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专访】南京芥墨艺术馆——周京新:南北艺术的“和而不同”

2014-11-19 14:23:47 杨孟学

  雅昌网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到了,南京芥墨艺术馆 易象南北写生对话展。

  今天在这里展出展览展出了周京新老师、刘进安老师以及师生的作品展,下面我们有请本次参展艺术家之一

  周京新老师来为我们介绍本次展览的一些情况 。

  雅昌艺术网:这次“易象南北写生对话展”已经进行到了第二回,您如何看待写生在中国画当下的一个意义呢?

  嘉宾:我们当时确立写生这么一个主题作为一项并不是说是主要是为了展览,实际上主要的还是为了在写生过程当中体现我们的一种创作的追求,所以这个活动实际上我觉得对于我来讲,包括对于和我一起同行的几个年轻的画家来讲都是一个挑战,我们在实景面前怎么创作,面对实景尤其是面对我们去的是江南的园林,本身就非常完美,本身几乎是在我们面前非常有对我们来讲非常有压力的,非常有牵制性的,也就是说会给我们一个完整的符号,这个符号不是一个普通生活化的一个符号,实际上是一个积蓄了传统的建筑美学、传统的美学观念,一种有这种深厚积淀的人文情怀的这么一个符号,这个符号在我们面前意味着什么,我们怎么消化它,写生过程当中怎么去取舍,对我们来讲各自都会有各自的一些着眼点、视角和选择,所以这个过程我们在探讨也好,在展览交流的社会也好,说到他的时候,说到这个过程的时候各自感觉都是不一样的,有时候对同样一个景,我和我的几位同行的学生说他的时候感觉都不一样,交流的时候在现场拿出画来看在交流的过程当中都比较小心翼翼,很怕去破坏他们的这种感觉或者说是去误导他们这种感觉,每一个人都应该不一样,这种感觉应该得到肯定,他自己应该有一种信念,把自己这种感觉丰富起来,完整起来,而且在完整和丰富的过程当中去体现一种自己独特的追求。我们在提出写生就是创作,对于我们来说,对于我们画画的人到现场实景上画画的人或者对于中国画的人来说写生的意味就是一种有挑战性的选择,一种有压力的选择或者是一种有前提的选择,这个选择需要你用心地去体味、去取舍,和平时自己在家里边不面对实景去进行创作完全不一样,也正因为这样我们才选择这么一个课题,像北方的几位画家,我的好朋友他们的选择也是完全不同的,我们两面南和北集合起来做这么同一个课题,既然我们身处不同的地域,我们写生的时候也在不同的地域,但是我们在交流的过程当中大家有一点非常共同,面对实景,面对写生的这么一个选择,我们更重要的是体现我们自己的感受,更重要的是体现我们自己的取舍,我个人在这个过程当中尤其是经过两轮下来今年是第二回,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写生的创作性他非常具有挑战性,对于我来讲这个过程是能够非常获益的,实实在在获益,而且我很快地就会有一种感觉,对自己昨天、前天或者说是前一段时间的这种写生有了一个反响,甚至有一个否定,所以我现在的感觉是期待下一回,期待下一次出去写生,我指的主要是讲写生这个过程,展览对于我们来讲只是一个交流的形式,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总结而已。

  雅昌艺术网:这是您选取的一个是苏州园林为主要写生的一个背景,苏州园林在整个创作上给您带来的一些挑战是什么?

  嘉宾:苏州园林,首先我一直非常喜欢,但是实际上以前我在写生的过程当中包括我年轻上学的时候都去过苏州园林,甚至很年轻的时候,二十几岁读本科的时候去过我今年画的那几个园林,比方说沧浪亭,那个时候的感受跟现在完全不一样,那个时候去看的眼光、角度也不一样,目的完全不同,对我的提示主要是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那么完整是怎么完整起来的,那么具有美感,那么能够让人流连忘返,有一种陶醉,有一种臆想,这种臆想我们要很刻意地去挖掘里面曾经有的一种故事,很神秘,这种感觉恰恰说明了他的这种完整背后有一个活性的东西,有一个有活力的东西,不是把一个园林、建筑的模式定格下来,从此他就不说话了,他就不呼吸了,他一直在说话,一直在呼吸,这是一个活性的东西给我的这是第一个感受。

  

