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淡定 一份安宁
2014-11-28 10:20:42 子游
——观李振军山水画有感
柳浪闻莺风不止,樱花缤纷街满香。西子今朝诗难韵,游人兴致画亦迟。
初春的杭州,湖山景色已如娇娃,游人踏青而来,四处如镜,幽远深邃的早春气息,心情与景色随之而变。平日忙碌的我,每一次来杭州,便会放慢工作节奏,去感觉这座城市的表情和温度。心情是愉快的,轻松的。体味到她的优雅、清闲、平和,一份新鲜而绵延的温暖。我也相信这里的人文会感化着你,那种绵绵的、软软的、苏苏的……是一种幸福,更是一份享受。想想,这种感觉我也曾经在画家李振军的山水画中体味过,那种悠悠的、雅雅的,清新有致的文心雅思,早已印在我的记忆中。
欣赏山水,欣赏的是情是韵。
品味山水画,品味的是意是境。意境难求,不可刻意,不可臆造。意与境应当赋于真城和品格。意即“思”,境即“象”,意境相合最为妙。清人笪重光曾有一个经典论述:“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笪重光这段话值得深究研索。一是,山水的“实景”(真境)描绘在形貌上要做到“清”,山水形貌之“清”与笔墨之“清”是相关的,“清”不等于“淡”,形貌和笔墨之“清”就是要求山水既能反映物象的“真”,但又能摆脱“俗”气;山水刻画过于谨细,极尽逼真之能事往往会流于“俗”,一旦摆脱了“俗”,山水就会“清”。“清”是山水画有意境的第一个条件;二是山水的“实景”做到了“清”,对于意境表现而言还不够,它应该还要具有“逼”和“现”的功能,即“实”(真)来“逼”“空”(“神”)的呈现。三是山水的“实”与笔墨的“实”需要过滤,不可以是真实的还原,应当是营构有意境的真实的心灵体验。是用绘画语言来完成和表述的过程。这样的体验,在李振军的诸多画稿中能触摸到。作品里充分表达出他对眼睛看到的“实”和感悟笔墨的“实”两者融合的价值。
观览李振军的太行山、齐云山、九华山、雁荡山、桂西南黄姚写生等作品,明显地一个笔墨语言渐进的过程。画里透露出的是一种静气,没有压人心魂的高山巨石,没有剑拨弩张的参天巨木,没有奔流入洪的江河,唯有山色清悠,疏林秋晚,回溪清瀑,溪岸烟云,水村渔舍,充溢着平淡,静穆的气息,似与天地万物通神。而且,轻轻的笔触,清雅之极,虚实之间的相望、相生、相融,所营造出的气息能触摸到,触摸到他内心深处沾染的文雅心境,是贯穿着赵孟(俯)、钱选、黄公望、文征明、董其昌、梅清、石涛等众家的画格和文以载道的精神脉络。
比如《齐云山纪游册之十二》作品:满纸云水相拥,构勒出一张虚空的圣景,从图象的结构来分析,太极式的图象跃然纸上,阴阳互置,变幻莫测的空间意识,赋于无限的冥想,流动的水云使画面鲜活,感观上这离凡尘遥远景地,是否是臆造?定然不会,这就是齐云山的实景。远山空灵处虚可见实,山形叠加,势力趋于均衡,使画面奇中见平,平中有奇。
比如《南雁荡纪游册之四》作品:构图凸显中间的山石景色,四周空虚无边际为实,聚气于山涧云峰,不着于满面图式,敢于破,不按常理来经营画面,有出奇之处。右上角与左下角空白呈对称状,远景明晰,山川灵动,形态各有姿势,恰如一盘棋局松弛中见法度,手法自然,谙含棋谱之规矩。
比如《南雁荡纪游册十四》作品:虚空多于实处,近景中,水面以留白的方式跟右上角云雾纵横对应,大面积空白便画面素静无尘,点景人物生动活泼,秋壑凸现。山水中秋壑难构,于景于境手法纯粹,气韵流畅,构图成三段体,切合传统绘画之三远法,法理中见性情,图象中层层见虚,与自然景色相生相合。
对现实关照和人文表述一直是李振军的审美诉求,以有限的物象描绘来促发无限境界的生成,图象的视觉集合与人文语言的表述的集合成为他山水画的一大特点,关健在于他有过数十年图象拍摄的经验,在经验转换的过程中,能够发挥出对图象减删的超常能力,从而使自然实景人格化、精神化、语言化。有机地融洽了“实景”与“空景”的关系,充分地体现出一种人文关怀和精神指向。按照笪重光的话来讲:即没有形成“虚实相生”的关系,也就难以出“境”,达到品格完成的“境”,出人意料的“境”。有人说:艺术是宗教的起点。艺术是艺术家灵魂的载体,我们内心的情感总要以某种方式表达出来,这种“表达”,可以是倾诉,甚至可以是排泄,在这个过程中,反映出艺术家自身的修为、情操和人品。画家的内心表达,来源于心性和趣味,其笔法或扑拙虚淡、或清秀劲拨,恰当的点绘出不同的意境。同样也是“胸中块垒”顿消的平衡与快感,也是灵魂出窍的必由之径。而这种灵魂的寄托,是一个人精神的全部体现,是生命与灵魂历程的外化。李振军似乎找到了这其中的解码,但还没有完成好解码的过程,过程还需要他虔诚地对待。他那种雅淡空灵、格调不俗、平中见奇、深具古意而不凝古的作品,带来的是清凉之风、淡雅之韵、安宁之境,是一幅幅可游可居的理想之境,让我们感受到了几分意外,又有几分亲切。
正如他在《九华山遇僧记》文章里写道:竹壅古刹境幽清,篁摇鹜鸣三僧行。煦阳斜兑古桥上,幽境霎时一呼惊。
(责任编辑:房学志)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