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大丰堂堂主肖志飞:桥梁精神与灯塔智慧

2014-11-17 14:36:13 汪绍凯

肖志飞

  桥梁,连接互相隔阂的世界;

  灯塔,照亮充满暗礁的航程。

  因有桥梁,使得沟通变得有可能;因有灯塔,让航程不迷失且有保障。任何一个系统,都需要这两大要素;任何一个领域,都需要这两类角色。

  在经济学中,有个概念叫“外部性” 是指一个经济主体在自己的活动中对其他人的福利产生了一种有利影响(收益,正外部性)或不利影响(损失,负外部性),无论收益或损失,都不是活动者本人所单独获得或承担的。一家公司为壮大自己而做的投资、宣传、提供公共品等一系列活动,而让该行业获得整体的提升发展,这种对一定行业范围内的正外部性,也称行业公益。

  肖志飞所做的事业,就是一种正外部性的创造,是最典型的行业公益。

  南昌榕门路滕王阁古玩城附近,是肖志飞老师的大丰堂书画艺术馆。近三年来,肖志飞老师经营着大丰堂,从事书画收藏,并以此为基地,培育和烘热了江西艺术市场,投资促动江南都市报“艺术与市场”版面和杂志,在各种活动场合中向行业发诤言、建良策。画藏于馆,文刊于报,言行布于众,无论就艺术还是市场,他都是江西艺术界当之无愧的一位权威。

  笔者在10月中旬,对堂主、艺术藏家、评论家肖志飞先生进行了一次充实而畅快的访谈。

大丰堂 内景

  从学习到研究 艺术终身之旅

  对于平常人来说,艺术是人生的一次偶尔的蜜月,而于肖志飞而言,艺术是永不停歇的旅行,他一直都在艺术道路上考察观光。

  肖志飞进入艺术收藏,既是必然,又离不开一些偶然事件。说是必然,是他从小骨子里就喜欢文化艺术,小时总希望长大后成为一个有学识有水平的人,内心期许的职业是老师、学者,尽管,后来家里的原因,过早的休学了,现实与梦想对当时的小志飞来说,看似是很遥远的。

  “天遂人愿,只欠时机”,20十岁时,肖志飞发生一次变故,无证驾驶并招致事故,让他看守所里呆了半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半年拘禁,既是一次惩罚,也是一次特别的人生体验。看守所独处的日子里,有时无光,可以更安静更深入的思考一些事情,那些关于世界、生命、人生和价值观等终极意义,这时心底里深藏的文艺因子自然的浮现出来,一种把文化艺术作为人生终极追求的强烈欲念被激发出来,就像宇宙大爆发一样,那一时的非凡经历开启了之后所有的热度。

  那次变故之后,肖志飞最大的变化是心态变缓,性情趋静,肖志飞开始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艺术素养,便开始学习书法,临摹历代书贴,逐个认识了很多朋友,渐渐进入艺术的圈子。肖志飞是个主观意识很强的人,他的学习没有单独拜在那个大家高人门下,也没有单独集中的私淑于哪门风格流派,当时的学习,多半属于偷学、自学、混学,可以算的是兼习百家,博采众长。也正是这种没有选择的杂学旁收,既形成了一个虽不出众但也还扎实的艺术功底,培育了一种开阔的艺术视野,更关键的是,规避了很多先入为主的门户之见,可以用客观、公正、协调的态度来看待各种艺术现象,后来肖志飞在艺术行业里的发言行动,之所以能有说服力,与这一时刻的学习理念也是分不开的。

  现在肖志飞的职业身份是艺术收藏家、批评家、市场分析家和行业活动家,肖志飞自己的学习书画,第一目的并不是想成为专业书法家画家,而是亲身去感受艺术,从中培养自己的洞悉力、感悟力、敏感度和判断力。这对于艺术从业者无论什么身份,都是必要的基本功。

  比学习更高的层次是研究,肖志飞认为艺术研究必须深入到艺术史、艺术思想史、社会思潮史中去。艺术是文化的高端形态,是一个社会的上层思潮,反映当时的精英人群的思想审美情态,所以了解艺术也必去解读当时的政治背景、社会结构、经济状况和审美情趣,甚至还要考察到宗教与科技;艺术也必存在一个独立而连续的发展脉络,艺术在当时又是小众的,超前的,先是从精英小众再影响到城市中流,再推广到普遍社会大众。这种对传统的巨大承袭性和个性的创新性,是共同存在与艺术世界中的两大力量。

