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厦门本土建筑设计师黃哲威:当鼓浪情怀遇上柯布西耶

2014-11-20 11:20:40 未知

黄哲威

  文/本报记者 黄博文 实习生 刘博 图/本报记者 姚凡

  作为生在鼓浪屿、长在鼓浪屿的建筑师,黄哲威对厦门有着自然而深厚的情感,“老厦门”的情愫始终流淌在他的血液里。

  与此同时,他深受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影响,这让他对自己所在的城市有了更加现代维度的思考。

  对传统的继承与扬弃,对现代的坚持与退守,如何在当代建筑之路上捕捉“回归”的风景,是他建筑生涯永久的命题。

  【鼓浪屿情结】

  “建筑的精髓在于:所有文化都建立在人的基础上”

  黄哲威家族三代都居住在鼓浪屿,鼓浪屿的人文气息,对他的建筑思想影响至深。他认为“建筑的精髓在于‘所有文化都建立在人的基础上。’”鼓浪屿岛上布满了曲曲折折的小街道,邻里关系亲密。“那是一种十分近人的尺度,步行很方便”。由此出发,黃哲威在设计中,尽可能地实现近人的尺度。

  鼓浪屿很多建筑都运用当地建筑语言,如船屋、海蛎壳柱子,这让他重视建筑的在地性;而与此同时现代主义大师勒·柯布西耶对他影响较深,这让他在现代风格的演绎上别具一格。通常来说,他的大部分建筑都饱含历史感、符合地域文化又富有时代气息。

  例如漳浦文化创意村项目,考虑到漳浦是闽南文化传承之地,又有很多古老闽南风格建筑,黄哲威为了建立一个能够在“传统与现代中寻求平衡”的艺术孵化基地,多次实地考察。

  当他发现“当地居民不接受完全仿古的建筑,他们喜欢新旧结合的建筑”时,果断采取“现代中式”设计,其设计空间格局仿闽南传统式院落,而在墙体颜色的选择上,采用白色为基底,在现代中呈现了历史底蕴。而为了自然地反应地域特色,黃哲威还搜集了很多当地旧房子的建材,如窗花、楼拱等直接用在建筑里,保留历史痕迹。

  【音乐背景】

  “音乐与建筑都是在讲故事”

  黄哲威受过钢琴专业训练,他认为:“建筑与音乐是相通的。建筑与音乐都富有强烈的时代感,都是叙述故事、表达情感的方式,音乐上的装饰音就像建筑对细节的处理,而音乐的节奏感就如同建筑的流畅性。”

  音乐与建筑相通,海峡国际社区滕王阁总部将此演绎得淋漓尽致。这个项目建立的初衷便是形成音乐主题的商业街,街区里的酒吧、咖啡厅、创意店都以音乐为主题展开设计。主体办公大楼沿商业街一角自然生长,立面由富于庄严感的竖向线条组成,而在这些线条内部,又有微妙的细节处理,这让整体楼宇更具节奏感。

  大楼夜景设计尤为震撼,灯光、音乐、纹理联动而生,使得整个大楼如同音乐的律动,又如同会呼吸的生命体。主体大楼高180米,楼顶设立“空中歌剧院”,采用全透明玻璃幕墙。远远望去,好似音乐厅呈纳于玻璃盒子中,行人可以观赏到音乐厅内的演奏,“玻璃音乐盒”本身便是一道风景。

  【专业力量】

  “要考虑建筑能够为城市带来什么”

  黃哲威从业十七年,致力于关注建筑与城市的关系,“要考虑建筑能够为城市带来什么”、“建筑设计是否符合‘人的尺度’”,这贯穿他整体的设计理念。

  火车站鹭城广场,周边是规划落后的旧城区,建筑立面凌乱,缺乏统一性。在这样一个老社区附近建立新建筑,黃哲威首先考虑到的就是如何使得新建筑自然融入到老社区当中,并且起到纽带作用,使得老社区各建筑之间、新老建筑之间形成统一关系。在建筑表皮选择上,他采用了淡蓝色半透明的玻璃幕墙,避免大体量建筑的厚重、突兀。“不完全透明很重要,否则每家挂起窗帘就会显得很凌乱。”另外,玻璃幕墙可以把周围环境反射上来,形成本身的肌理,与旧社区自然呼应。