  第二个感受我在写生的过程当中,在面对苏州园林这个实景创作的过程当中我要去找什么,这个找什么可能是现场我的一个思考点,但是对于我的整个创作来说,实际上引申出来的问题非常多,首先我在这个实景面前我要找这几样东西,比方说我眼睛里首先看到的扑面而来的非常好看,要拿到我的画里来,为什么是在选择的背后有我的一个好恶,有我的一个积累的这么一个扬长避短的一种暗示,也可能还有我的一个思维的定式,一个惯性,这里面可能有的是有利的,有的是有弊的,要怎么去调整它,要怎么去实实在在的有效地对于我来讲有效的,实实在在地去纠正它,这两点实际上是我在写生过程当中始终在思考,所以我在整个过程当中我都觉得我在跟他对话,园林对于我来讲是像一个人物一样,像一个故事一样,像一直没有谢幕的很古老的舞台剧一样,我在这么一个对手的关照下,在他的面前我要表达什么,我要说什么,我要对他提什么问题,这种思考集合起来还是一点,创作当中真正要研究的是本人,是我自己,对象给我的提示只是一种辅助,我更深地感受到是写生的过程是自我考验、自我研究、自我判断。

  雅昌艺术网:回到您的中国画教学来说您一直提倡学生在中国画绘画当中要坚持的是什么?

  嘉宾:我觉得要坚持的首先是一种信念,一种信念就是说我要追求一种经典性,这种经典性很可能是对传统经典性的一种借鉴,但是肯定也包括我自己构建经典性的这么一种意识,无论是你面对实景写生还是自己在工作室里面进行创作,如果是缺少了经典性的意识,你的创作很可能时刻会面临一个问题就是我可以允许自己给自己做减法,也就是说我可能会允许自己做得稍微差不多了,可以就行了。我觉得追求经典性对于画家来讲是一个永恒的命题。

  第二点是非常重要的,这个经典性一定是我自己,一定是追求我的个性,追求我在自己的积累、基础之上的一种选择,所以我一直在跟我的学生在交流过程当中都在不断地倡导这么一种意识,这么一种状态,这么一种追求的信念,我觉得这个信念对于画家来讲是一个永恒的信念。

  雅昌艺术网:您在开幕式的发言中也提到了南北艺术家是有和二不同的,您怎么看待具体的和而不同合在那里,不同又在哪些地方?

  嘉宾:首先是讲不同,不同对于每个画家来讲都是这样,北方的团队当中每个人也不太一样,他们很可能受专业教育的背景,包括生活的积累,包括创作过程当中整个体验的本身和体验的积累都不一样,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总体来讲在我们眼里或者说是在我们展览的普通观众眼里他们是北方,但是我觉得不要有这种先入为主的一种判定,因为南北是可以交融的,这种交融的前提是因为有和的一面,和的一面是艺术总体的追求的一个源流的这么一个大方向,我觉得是一致的,艺术不应该是反人性的,艺术不应该是反自然的,我觉得艺术不应该是反个性的或者说是艺术不应该是去追求雷同的,去追求大家一致朝一个方向去走,去追求大家一致朝一个方向去看,这些都是同的一面,我们之间正是在同的一面是我们一个共通的选择,这种选择实际上是很宽泛的,选择的路也是很宽的,每个人在这条路上都可以找到自己可以走也适合走的,而且能够走下去的这么一个途径,每个人所走出来的脚印,他的曲直程度、方向、取向都是不一样的,但是可以在同的范畴之下,这个同实际上和这个“和”又有一个辩证的关系,我们要和的并不是一个个性的东西,我们恰恰是在个性上不要同,而我们要和的是我们共同的一个信念,就是追求个性的这么一个信念。

  

  雅昌艺术网:下一步整个易象写生对话展未来的整个计划不知道有没有?

  嘉宾:我前两年跟主办方的一些朋友交流的时候,他们不知道是突发奇想还是受这两次展览取得这么好的一个效果的这么一种触动,他们说愿意坚持十年,我想十年只是一个时间上的这么一个这样子的一种权且是这么一说,但是我觉得不管是十年也好、五年也好,或者是更长时间也好,我觉得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只要能够一直坚守着我们这么一种选择,坚守着我们这么一种方式,坚守着我们在写生展览交流的过程当中我们所持的一种艺术状态我觉得它的效果就不只五年,不只十年,不只更早的时间。谢谢!

  雅昌艺术网:谢谢。

(责任编辑:陈正)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