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艺术之域”聚焦德国跨文化背景艺术家
2014-12-01 09:29:35 台馨遥
展览开幕现场
2014年11月28日,由德国对外文化关系学院主办,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和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合作承办的大型艺术展“德国:艺术之域”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学术部主任王春辰、歌德学院中国分院院长安德思、策展人乌佐拉·策勒和参展艺术家坎迪斯·布莱兹、中国艺术家秦玉芬出席现场。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主任王春辰在展览开幕前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当今的世界,文化、艺术越来越多元,在全球的艺术交流中,我们经常产生这样的疑问,那就是一个国家的完整艺术特征是否还存在。这也是本次展览所要探讨的问题。”欧洲一体化和世界各区域的全球化进程向每一个国家发问,今天的我们应该如何介绍自己的文化。造型艺术清晰地展现了不同文化彼此靠近的结果:世界是一个全球化的村子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作为全球化的玩家,漫步于多种文化之间俨然成为了我们今天界定艺术家的标准。
本次展览的主题“德国:艺术之域”旨在引导观众将“德国”视为一个艺术产生的地域,而非将其当做国家来看待。上世纪50年代为数众多的德国艺术家移居到当时的艺术大都市巴黎,之后,60年代的纽约成了新的艺术家青睐的移居城市。与此同时,却有来自不同国家的众多艺术家选择了在德国生活和工作。起初,他们并没有很快融入德国的艺术圈。后来,通过为当地艺术界源源不断地注入新的活力,今天这些来自世界各地、国籍和文化背景截然不同的艺术家已经成为德国艺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显而易见的是,正是这些移居到德国的艺术家与德国艺术家一起塑造了过去几十年间德国的创造性生活。他们在德国的高校教授艺术,使得德国的艺术院校在国内外吸引了大批年轻人的关注。
该展览由一系列跨越门类的艺术作品组成,分别来自于以下艺术家:Armando, Candice Breitz, Tony Cragg, Marianne Eigenheer, Ayse Erkmen, Christine Hill, Magdalena Jetelová, Per Kirkeby, Joseph Kosuth, Marie-Jo Lafontaine, Nam June Paik, Giuseppe Spagnulo, herman de vries以及两位旅德的中国艺术家秦玉芬和朱金石的作品。他们在艺术形式和内容上的多样性塑造了本次展览跨文化的特性。除了对过去三十年间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作品的展示,本次展览探究了在德国生活和工作的艺术家对于当地艺术界的意义和影响,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到了“媒介和对当下讨论的表达方式”这个主题上。
在艺术家的选择上,本次展览策展人乌佐拉·策勒这样解释:这个展览反映的是德国的现实状况。德国艺术界既不想在艺术中输出德国传统,也不想让非西方的艺术与西方的艺术成为对立面,或者令非欧洲的艺术在欧洲艺术面前重振雄风。这个展览更多的是想展示一个跨文化艺术氛围的出现,这些有移民背景的艺术家——无论他们来自哪个地区——都会给某一个单一国家的艺术界带来灵感、丰富和改变,带来不同的视角和知识。”
据了解,本次展览是“德国:艺术之域”大型艺术展的首展,将展出至2015年1月4日。此后,歌德学院(中国)还将把展览带到南京、武汉、重庆、西安和杭州等地。
(责任编辑:周梦平)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