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重塑》——《多云转晴》的姐妹篇

2014-11-26 11:09:58 毛冬华

  自从2009年我的作品《多云转晴》参加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并获得提名奖后,很多前辈、师友都希望我将玻璃幕墙这一题材发展成系列,我也想趁热打铁,继续深入。然而,艺术创作的状态和机缘却未必总与主观计划相吻合,在之后的几年内,我没能再画出尺幅相当且令人满意的幕墙系列作品。

  转机出现在2013年夏天。一日,我驱车经过外滩,浦西的万国建筑傲然耸立着,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洗礼,其魅力不减反增。楼顶高高飘扬着的五星红旗,与坚硬厚重的建筑形成静动、大小、刚柔的对比。那天,浦东发展银行(原汇丰银行)的大圆顶正在进行修缮,包裹着半透明的绿色帷幔,建筑物与天空的交界处不再截然分明,呈现出难得一见的虚化效果。趁着红灯的间隙,我赶紧用手机记录下了这只有画家才会注意到的特殊视觉感受。这一瞬间的视觉记忆并没有随着时间而淡化,于是,我据此画了2张贺卡和1幅2方尺的小作品,以为创作一幅能代表我自己的作品——《重塑》——作准备,这件作品将表达出我的核心艺术观点——我们这代人如何画中国画,如何在实现丰富性的同时守住传统的内核。

  《重塑》与《多云转晴》作为姐妹篇,有关联,更有区别。

  首先,中国画常借物咏志,相对于《多云转晴》,《重塑》对画面内容的选择更主观,更侧重象征我的艺术观点。作品选择了浦西外滩最有名的两幢建筑——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大楼和上海海关大楼和浦东即将竣工的标志性建筑上海中心为主要形象,通过面和线,里和外,虚和实,淡和浓进行沟通,象征着传统和现代的对话。修复中的圆顶则表达了传承的重要性,联接过去和未来的重要性。《多云转晴》则以描绘城市发展的节奏为主,选取真实所见的建造中的大厦的幕墙投影,反射出上海新老建筑之间的对话。

  其次,描绘对象的质地不同,《重塑》主体是两幢花岗岩建筑和半透明的帷幔圆顶,虚少实多。用没骨水墨表现透过弧形玻璃幕墙的花岗岩质地,同时兼顾变形,想象建筑在幕墙中的变化,对我而言绝对是第一次,即便在全国范围内也没有可参考的先例。相较而言,《多云转晴》有更多的图像资料可以参考,整体实少虚多,不要求过多地表达建筑质地,以外轮廓为主。

  再次,和《多云转晴》横平竖直的构图不同,《重塑》打破了画面的平衡感,选用弧线作为主要节奏。在《重塑》中,幕墙的横向是三十六根一米六以上的弧线,纵向是六厘米错位的短线条,视觉上也会是弧线,最难处理是边缘线。作品利用视觉的延续性,通过隐隐约约藏在里面的淡弧线产生转过去的视觉效果,同时也把上海中心不同于其它摩天大厦的理念——有阳台的超高玻璃幕墙大厦——间接地表达了出来。仿佛有光透了过来,建筑中还有建筑,建筑外面又置着一层玻璃,实中带虚,虚中有实。《多云转晴》的边缘线则通过淡墨的短斜线和浓墨的平行线之间的变化产生二维半的视觉效果,个人认为这是比较成功的尝试。

  最后,绘画材料不同。《多云转晴》用五张四尺生宣拼接而成,选用陕西镇巴宣纸,特点是敏感,墨色透明,笔痕明显,缺点是没有大尺幅,只能拼接,导致连接处有明显痕迹,显得粗糙。《重塑》用的是上海市美术家协会赠送的整张大纸,画起来舒服极了,但纸张因为大而有些厚实,淡墨显透明不易,装裱后墨色变化不明显。当然,大纸也会渗化产生宣纸美妙的肌理变化。当我独自面对微微泛黄的大宣纸,心中的建筑和心中的传统便像水墨积木般逐渐被搭建了出来。

  当今社会,日新月异,一日千里,身处其中,无时不让人感觉到节奏之快,变化之速。作为一个当代的中国画创作者,一方面需要热爱生活,融入生活,敏感于当下,随行于时代;另一方面,如何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用符合艺术规律和自己个性的手法去表现生活,是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若能收放自如,在限制中得自由,在自由中见标准,是为大幸!

(责任编辑:郭天乐)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