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以林泉之心 入自然之境

2014-12-01 10:47:57 黄海德

——庄毓聪花鸟画释

  一个偶然的因缘,在“半山楼”结识了著名写意花鸟画家庄毓聪先生,并观赏了他的画作。

  作为闽派写意花鸟画的重要一员,庄毓聪先生的中国画创作,向来以其造型生动、笔墨畅达、情趣充盈、格调高雅而引人注目。中国画自以唐士大夫徐熙主张“落墨为格”之后,便渐渐形成了“简约、高雅、拙朴、恬淡、天然、奇崛”的独特中国文人画风格。有学者认为,传统文人画具有三大基本特征:即文化修养、人品道德、笔墨语言。我以为上述特征除绘画艺术所必须具有的笔墨造诣,其余特征皆 以“林泉之心”概括之。所谓“林泉”,非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生活的渔夫野樵之林泉,而是“心栖山林,心系大千”,虽超然物外却内有定见、有着独立精神与人格品位的“山中士人”之林泉;而林泉之“心”亦非物质形态之心,而是符合修养、人格、品位综合而成的“超脱境界”,因此,文化内涵决定着绘画品位的高低,在这样的前提下,解读庄毓聪先生的花鸟画,方可诠释其笔墨语言所表现物象的独特性。

  庄毓聪的花鸟画,上可远溯南唐徐熙之“野逸”,其笔下无论是汀花野蓼,或是水禽鸥鹭,落笔精到、意韵清远;中则继承明代陈淳之“情致”,青藤之“淋漓”,所画荷花,萧瑟氤氲,殊见“干裂秋风,润含春雨”;晚追石涛之“悟性”,八大之“境界”所作禽鸟造型奇兀、笔墨敛涩、立意布局深邃远阔,笔墨凝练,融合性情;近习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深悟破、积墨法,并擅用宿墨作画,使画面墨气蓬勃朴茂,浑厚迷蒙,以塑造高雅秀逸,隽拔雄奇的格调。再观庄毓聪的画,即融历代名家之长,陶铸旧格而独辟蹊径,自成一家画风,立于当今画坛而佼佼者。

  写意花鸟画历来重视“神似”,所谓“神似”,即是艺术家立足于形象本真,而又超越形象本真所创造的超然空灵之艺术境界,从而表达于绘画作品中的精神、气质与神韵。北宋苏东坡曾说过:“虽举体皆似,然未能‘得其意思所在’,非佳作矣。”庄毓聪的画已经显示了他既具深厚的传统笔墨功力,又流露出他厚积薄发的广博学识及理论修养和思想内涵,使得他的画以“形似”的蜕变,衍变为“神似”的艺术语言。倘若用郑板桥的题竹诗,我曰庄毓聪先生的花鸟画成就既有“真相”,又有“真魂”,遮几已达“兼有真相与真魂”之境界。在他诸多作品中,读出了他的精神追求与道德人格,斯可谓为“文人画”之升华矣。

  在各种画风大相径庭的当今画坛,文人画家的使命无疑是为中国画新格局创造适应时代需要的表现形式。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以发展的眼光,再次审度庄毓聪的花鸟画,你会发现出于他的灵性而展示的笔墨智慧,是庄毓聪花鸟画独特性之所在。庄毓聪强调运笔与施墨的新鲜活脱的性情化与灵感化的作用,体现了画家庄毓聪创作运筹的智慧,作品更具有主观表达性和笔墨智慧,体现了画家的灵性、气质与才情。

  观其《荷塘系列》等作品,看出庄毓聪在深谙传统水墨技法、技巧的同时,又与开放的视野吸取了平面构成的现代手法,使作品更具有一种艺术本体意义,并产生视觉效应,显然画家庄毓聪不厌其烦地表现荷塘,并作为主要意像引入画面,乃是为了在笔墨重组中,令其承载一种悠久而绵长的文化意蕴。

  《荷塘系列》运用了朴素简洁的民族文化意象和平面构成方式,编制了点、线、墨、色,以传递一种简淡,疏逸的境界与孤寂苍凉的情怀,使残荷、藕花、梗杆、芦草、栖禽、题款、印章等置于黑白的对比,叙说一种复杂而丰富的艺术语言,并使画面保留了古雅幽清的品格气息,又具有现代意义的视觉效果与意蕴,使陈旧古老的文化意象翻出新意。

  庄毓聪的花鸟画强调笔墨,强调构成,强调形式,事实上是强调一种文化的精致性与开放性,这不仅克服了传统文人花鸟画的单调性,还变异出一种深远的意境和动人的情调。拓展和丰富了文人写意花鸟画的艺术语言,使他的作品充分体现了文化性和独创性,是传统文人画的延伸与发展,可谓是“林泉之心”,臻达“自然之境”矣。更准确地说,庄毓聪先生的花鸟画堪谓为“后文人画”是也。

黄海德

香港能仁书院院长,专任教授

国立华侨大学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杨红柳)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