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曹妃甸75岁老农欲传承“袖里吞金”口算绝技
2014-11-30 22:27:50 未知
中新网唐山11月15日电 (白云水孙溢)“4315乘以837等于多少?”“等于3611655。”“56789乘以65呢?”“3691285。”能够迅速完成如此高难度运算的并不是那些经常上电视的“天才少年”,而是一位75岁的农村老大爷。
15日,中新网记者在河北唐山曹妃甸区八农场小韩庄,见到了这位身怀绝技的李太明老人。李太明告诉记者,他的这种速算方法叫做“一掌金”,是他二十多岁在农场工作时由一名同事所传授。听上去虽然深奥,其实原理很简单,就是在头脑中打算盘,利用算盘的原理进行加法运算,而在乘法运算时,则通过双手手指的一些特定动作,像列竖式一样对运算过程中的数字进行记录,帮助“头脑中的算盘”得出最终结果。
为了验证“一掌金”的真伪,记者随机写出几组乘法运算题,有的是四位数乘以三位数,有的则是五位数乘以两位数。这些在普通人看来根本无法凭借脑力完成的运算题,李太明只需掐指一算,仅用几秒钟便得出了答案。经过计算器的验证,老人给出的答案均准确无误,令人惊叹不已。
李太明说:“年轻时学‘一掌金’用了两三年的时间,农场粮食入库的时候,我站在一旁就已经能够跟上会计打算盘记账的速度。岁数大了之后,老伴总是反对我练习‘一掌金’,认为经常算账会影响家里的财运,儿女也觉得现在使用计算器算数非常方便,根本没必要学什么‘一掌金’。”
李太明一边讲述着自己学习“一掌金”的经历,一边让老伴翻箱倒柜地找出了自己多年前使用的算盘。破旧不堪的算盘上落满了尘土,显然已经许多年没有使用。
“我有一个梦想,那就是能够把‘一掌金’传承下去。虽然家人不太支持,但我始终没把这本事扔了。算盘现在确实没什么太大的用途,但它毕竟是中国人祖祖辈辈使用的,是我们宝贵的传统文化,不能扔,真的不能扔。”李太明坐在炕头轻轻拨弄着陈旧的算盘,满心喜爱。
算盘曾经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简便计算工具,古时候的商人将打算盘作为必备技能,久而久之,一些算盘技法高超的商人便能通过想象,在头脑中完成算盘上的运算。为了提高准确性,他们会把手缩在袖子里,活动手指来模拟打算盘的动作。这就是人们俗称的“袖里吞金”。
如今,部分幼儿园与小学都已开设了珠算课,让孩子从小接触算盘的同时,开发孩子的形象思维,提高孩子的运算能力。对打算盘感兴趣的孩子,还会有系统的“珠脑心算”训练,即通过珠算强化练习,逐步形成算珠的“脑像”,在头脑中完成算盘的全部运算,从而具备强大的速算能力。人们在一些电视节目中时常能够看到“神童”们的速算表演,他们所用的方法几乎全部为“珠脑心算”。
对此现象,唐山师范学院教授、社会学者杨立元表示,李太明老人大可放心,许多孩子正在学习与“一掌金”相似的速算方法,算盘不会消失,算盘中所承载的中国传统文化更不会消失。(完)
(责任编辑:王松)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