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学院油画的中坚与新锐
2014-11-03 10:24:01 王镛
在中国油画的发展格局中,美术学院的油画专业教师与学生一直是中国油画教学与创作的主力,今天美术学院的中年教师与青年学生更是当代中国学院油画的中坚与新锐。
当代中国学院油画是从现代中国学院油画发展而来的。中央美术学院首任院长徐悲鸿,是现代中国学院油画的奠基人之一,引进了法国古典学院派写实主义,强调“素描为一切造型艺术之基础”。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美术学院的油画教学又以俄罗斯、苏联现实主义油画为参照模式,逐渐形成了现代中国学院油画的写实教学体系。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初期,西方现代艺术思潮的涌入冲击了中国学院油画的写实教学秩序,也开启了中国学院油画走向多元发展的崭新时代。直到21世纪初叶的今天,尽管素描仍然是中国的美术学院的油画专业教学的基础课程,写实风格的油画在当代中国油画创作中仍占主流,但当代中国学院油画的多元发展态势已经形成,不可逆转,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气象。
2014年11月,由文化部中国文化管理协会艺术家委员会主办,中央美术学院学术支持,北京华房德晟文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承办,北京大韵堂艺术机构策划的“追求卓越:来自学院的艺术家--首届油画邀请展”,遴选了来自全国专业美术学院的百余位中青年艺术家的200多件油画作品,集中展示了当代中国学院油画的中坚与新锐的雄厚教学实力和最新创作成果。参展艺术家包括来自全国知名美术学院的油画专业导师及其推荐的青年艺术家。参展的导师大多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崭露头角的跨世纪的油画专业教学骨干,有些已成为当代中国学院油画的领军人物,他们既有写实油画的坚实基础,又有多元创新的开放意识,不论写实的、表现的、超现实的还是抽象的油画风格都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对他们培养的青年学生影响巨大。参展的青年艺术家大多是20世纪末或21世纪初美术学院的油画专业毕业生,他们接受过学院素描造型的严格训练,同时拥有更宽松的创作环境和更开放的国际视野,对当代青年生活的体验更加直接而敏感,油画创作风格更加多样,更富有青春的朝气与创新的锐气。在这些导师与青年之间,虽然存在年龄差别,但并没有不可逾越的代沟,他们的油画作品都表现了中国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社会大变革时代的精神,以及与这种时代精神相应的艺术观念的更新与艺术语言的拓展。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说当代中国学院油画与现代中国学院油画的艺术追求一脉相承。
“追求卓越:来自学院的艺术家--首届油画邀请展”属于北京大韵堂艺术机构策划的“追求卓越”系列展览,是继2014年3月在法国巴黎举办的“追求卓越--2014中法青年油画家艺术交流展”之后的更大规模的重要展览。展览的主题“追求卓越”也代表着北京大韵堂艺术机构一贯秉持的学术立场:既追求艺术语言的卓越,又追求精神品格的卓越。本次展览就体现了当代中国学院油画的中坚与新锐对艺术语言的卓越与精神品格的卓越的双重追求。
作者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华书画家杂志社总编辑、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责任编辑:周远征)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