  沟通多个世界 做艺术中的桥梁

  桥梁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因有桥梁,原本隔阂的世界开始连接沟通,互通有无,共享信息,沟通只会带来双方或多方的共赢。

  2002年至2009,这一时期江西艺术市场还在低沉培育阶段,肖志飞开始经营江西本土的地方艺术家,包括十老、近现代、当代作品都有大量收藏。随着一年比一年的进步,自己的思想见力、审美喜好慢慢有了提升,收藏的规格也就越来越高,肖志飞有意识的淘汰一些作品,去糙取精。

  2009年,这是改变肖志飞最大的年份。这一年,正式走出江西,开始关注全国市场,在北京、上海、杭州,中国三大艺术品交易中心,跟进行情,参与拍卖。而当时肖志飞一直是私人藏家,大量接触大家名作,徐悲鸿、黄宾虹、张大千之类的名家大师手笔,可以进入美术史的经典作品,在艺术市场上都是高端艺术品,一件作品动辄百万;而当时江西的艺术品市场,大量作品都是万元级别,十几万都是凤毛菱角。除了价位以外,更重要的收获是,肖志飞见识到了全国的近现代书画主流市场的业态,标准、流程、运作等等内容,而将这一整套市场运作模式因此引介回江西,是顺理成章势在必行了。

  宏观波段中的预见

  “北京的昨天,就是江西的今天”,地方市场与全国市场存在2到4年的滞后性。诚如肖志飞所见,09年至11年,是全国一线城市艺术市场进入繁荣期;2011年,江西艺术市场(国画书法方面)突然兴起了。12年,在这个方兴未艾的波段上,大丰堂挂牌开馆。但在13年,肖志飞通过本地的权威媒体平台,向行业的人发出了警报声音:这一轮书画热不久将会退潮,会下滑调整,回归理性,而油画市场将露出头角。

  13年下半年至今,江西书画市场开始呈现精品与普品的分化,收藏开始变得理性。肖志飞如此精准的预见到了江西艺术市场的兴衰脉搏,按照他自己的话来说,其实是很简单的,就是因为之前走过这样一段路。在全国市场退潮之前,出现价格与质量的不匹配、价格高估、市场混乱、标准不明,泡沫在增长等等,江西市场的初兴也必会呈现这种情况.

  “所谓预见力,其实是一种根据以往经验对重复问题的再判断”,肖志飞所做的也非预言大师,而是一个传递信息的窗口,沟通意见的桥梁。而他经由他传达的信息,发表的意见,又何止这些?

  除了对全行业的宏观波段的判断外,肖志飞致力的沟通协调的议题,还有艺术创作者与消费收藏家,中国书画与中国油画。

  艺术家与收藏家共同成长

  在很多人看来,艺术家与收藏家之间存在一种隔阂,这直接反映为艺术家的艺术追求与收藏家的商业思维之间的张力。而肖志飞一直认为艺术市场作为一种社会自发机制,本身就具有一种自净功能,不能说艺术市场的从业者,就天然不尊崇艺术,只盯着钱看,艺术市场的艺术含量,始终与藏家收藏机构的艺术涵养息息相关。

  具有同等购买力的人,其艺术见力和收藏动机可以是大相径庭的,有钱而无识只为赚钱的是土豪,花钱只为拥有精神产品的人才算精英。目前艺术领域存在价值倒挂现象,即俗品高价,曲高和寡,这确实还是土豪多而精英少(肖总特强调:没有轻蔑只是客观判断),这也很正常,这是一个社会发展必须的过程。艺术家的创作确实带有一定超前性,市场必须尊重,必须学习,多听多看,去站在全国乃至世界的高度,潜入历史思想的深度,把握当今艺术主流方向。

  同样,艺术家进入市场也不能简单解读为屈身下买,市场行为是依靠价格信号来规范的自愿公平行为,并不存在谁强迫谁买画卖画,有市场企图不见得丢人,只要行为是规范正当合乎法理的;坚持艺术追求也可以独立,也可以获得高端群体的青睐,一个成熟而健康的艺术市场,也同样甚至更具艺术的超前性需求。

