但是你面对玻璃的时候,却可能看到了大千世界、看到了未来、看到了行人、看到了一切。实际上这件作品传达的是一种虚拟与现实交错的社会关系。
图片类:
戴耘:现在大家看到的这组图片的作品是深圳著名的摄影家陈远忠先生的作品,这组作品的名字叫《影像家谱》。深圳是一个移民的城市,这个城市里的人来自全国不同的地方,甚至在历史上也有过五次重要的移民,每一个家庭、每一个族系的家谱实际上是包含了这个城市的DNA。陈远忠成立了一个工作小组,他们准备要拍深圳的一百个家庭。我觉得中国是靠血缘宗亲维系的一个古老的国家,“城市DNA”、“城市家谱”的概念会比较深刻、比较有效地反映一个城市的脉络和它的生命力,所以我也特别邀请了陈远忠先生的这组作品参加界内界外的展览。
周知远:这组作品是通过我工作中的一些体会、生活感悟产生的灵感而创作的。我的这组作品本来篇幅比较大,这里只是节选了一部分来呈现我想表达的意思。我是一个ICU医生,我每天的工作就是抢救病人,我每天都给别人做心脏按压,当我做心脏按压、看着病人的眼神慢慢地暗淡时,我知道他是救不过来的;正好因为某种原因我自己也成了一个病人,我也进去ICU病房,所以这两种角色的互换让我得到了一个创作灵感,即人生如此无常,病人和医生的角色能不能互换呢?像这组图片的第一张所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影像类:
戴耘:这件作品是深圳市博伦职业中专学校杨磊的《we can.》,他平常带的学生就是这些十五六岁的孩子们,他与这些学生的接触时间比较多,也相对比较了解,他用这种影像记录的方式采访了不同的学生,通过提出针对这些孩子们的十个问题让他们做解答。我们虽然可能都有自己的孩子,但是却没有用这样一个角度跟孩子比较平等地、比较深入地进行交流。杨磊的作品实际上是通过孩子的声音反映了、体现了一些社会问题。
设计类:
曾军:这件作品是我的一个影像,大概在去年完成。它其实是我在清华美院读研究生时的毕业作品,主题叫做《生与灭》。这件作品是在研究图像最基础的构成元素或者说它像自然界的一个细胞一样,如何通过我们设定的方案把它做一个图形的变化,这个变化可能会有无限的可能性,但是它总归像一个粒子一样,存在着聚集消失。在这个动态过程中,我们个人的感受会有所不同,也很难界定它是设计还是艺术创作,可能它在这两者间都有涉及。整件作品时长4分多钟,我用了大概一个月的时间把它完成。
(责任编辑:王飞(广州))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