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戈雅的转身
2014-11-14 09:00:20 林枫(马德里)·西班那颗牙
两天之内,我在两座城市都看到了弗兰西斯科·戈雅的雕像,西班牙人对这位国宝级画家确是充满珍爱和敬重。前一天是在马德里的普拉多美术馆门前,第二天是在萨拉戈萨的圣萨尔瓦多教堂前。在萨城的比拉尔大广场上,一名少女正装扮成戈雅代表画作中的《着衣的马哈》,吸引了大量游客驻足。
萨拉戈萨是戈雅的故乡,他早期的绘画生涯便开始于这座宗教氛围浓厚的城市,赴意大利学习绘画回乡后的第一件工作,就是绘制著名的皮拉尔圣母教堂的湿壁画。戈雅出生在萨城以南四十多公里的丰德托多斯(Fuendetedes),村里的戈雅故居依然保存着3个世纪以前传统乡村的外貌,村中170个居民最主要的营生,就是接待每年慕名前来参观的两万五千名游客。
马德里的普拉多美术馆是当今世界四大美术馆之一,藏品皇皇,珠玉满堂,我在里面呆了一整天,看到舍不得出来,甚至忘了吃饭。普拉多美术馆中辟出专门展厅展出戈雅的大量作品,其中80幅早期版画珍贵非常。在这个展厅流连良久,仔细看遍戈雅的所有作品,他前期和后期作品的主题和绘画风格相差是如此之远,有时甚至不能相信它们出自一个人之手。作为西班牙国王卡洛斯四世最宠信的宫廷画师,18世纪西班牙王宫中的许多王公贵族和年幼的公主,乃至供取乐的侏儒,都因为上了戈雅的画面而流芳百世。他的笔法和技巧不能说不精彩,但是相似而平淡的题材和浮华的内容,看着实在令人腻烦。若不是后来发生了一场战争令戈雅思想和情感发生巨大变化,恐怕他一辈子都只是一个受宠的宫廷画师,画着华丽却没有灵魂的宫廷画。
19世纪初,拿破仑入侵西班牙,事后证明,这是拿破仑一个致命的错误,他显然低估了貌似散漫无心的西班牙人的力量,民众轰轰烈烈的反抗让法西战争成为一场惨烈的战争,它是如此深刻地影响了戈雅,甚至改变了他的一切。
1810年后,擅长画大幅华丽油画的戈雅,开始用小幅素描表达自己的情感,他画了85张这样的画,全部是描绘战争的残酷景象和人类在战争之下被诱发出的兽性,他抛弃了古典主义的矫饰和浮华,为受伤的民族发出悲痛的呻吟,色彩悲凉,光线晦暗,充满尖刻、嘲弄、冷酷、阴森,有如梦魇股恐怖,画中展现的是漫漫无尽的内心的黑夜,没有一点希望的曙光,当时的人们甚至指责他是被邪恶的魔鬼撒旦虏获了。这对他在宫中的地位产生巨大的影响,他渐渐失宠,后来他自愿流放至法国,继续他的绘画直至1828年4月死亡。
这些伟大的画作使戈雅成为见证西班牙帝国黯然凋零和衰落的象征人物,他不再是一个取悦于宫廷的画师,对人性的思考和失望以独特的笔触展现出来的情感,使他超凡脱俗,在整个18和19世纪画家中别具一格,对近世欧洲绘画产生了深刻影响,也使他成为呼应欧洲启蒙运动哲学思潮的思想者。戈雅决绝地从巴洛克的装饰华美和粉饰太平的浮浅中转身而去,一个真正的艺术家,诞生了。
(责任编辑:胡亦婷)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