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赣州:在旧城改造中传承历史文脉
2014-10-31 10:11:12 胡晓军 许军 张惠婷
【暖心房·安居梦——棚户区改造进行时】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838年前,时任江西提点刑狱的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挥毫写下了千古名作《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位于江西赣州的郁孤台从此成为中华文化史上的一座地标。
作为赣州城区历史最悠久的区域和赣州宋城文化的发祥地,如今的郁孤台街区拥有7处文物保护单位、10条传统街巷和128栋历史建筑。多年来,它曾因危房多、环境差、安全隐患突出而一度“蒙尘”。
然而,10月27日,记者在这里看到,恢复重建的军门楼、四贤坊气势恢宏;整修一新的老街小巷里,鱼鳞板墙、马头墙、彩绘等传统客家建筑符号随处可见;新建的宋街里,仿古商铺人来人往。
郁孤台街区的变化,缘自两年多来赣州市以棚户区(危旧房)改造为契机,对其同步进行保护性提升改造,重塑其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原汁原味“回放”历史
原居住在郁孤台街区白马庙的七旬老人凌玉英回到老宅,看着曾经残损破旧、不御风雨的老屋修缮一新,感叹不已:“原先我们990多户居民生活在这片宝地上,却过着棚户区一样憋屈的生活。现在政府不仅为我们新建了返迁安置小区,而且还对街区进行了提升改造,街区又有了古朴高雅的风貌。”
在实施改造前,赣州对改造范围内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全面调查,弄清“家底”,确定需要拆除或保留的区域,制定出修建性详细规划,对所有有保护价值的历史遗迹、特色建筑全部实施原地和原址保护修缮。修缮方案则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进行了多次评议、修改。从每一幢建筑、每一间房屋,到一砖一瓦、每一个窗格,都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来的形制、材料和工艺技术,确保修旧如旧。在此基础上,实行有根据的重建、有脉有络的创新。
73岁的赣州市民袁章珍小时候曾在郁孤台街区内广东会馆读书。听说要重修广东会馆,病痛缠身的他非常激动,努力通过记忆画下会馆结构图,并给市领导写信提了一些关于街区建设的建议和意见。有关部门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再三向他咨询,听取建议,极力恢复历史原貌。广东会馆修缮完毕后,袁章珍忍不住热泪盈眶:“太好了,看到这里就让我想起小时候,几乎复原了我记忆中的老样子!”
传统文化彰显现代价值
在历史文化街区建设过程中,赣州并不满足于基本的保护和还原,而是将展现历史文化和现代商业开发有机结合。
宋街是郁孤台街区新建的仿古商业街,在一家叫“博古堂”的商铺里,各朝各代、各种花色品种的瓷盘颇为丰富。商铺主人凌梅说,她六年前就在千年老街南市街开设了家庭博物馆,去年8月宋街竣工后,她又把馆藏全部搬迁过来布展。“这里环境更好,文化氛围更浓,人气更旺,希望能借助这块宝地更好地宣传民俗文化。”凌梅说道。
郁孤台街区的提升改造,总规划用地面积18.27公顷。结合该街区风貌特征,赣州市规划了府衙文化展示区、郁孤台文化展示区、传统文化商业区、学校拆迁安置区、创意文化展示区、八境公园景区等六个功能结构区,努力打造集府衙参观、文化展示、民风民俗展示、特色餐饮、特色购物、文化休闲为一体的旅游目的地。
赣州市委常委、章贡区委书记王林云说,下一步赣州老城区将采取“政企合作模式”,对城区各个历史街区改造项目实施整体打包,一体化规划建设、开发运营,打造全国知名的、具有赣州特色的城市文化名片。
(责任编辑:心蓝)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