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说文解字话文物 古代玉剑具中“璏”读音考证

2014-12-04 13:54:26 王培龙

  说实话,这个字我最初见到的时候念“zhi”,当时是也没专门去了解这个字,发音全靠念半边乱猜的。

  后来遇到好多老师和朋友,他们有念"wei"的,也有念“zhi”的,这时候才引发起了我的注意,也挑拨起了我的求知欲,虽然键盘上打“wei”可以打出该字,但还是决心要专门考证一下这个字到底念什么。

  训诂学、考据学过去又叫小学,学问上要能通句读、明悉字义词义及发音,为人处事上学会进退、扫洒、应对,与齐家、为政等大学相对,都是传统学问道统里的。

  小学是国学之基础,著名国学大师章太炎就以精小学著称,名虽叫小,实际是门大学问。在此斗胆一试,不对之处还请方家指正。

  要知道这个字到底念什么,要看当时的人怎么读、最早念什么,好在有剑璏这个东西的时代有记载这个字读法的书——叫《说文解字》,是东汉的许慎写的,可谓是最为权威了,书上记载“璏,剑鼻玉也。从玉彘声。直例切”,古人记音用的是反切法,拼出来念“zhi”,可见汉代人是念这个的,地方方言或口音上是否有别的读法不好说,官方规范语言是念“zhi”的。

  比《说文解字》还要早的,也就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专门释读文字的书是《尔雅》,成书于战国。但可惜没有收录“璏”这个字,否则会更接近源头、更准确。

  咱们接着往下看,看看后朝的书里怎么释读。

  《唐韵》:璏,直例切,音滞。《唐韵》是唐人孙愐著,是一门专门讲读音的书,是为增广《切韵》而作。这本书中念“zhi”。

  《广韵》:璏,于岁切,音衞。《广韵》全称《大宋重修广韵》,是宋真宗时期官方编修的一部韵书,也是为增广《切韵》而作。这本书里念“wei”。

  这就奇怪了,同样都是增补《切韵》这本书,唐人还念“zhi”,到了宋人这里就念“wei”了。其中原委也让人也探究不清。

  先不管,接着看!

  《康熙字典》里并没有准确说明这个字念什么,而是把前朝历代的著作中的读音列了出来,看了一下,大部分还是念“zhi”,比例大概占到了百分之八十。看来到了清代,人们也搞不清楚这个字应该怎么念了,又怕过于草率而定错,只好把历代读音列上。

  大概看下来,读音的分歧时是从宋代开始的,并且作为当时官方、标准的读音出现,进而推广至天下,影响至后朝,金石学和好古之风都是从宋代兴起的,所以古玩行里延续“wei”这一读音也是顺理成章的。到晚清民国的时候,行里玩古玉的就有不少人念“wei”了,当然,当时还有另一个字指的也是该器物——璲,念“sui”,这个倒是没有争议的。

  但“璏”,按古音还是应该念“zhi”。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刘家麟)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