  国画与油画应当互为借鉴互补

  中国画近十年来,市场火爆,今后将进入一个理性的时期。而油画市场,目前在全国一线发达城市已经如火如荼,江西油画市场的兴起也势在必然,为期不远。

  中国国画,在宋代时就臻于顶峰,此后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缓慢前行的,近现代国画。而西方油画,15、16世纪文艺复兴才开始爆发,但其后在17、18世纪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18世纪的写实艺术达到了顶峰,而19世纪印象派、20世纪现代派和当代艺术,这都是几次大的颠覆性发展。肖志飞陈述完这些基本常识后,又补述了一条,其实东西方艺术看似变更很大,其实也都有各自的坚持,中国画坚持形式——水墨;而西方固守的是理念——各种思潮。“但我坚定的认为,两大艺术,或者任何艺术,都是殊途同归的,发展的终点都是要融合的”肖志飞如是说,但如何融合,融合什么,这个说法很多,但说清楚的人很少,这个话题要展开,恐怕就非一篇文章所能道尽了,而肖总的思路很明确,谁缺什么,就向对方补什么。

  中国画太保守,程式化严重,个性受到遏制,这是很容易想到的;而同样,油画里,过于强调标新立异,或无深刻思想视野和人文体验的个性难免陷于迷茫。目前,国内油画界对“油画中国化”的理解就很有分歧,大致分三个意见,1、工具依托,2、西方技法讲中国故事;3、意象油画,用油画表达中国意境。肖志飞没有太成形的意见,但基本上倾向于第三类。意境是中国画最突出的部分,油画要借鉴,也必是在意境上做多尝试。

  能为桥梁者,必取负重之材;甘为桥梁者,必抱宏阔之志;善为桥梁者,必备深远之谋。肖志飞在才、志、谋三方面,都是江西艺术市场上最好的桥梁。他这座桥上行经的人,抵住了风浪,辨清了道路,走到了目的地。

  积极行业公益 为艺术行业多建灯塔

  在17世纪之前,英国各海岸没有一处灯塔,17世纪初,领港公会(官办行业协会)开始承担这项工作,而后应收费困难收益,只成功修建了两座。18世纪以后,领港公会把修建灯塔及收费的一揽子事务出租给民间,此后,英国各口岸,灯塔开始大量的涌现并都获得了收益。此案成为经济学中的一大经典问题。

  为何官办的机构做不成的事,放诸民间即能搞定?灯塔中究竟有什么经济学奥妙?已故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生前有一项重要的研究成果,就是为“英国灯塔”找到了最佳答案:灯塔是一件公共品,具有典型的正外部性,灯塔本身不赚钱,灯塔租建商的获益不来自灯塔,而是附着在灯塔基础上的其他增值服务:港口码头、停泊、晾晒、贸易、商业、社区服务。

  为繁荣江西艺术市场,也为自身在这个行业中壮大(这两者在肖总看来天然的一致,大概凡艺术市场的从业者没有人怀疑这点),肖志飞除了收藏机构大丰堂,也从事艺术媒体平台的搭建,江南都市报《艺术与市场》周末版面《艺术与市场》杂志,都是他集结众人共同开办的,两年来,《艺术与市场》周末版面成为江西艺术市场最强势的媒体,肖志飞的言论都是在这个版面上发布出去,他的文章信息量大,观点明确,个中批评,都直切行业疴弊,每被行业内的人珍视,引为决策指南。而今年以来《艺术与市场》杂志的开办发行,又为江西多了一个深度解读市场的平台,相比报纸杂志上承载的内容更多,意见也更全面深入。

  活动上的肖志飞,总是发言最积极的。他一直强调一个理念:我只提供信息,总结现象,抛出问题,具体别人怎么看待现象,是别人的事。以笔者观之,他的在很多事实判断上,言辞或有急切,却是深具说服力;而涉及喜好、具体画作品评和个人兴趣偏好,即价值判断问题,他是保守谨慎的。

  现在,大丰堂正在做一个近距离搬迁,搬迁至原店斜对面的更大的店面,搬迁为的是大丰堂的发展,迁址后,肖志飞的下一步打算,拟开办一些活动,搞一些讲坛,搭建一个针对艺术行业从业者的讲学平台,凡有学识有经验的同行人士,不分地位高低,不讲门户学,他都邀请过来。为的是扩充交流空间,增进行业福利。

  一般文学比喻中的灯塔,指的是业界泰斗、思想导师或民族脊梁之类的人物,一定要配以伟大、进步、光辉等修饰。而笔者说的灯塔,指的是一种基于个人资源和经验创造正外部性,达到利己也利人目的的积极人士和行动。

  可赞桥梁精神;最妙灯塔智慧。

(责任编辑:心蓝)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