  中奥游艇港是一个滨海建筑,在此项目中他最大化地对海岸线资源加以利用。“海边建筑要体现强烈的自然感,与大海语言形成对话。”建筑外立面采用波浪形弧线,主色调运用蓝、白两色,与天、云、海形成呼应。更重要的是,黃哲威从居住者体验出发,扩大阳台的延展性,“海边的建筑就是要把人带到海边去,充分享受海景、海风”。

  【设计厦门 本土力量】

 

  黄哲威

  高级工程师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厦门合道工程设计集团 副总建筑师  土建设计五院院长

  厦门市2011年度十佳建筑师

  国际室内及建筑师学会理事(ICIAD)

  【代表作品】

  公建类:

  海峡国际社区滕王阁总部

  黄哲威在设计中采用“空中歌剧院”的概念,将顶层设计为企业会所,可以看到一线海景。立面设计恰如其分地演绎了“少即是多”的设计概念。同时,立面的幕墙系统成单元化,使得大部分构件可以快速、安全的现场安装。

  厦门翔安新景舜弘中心

  新景舜弘现代城

  厦门中奥游艇港

  设计者黄哲威用波浪形弧线打造建筑立面,让建筑与海湾融为一体。结合丰富的滨水活动和栈道区,营造出了一个令人兴奋的商业购物胜地。

  骏豪园博园温泉大酒店

  长沙建发汇金国际

  连江定海湾游艇旅游综合体

  惠安禹洲城市广场

  唐郡漳浦文化创意村

  建筑以现代中式的手法演绎中国传统建筑,以小景、雅街、幽巷、静院、敞屋等空间元素再现传统、纯正的民居生活。结合旅游酒店、文化行业、商业休闲的运营模式,使得整个规划片区延续闽南建筑文脉。

  居住类:

  滕王阁原石滩国际度假社区

  厦门建发中央天成

  联发新天地

  厦门鹭城广场

  厦门阳光城翡丽湾

  厦门禹洲·中央海岸

  联发·五缘湾1号

  联发·杏林湾一号

  厦门联发滨海名居

  成都建发鹭洲国际

  长沙建发美地

  南宁阳光城翡丽湾

  昆明翠海雅筑

  漳州大唐世家

  莆田万辉世纪城

  【语录】

  ●“建筑的精髓在于:所有文化都建立在人性的基础上,要寻找建筑与人对话的纽带。”

  ●“追求环境的协调和城市的和谐是建筑设计的基础出发点。”

  ●“个性更应体现在对空间的探索和对材料肌理的研究。”

  【建筑师看厦门】

  寻回老厦门的腔调

  生长于鼓浪屿,黃哲威亲眼见证了这座小岛的变迁。旧时的鼓浪屿是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拥有学校、医院等所有生活配套。岛上都是当地居民,“坐轮渡,大家都认识,互相打招呼感觉很好。” 他对鼓浪屿的印象,不单是音乐、老宅,更是家庭、炊烟。可以说,一座小岛,诉尽了人间烟火。

  但后来,随着学校、医院等从鼓浪屿迁出,很多居民搬离鼓浪屿。“现在的鼓浪屿上原住民很少,挤满了游客和商家,虽然房子还是那些房子,但已经失去了原有的生气和舒适感。一座城市有了居民才有魅力,建筑、街道只是配角。”

  作为老厦门人,黄哲威也亲眼见证了厦门城区的崛起。“过去,火车站附近是一片广袤的麦田,后来开发为现代城区。”新城崛起虽然带来了现代化生活方式,但也产生了诸多弊端,比如街道尺度与人需求的背离、交通拥堵、邻里关系的冷漠。

  作为建筑师,黃哲威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寻回老厦门的调子。他经营的两个家庭旅馆,都是八九十年前的老房子,有不同程度的破败。黃哲威认为每栋老房子都向人们述说一个故事,所以在修复过程中,仅在结构上加固,表皮则尽量保持原貌。室内设计上,将别人扔的原始材料,如漂流木、花砖和肌理、家具等,重新利用起来,形成新旧结合的风貌。

(责任编辑:牛静笛)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1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1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