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葡萄美酒夜光杯 清代玻璃工艺宫廷传承通古今
2014-11-11 11:51:39 刘家麟
中国陶瓷的发展源远流长,中国人使用陶瓷的历程在世界上也是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人最早使用玻璃器始于东周时期。被称之为琉璃。琉璃的广泛使用早期应用在精巧的配饰上面。比如镶嵌在剑格上,早期的装饰中,有一种非常特别琉璃配饰配饰蜻蜓眼也在当时的士大夫阶层所广泛佩戴。以显示其地位的尊贵。
故宫藏玻璃瓶
琉璃器自春秋战国时期历经唐宋元明一直在使用,到了明清时期被称之为料器,虽然中国的玻璃制造工艺已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但在清代以前一直处于缓慢的发展状态。其主要原因是陶瓷的广泛发展和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玻璃制品。
清代蓝玻璃瓜棱长颈瓶(图片由商家提供)
在清代初年,当欧洲制造的晶莹的玻璃制品传入我国后,康熙皇帝对新鲜事物十分有兴趣,于是在康熙三十五年,请来德国传教士兼技师纪理安作技术指导,建立了清宫玻璃厂,从此开始了宫廷御用玻璃器的制作,一直生产到清朝末年。当时,主要来自山东以及广东等地的能工巧匠们,与来自欧洲的技术人员、一起,依靠清帝国皇家雄厚的资材,凭藉自己高超的技艺和智慧烧炼出了色彩丰富、质地精纯的玻璃。清代宫廷玻璃器,按艺术加工技法的不同可分为9个品种,分别为单色玻璃、套色玻璃、金星玻璃、搅玻璃、戗金玻璃、玻璃胎画珐琅、刻花玻璃、磨花玻璃和点彩玻璃。从制造档案和传世作品可以看出,清宫玻璃器制作的高峰期是在康、雍、乾三朝,嘉庆朝以后开始衰落,不但数量、品种减少,质量亦日渐下降。
洒金玻璃花觚 高26cm(图片由商家提供)
单色玻璃指用同一种颜色的玻璃吹制或模制而成的玻璃,其中又分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三种类型。单色玻璃器绝大多数作成光素体,少数在肩部或口沿处用其它颜色作装饰,它以优美的造型、晶莹的质地和纯正的颜色取胜。如红、蓝透明玻璃宛如红、蓝宝石般晶莹;无色透明玻璃仿佛水晶般透亮;白色半透明或不透明的玻璃犹若羊脂白玉,温润柔美;黄色不透明玻璃好似新鲜的鸡油,柔和明丽。这些单色玻璃器或质朴高雅,或热烈华贵,令人赏心悦目,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据档案记载,单色玻璃器的制造以乾隆朝为最多,颜色已达30多种,除宫廷使用外,更多的用于赏赐。
玻璃器制品自诞生以来从总体上说,玻璃器的数量非常少,所谓物以稀为贵。虽然现在的拍卖市场上玻璃器并不是热点,但是随着市场的成熟以及热点的转换,玻璃器这种具有独特价值的收藏必然会被人们所认识并追捧。
(责任编辑:刘家麟)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