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化“冲动”为“行动”——王林谈应天齐《芜湖古城艺术计划》

2014-11-21 16:47:15 未知

  1、您来谈一下应天齐艺术行为与绘画创作的关系吧。

  王林:应天齐的绘画创作主要有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西递村版画,一个阶段是“世纪遗痕”系列。应天齐的绘画创作与建筑、与地域文化的关系紧密,这与他的故土情怀有很大关系。另一方面,从个性来说,应天齐有着安徽人的执着和倔强,认定一个领域会深入去挖掘,这就使得应天齐的艺术创作具有相当的延伸性。

  在西递村系列成名、世纪遗痕引起反响之后,应天齐做了两方面社会性活动:一是直接参与到社会的、历史的活动中,比如古城重建,属于城市公共项目;另一方面,应天齐也做了不少公共性的行为艺术,比如他在深圳大学做的砸碎黑色。结合行为艺术,还有影像、戏剧之类其它形态的艺术创作。

  这次在芜湖古城,应天齐不仅是组织者,更是参与者。市民拣一天砖,他本人却可能要拣上一个星期。这是城市公共项目,是一个市民参与性广泛的行为艺术,对行为艺术组织的本身就是创作一部分,应天齐的许多行为作品为他其它创作提供了思路,比如拣砖,砖既是他的创作材料,又扩展了他的装置、影像,甚至绘画方面的创作思路。

  2、相较于之前,您觉得应天齐的艺术创作有什么推进或不同吗?

  王林:就这次的行为艺术来说,拣砖本身对于城市建设可能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作用。应天齐希望市民可以体会历史记忆的重要性,让市民去保护这种历史记忆。他的行为既和政府合作也给政府增添了动力,这是他对古城重建和保护的实质性行为。这次行为艺术和应天齐此前的行为艺术都不一样,有很多实质性的社会结果。

  在之前,应天齐也用砖做作品,他把砖碾成粉末,做了《砖魂》装置,作品在威尼斯展览过。但仅就那个作品来说,还是有局限,毕竟只是对艺术界的言说。这次可以说是对于艺术小圈子的突破,其行为艺术的意义突破了艺术的范畴,完全置于城市建设之中。当代艺术很多时候和体制是磨合、共存的关系,应该说应天齐这次是很成功的。

  3、芜湖地方政府看到了应天齐作为一个艺术家的影响力,他被聘为芜湖市古城改造的策划、顾问,实质性地参与到古城保护、开发政策的制定之中。这样一来,应天齐就处在多种身份之中,这和以往做艺术家是不同的,我们如何来理解他的艺术和实践的关系呢?

  王林:一个人的文化身份,往往是多种身份交织的结果,这是一个人的独特性所在。应天齐身上有多种身份的交集,只有这样,他才是应天齐,才是这样一个人。作为芜湖古城改造的顾问和策划,应天齐之前做了很多事,也得到了认可,但地方领导一届一换,他做了很多无用功,曾经也很失落。威尼斯《世纪遗痕》展览,作品始终有着一种悲哀在里面,当这点个人的力量、艺术的力量不能实质性改变现状的时候,这是其精神、心境的真实表现。

  但这次不一样,这届政府为古城改造直接找了建筑家做方案。应天齐和建筑师意外相逢,建筑师们对应天齐的想法非常认可,所以应天齐才有这一系列的计划,而且计划实施的可能性已经出现,这对艺术家来说是极为难得的机会。

  这次活动看起来简单,其实不简单。他号召人们去拣砖,让人在拣的砖头上写上自己的名字,登记下来。参与者还可以到现场话吧去说话录像。这些都是在做素材,为以后创作做准备。一步一步,应天齐非常有计划性,他做前边的事情已经在为后边做准备了。他和建筑师对话、和政府对话,希望可以推动项目按照文化人的愿望展开。另一方面,他也和市民对话,到现场和市民讲芜湖古城的重要。2012年的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他有一个影像作品是和五十多个建筑师对话,而在当时,还只是在艺术范围。但今天,他的行为艺术已经拓展成为规模更大、更有现场感的行为作品。

  这次的行为艺术有着与社会水乳交融的共生状态,当然应天齐还是比较善于突出他自己的创作特点。在多样身份交替的活动中,应天齐也在调整自己的创作思路。纵观应天齐的创作历程,他的创作思路是连贯的,这也是应天齐能始终保持着艺术水准和高度的重要原因。

  艺术家参与社会活动,容易将艺术泛化,降低艺术水准。而且艺术家容易将参与者对象化,把参与者当成自己创作的材料和工具,这是很多行为艺术存在的问题。但应天齐不是这样,市民不仅是参与者,他们也同时作为创作者在场。芜湖古城在场,市民参与在场,应天齐的作品才能在场,是共同的在地在场。

  3、之前王澍也做过保护古城的事情,他将从皖南收集的遗存砖瓦建造了宁波博物馆,应天齐也在做芜湖古城的保护。他们共同起着典范性的作用。这是您说到的艺术与体制的博弈,这种博弈的双赢,或许会给艺术带来新的、不一样的生态。

  王林:应天齐和王澍还有区别。王澍收集旧砖,把过去遗留的东西转化于新的公共建筑,他是将旧砖作为材料和符号在使用。应天齐则是把遗存与艺术结合起来,他让这些东西成为个人创作中可以重新被激活的事物。比如徐冰在艺术之中就利用了传统文化资源,但是他有重新激活传统的能力。所谓“激活”,就是让原有资源重新获有新的、当下的意义和价值,而不仅仅是利用。这里有观念性的创作过程介入。应天齐介于王澍和徐冰之间。用拣来的砖头铺设市民广场,近似于王澍,但另一方面,他又将市民签名的砖做成装置,把市民参与的影像编辑成为VIDEO让其永久诉说。而后者显然和王澍的“沉默的材料”不一样,反而和徐冰的“让传统重新发声”比较接近。应天齐恰恰是在“沉默”和“发声”之间做艺术作品,这是他的创作思路和特点所在。

  4、应天齐以艺术的浪漫手法重建大众对于芜湖古城历史与现实的想象,唤起了大众的感受和情感,是否可以将这理解成应天齐艺术介入现实的方式呢?

  王林:就应天齐来说,我觉得不是浪漫。应天齐做艺术很理性,用“冲动”比较好。应天齐是我的老朋友,我太知道他了,他内心充满了冲动,一天到晚都很焦虑。但另一方面,应天齐很善于把自己的冲动转化为行动。做事的时候,应天齐考虑很周到,很缜密。应天齐不是一个空想的人,他对芜湖古城的研究是很深入的。就芜湖古城来说,不仅是保护,更是创造,这给艺术家和建筑师很大的发挥余地。但在这样一个行动之中,需要的是理性,需要分析和研究,这不是凭借热情和想象就可以完成的。

(刘飓涛 整理)

(责任编辑:李积英)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