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版型”说起
2014-11-20 09:17:14 未知
【生活中的版型】
“版型”是物品制造的工具,也是人们构想物品时用来参考的基本知识或者体系。如果再深入一些,就是人们不断思考物品和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版型”是方便人们进行复制的一种工具,也是一代一代人对于生活经验积累总结传播的工具。或许我们从深泽直人先生“无意识”的设计理念中获得很多启发,那些潜意识下的对于物品或者生活方式的认知都是成长过程中“版型”的复制和累计。经验丰富的手工艺师傅在过去几十年间不断重复做一件事情,经验和版型不断复制升级的过程,制作的物品也就越来越好。生活的”版型“亦然。
无论从衣服、食物还是建筑领域,都能找到“版型”的理念。服装设计师对于布料特性的理解和把握能够创造出超越现有体验的服装作品,对于结构样式的重新构想创造出不同的穿着体验和潮流趋势;建筑设计师将传统的材料结构融入现代的环境、社会背景等因素思考设计重新塑造出现代和未来的建筑“版型”;食物料理家通过研究人们对于饮食行为和文化因素改善食物大小、形态以及温热让人拥有更美好的用食体验。以上都是“版型”在不同领域的不断复制提升,而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们会对自己的新构想进行实物模型的临时建构和研究,这就是下面的“设计中的版型”。
【设计中的版型】
设计中的版型包括设计师基于知识与经验在原有物品上的重新打散创新,这也是设计的核心,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会根据预先绘制的平面草图先对头脑中的物品版型用简单的版型模块搭建出来,我们称之为mock up,这个阶段是设计落地3D的第一阶段。为什么我们多了解到动手制作模型的能力在西方的设计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就是因为这是”版型“复制过程中非常关键的步骤,因为在这些实体模型背后需要非常深度的经验和知识体系,作出后又会有非常复杂的模拟实验和修改调整,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磨练”最后设计师心目中的“完美”产品才会去投产进入人们生活中。没有版型制作的步骤,设计师们很难对实体空间中的物品有足够的认识,这样诞生的很多物品就是“空中楼阁”,也就没有“产品感”。
坂茂构建的临时房屋结构
【深泽直人说版型】
回归到MUJI,作为无印良品的产品顾问,深泽直人先生又是如何理解“版型”的呢?
最重要的是,对造型不含糊对待。
“如果生活中存在“版型”的话,无印良品的生产制作,便是在发掘生活的“版型”。然后以这些”版型“为原型,对原材料做最小度的加工,使它们为生活增添魅力。”--深泽直人
生活一定是伴随着某些行为,吃饭、写字、收拾等等,每一种行为都有最适合的尺寸,因此最适合生活使用的尺寸也就自然而然呈现出来。深泽说弄清这些尺寸是自己的本职工作,每次决定尺寸前必须要制作等大的模型。然后把模型放到相应空间里做确认。这么一来,自然就能看出自己需要多大的东西。
深泽又说:“本来,家具只要有尺寸(平面)就好了,不需要厚度也没有支柱,只是漂浮着就好了。”其实只有平面就足够了,但这样的产品是不能称之为家具的。模板的厚度以及造型都是必须的。因此深泽的工作就是通过最小限度的加工,将平面转换成好看的立体。他要发挥材料的长处,采取合适的厚度与支撑,确定转角的大小,寻找平面转换成立体的那个点。不受流行趋势影响,不做任何装饰,最低限度地加工以尽可能保留材料原貌。在这些家具身上我们看不到“作者的想法”。深泽最希望做的就是自然而然发生的造物,“就好像人们都会顺势把装筷子的袋子折成筷子筒那样。”
这个想法反映出深泽的“家具并不是拿来观赏的,而是要去使用感受的”这一哲学。“对于材料研究来说,追求更轻,更薄是必须的,但说‘要做出世界上最薄的桌子’那是作者的个人主义。我们在做设计的时候必须考虑,是否能让人们生活变得丰富,是否能让人给觉得幸福。” 深泽常常自问自答“是不是做过头了?是不是太收敛了?”这么一来,在工作现场,似乎存在着深泽与员工们共有的、肉眼看不见的“版型”。
因此“版型”除去前面讲到的几点外,它也可以是“创作的想法与思考”,一些追求美好的思考和智慧形成无形的“版型”标准,为人们带来舒适好用产品的同时也是一个设计师,一个品牌的个性和价值所在。
(责任编辑:周梦平)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