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艺博会吸纳的80后青年藏家圈子

2014-11-18 11:31:00 罗书银 王林娇

【青年藏家的中国式跃进系列报告之一】80后的新收藏派对

匡时“两岸三地青年收藏家邀请展”上青年藏家应青蓝收藏:图为Mark Hagen的作品《A Parliament of some thing》

  导语:他们有自己独特经历,有自己的资本、自己的眼光、自己的藏品。他们对传统充满崇敬,但不会泥古不化;他们对时尚异常敏感,却最终在文化与收藏上殊途同归。在艺术的地平线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一群有着“国际视野”、“时代趣味”的年轻一代收藏家正在走向他们的新时代。这样的一些描述不断的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这个群体从幕后到台前,速度快到令人咋舌。

  所谓的“他们”普遍处在80后时代,个人性格明显,收藏也极具个性,甚至有人判断他们是未来一个阶段内收藏文化的“主宰者”,而从当下看来,虽然这种言论为时过早,但是他们带给整个艺术生态的特色却是逐步的明晰,尤其是多数的80后藏家具有海外教育的背景,他们对于艺术生态的规范化更加有需求性。在完善这个生态的过程中,有人在做属于他们的大party——艺术博览会,也有人的身份逐渐转变为画廊主,甚至于更为市场化的拍卖行从业者,在这种多种身份的建立中,我们看到他们身上“出生牛犊不畏虎”的魄力,同时也看到了他们对于整个艺术的思考。

  在今天极为“圈子化”的氛围中,每一个圈子都有着存在的理由,同样的对于这些年轻人而言,“圈子”和“party”就成为必不可少的生活状态了,而这种“圈子”的传染力非常强,不仅仅是影响到他们的收藏方向,甚至是聚集在一起,建立起艺术品经营和展示的平台,在上海刚刚结束的ART021艺博会,就是在这样的“圈子”里产生的。

青年藏家:周大为

  “圈子”的传染力

  “首先跟大家道个歉,昨儿晚上喝大了”,艺博会VVIP开幕的第二天论坛上,在回答主持人的问题之前,年轻的80后藏家,也是ART 021博览会的创办者之一:周大为一脸笑意的脸上,透露的似乎不是歉意,而是一种向所有人问候的方式。

  作为一个典型的80后收藏家,周大为可算是圈内少数几个为大家所熟知的后起之秀,在他的收藏中,既有老一代名家吴大羽和林风眠的作品,也有当下著名的装置实验艺术家徐震的作品,再加之周大为从小就开始的邮票和机制币的收藏,可以说他的收藏涉猎极广,在这其中,他的老油画收藏部分尤其丰富,从2005年开始到现在,已经有超过300多幅作品。

  周大为是海外留学派,身上自然地具有一种更加开放的气质,这种气质让他与同辈之间交流时毫无障碍,在艺术圈的收藏前辈面前也不会太拘谨。于是,在与前辈的交流中,很容易地便能融入对方的圈子,与此同时,也容易吸纳属于自己的同类人进入他们的圈子。正是基于这个“圈子”,他们这个年轻的艺博会只是第二届,就已经做的比第一届扩大了一倍还多。

匡时“两岸三地青年收藏家邀请展”,右手边为赵凌甲收藏的Yoshitomo Nara(奈良美智)作品《Untitled》

  今年,成功被吸纳进入这个“圈子”的年轻藏家赵凌甲,便是因为与博览会的另外一位创始人,也是周大为的妻子应青蓝相识,才来到了博览会。

  当被称为新藏家时,赵凌甲会觉得给她扣了一顶大帽子,但她应该可以算得上一位典型的80后收藏家:拥有在国外留学的经历,虽然学习与艺术不相关的专业,但因为父亲收藏古董的关系,自然而然受到影响接触到艺术行业。只是与父亲不同的是,赵凌甲的收藏并不是从古董开始,而是从奈良美智的一幅作品开始。“80后成长起来的一代,很容易就能从奈良美智的作品中找到同感”,赵凌甲解释到自己为什么会买奈良美智的作品。

  对于赵凌甲的这个收藏兴趣,父亲表示支持,当然这种支持不仅是精神上的,还有财力上的:“因为我爸爸做古董收藏的关系,他知道这个行业的水比较深,他说真假的问题不适合我这种脑子比较简单地人。所以建议我从当代艺术着手开始收藏,他自己并不排斥当代艺术,但是他的观点是一定要选择不是别人做价格的,而是安安心心画画,在艺术史上可能会有一点点地位的艺术家。像奈良美智这样的艺术家就挺好的,首先他的作品即使是外行人,也比较容易接受,而且在我之后的研究中逐渐了解到,他不只是表面上看来画了一个简单地小女孩,他本身的基本功也是非常厉害的”。

  有了奈良美智的作品之后,赵凌甲一下子就找到了“组织”。她发现,在和她一样的80后藏家中,喜欢像奈良美智这类艺术家的藏家有许多,她并不排除大家会有彼此影响的因素存在:“作为艺术的收藏及爱好者,基本上这些大的艺博会都会去,这样,大家的行程就会比较统一,经常在一起交流,我发现大家的收藏里面,多少都会有一些国外的艺术家作品,像奈良美智、草间弥生、翠西-艾敏、达明-赫斯特等”。最近,她本人也在朋友的影响下,关注到了许多圈内年轻藏家喜欢的国内艺术家徐震的作品。

  匡时“两岸三地青年收藏家邀请展”,图为刘益谦之女刘雯超收藏:Yayoi Kusama(草间弥生)作品《Girl》

  这些共同的爱好不仅将像赵凌甲这样的年轻藏家引向了“组织”,似乎也逐渐形成了80后新藏家这个群体的一些特点。另一位80后的新藏家林瀚“崛起”的速度被许多圈内人用生猛来形容。从2013年11月在香港的一次拍卖会上以500万美元买下曾梵志的一幅画到今年10月10日,个人在798艺术区的美术馆举办开幕展,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他的“成名”之路用他自己的话说很简单:“在决定进入收藏圈时,我当时断定,我得在拍卖会上购买一位著名艺术家的作品,这样人们才会知道我是谁”。当然,他成功了,就是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让他一下子成为许多画廊热情款待的对象,也结识了包括周大为在内的圈内许多年轻的收藏家。在他的个人美术馆举办的开幕展:“微暗的火——打开收藏的国界”上,他圈内的多位好友:乔志兵、周大为、刘雯超、赵凌甲、陆寻、赵友厚都倾力支持,在展览上呈现了他们的艺术藏品。

  匡时油画部主管谢扬在接受雅昌艺术网采访时试图总结这个收藏群体的特点:“他们大多有着海外留学的背景,是藏二代或富二代,或者因留学开始接触艺术,或者由于父辈的关系开始接触艺术;有些从事着与艺术相关的工作,更多的则是与时尚、金融、投资行业挂钩,使他们能够轻松地进入艺术行业。收藏艺术品或将艺术与自身生活结合,提升个人的生活品质;或将艺术视作一种理财产品,作为投资的一种方式”。

  “他们有很强的个人趣味,也愿意为自己喜欢的东西买单,有些喜欢比较激进的艺术家,有些喜欢比较活泼有意思的艺术家,虽然不尽相同,但还是能看到某些重合的名单。当天,他们与父辈们所处的时代已经不同,这是一个互联的时代,一切都已经加速,所以不要说他们太快,他们中也有许多年轻的企业家,在父辈的积累上,很快建立起自己的人脉圈子,不仅做着收藏,也开始建立起自己的’组织’,在收藏之外,还从事着与艺术行业相关的工作”。

(责任编辑:万舒)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