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老字号“狗不理”本称“德聚号” 历史有百余年

2014-11-30 19:55:38 未知

  “狗不理”包子本是天津的老字号,为“天津三绝”之首,对北京人来说也不陌生,因为30多年前便在北京开了分号;最初位于地安门路口西北角,而今在京城已有多个分号。其匾额为黑底金字,系清末醇亲王载沣之子,“末代皇帝”溥仪之弟爱新觉罗·溥任(又名金友之)先生所题写。其实“狗不理”原来的字号叫“德聚号”。

  说到“狗不理”的历史,可追溯到100多年前的清同治年间。家住天津武清县杨村,年仅14岁的高贵友经人介绍,到天津城里刘家蒸食铺当了小伙计。掌柜子见他年纪尚小,干不了别的,就让他学着做包子。

  高贵友有个小名儿,叫“狗子”。别看只有十几岁,可心灵手巧,没几天就学会了包包子,且大小均匀,褶儿拿得漂亮。两个多月之后,掌柜子就让他学打馅儿。他是学什么会什么,尤其是好琢磨,悟性强,所以做出来的包子色白面柔,咬开流油,肥而不腻,味道鲜美,颇受顾客的青睐。

  转眼三年过去,高贵友有了一些积蓄,便自己开了家包子铺。由于他做生意诚实,从不掺假,制作的包子口感柔软,鲜香不腻,不但好吃,其形似菊花,可谓色香味形都具特色,所以来吃他包子的人越来越多。他是一天到晚忙得不可开交,根本就没工夫与顾客搭讪,于是有人戏称“狗子卖包子,凡人不理”。日久天长,人们便把他的包子铺叫成了“狗不理”。

  高贵友的生意越做越好,但就是觉得“狗不理”这个名字不雅,于是请人给店铺起了个名字,叫“德聚号”,还制作了一块匾额挂在了门楣之上。这“德聚”二字有两个意思:一是做买卖要以德为先,货真价实,买卖公道。二是聚人气儿,聚财气儿,也就是生意兴旺。

  虽然有了“德聚号”的字号,但“狗不理”这个名字早已被人们叫习惯,叫顺嘴儿了,因此很少有人直呼“德聚号”的,多是称“狗不理包子”。高贵友一想,既然人们喜欢叫“狗不理”,那就叫“狗不理”吧,不久便把门楣上的匾额换成了“狗不理”,而“德聚号”这个字号便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

  “狗不理”包子铺曾几次迁址,其老匾便遗失了。多年以后,该店特请爱新觉罗·溥任先生重新题写了匾额,即如今悬于“狗不理”包子铺的那块黑底金字招牌。

(责任编辑:王松)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