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郑板桥更懂穷人苦

2014-11-24 09:25:03 贾良

  1693年的11月22日,在一个家道中落的书香世家,郑板桥出生了。在这样一个生活拮据却又富有学养的环境下,郑板桥更懂穷人苦,也在艺术和文学上远离宫廷转向市井坊巷。“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而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这番自称不是空话,而是郑板桥艺术的核心。

  郑板桥卖画为生,是出于生活所迫,原本就清贫的家境在父亲亡故之后更加窘迫,三十岁后,郑板桥至扬州卖画为生,实救困贫,托名“风雅”。在扬州卖画十年期间,也穿插着一些旅游活动。三十二岁出游江西,于庐山结识无方上人和满洲士人保禄。出游北京,与禅宗尊宿及其门羽林诸子弟交游,放言高论,臧否人物,因而得狂名。在名期间,结织了康熙皇子、慎郡王允禧,即紫琼崖主人。三十五岁,客于通州;读书于扬州天宁寺,手写《四书》各一部。郑板桥十载扬州,结论了许多画友,金农、黄慎等都与他过往甚密,对他的创作思想乃至性格都有着极大的影响。

  郑板桥50岁当官,仅12年就辞官回家,“一肩明月,两袖清风”,惟携黄狗一条,兰花一盆。曾有小偷夜半光顾他家,被他发现,他想:如高声呼喊,万一小偷动手,自己无力对付,佯装熟睡,任他拿取,又不甘心。略一思考,翻身朝里,低声吟道:“细雨蒙蒙夜沉沉,梁上君子进我门。”此时,小偷已近床边,闻声暗惊。继又闻:“腹内诗书存千卷,床头金银无半文。”小偷心想:不偷也罢。转身出门,又听里面说:“出门休惊黄尾犬。”小偷想,既有恶犬,何不逾墙而出。正欲上墙,又闻:“越墙莫损兰花盆。”小偷一看,墙头果有兰花一盆,乃细心避开,足方着地,屋里又传出:“天寒不及披衣送,趁着月黑赶豪门。”这让人不禁想到他所题“难得糊涂”或许不是真要糊涂,而是装着糊涂的清醒呢。

  郑板桥每画必题以诗,有题必佳,达到“画状画之像”“诗发难画之意”,诗画映照,无限拓展画面的广度。郑板桥的题画诗是关注现实生活的,有着深刻的思想内容,他以如枪似剑的文字,针砭时弊,正如他在《兰竹石图》中云:“要有掀天揭地之文,震电惊雷之字,呵神骂鬼之谈,无古无今之画,固不在寻常蹊径中也。”

  郑板桥是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生活在清朝三代盛世却终身清贫,他的个性源自对市井生活的深刻体会,因此他的花鸟画不同于传统,不是自然景物的“再现”,不是前人艺术的翻版,也不是远离生活的笔墨游戏,有着自己难得糊涂的清醒。即便今天看来,这份个性也是独一无二的。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杨凤连)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1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1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