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张远帆 —-版画的温度

2014-12-04 15:22:53 未知

  张远帆——版画的温度

  

  韩黎坤版画《国耻篇》局部

  STROKES这个英语词的释义之一,是“画笔的一挥”;而在画家自己提供的文字里,也说到了“表现手的运动痕迹”的意思。

  版画随着印刷技术的提升而不断地扩展着自己的技术领域。早期的印刷技术中纯粹依赖手工的制作,因此,无论是手工的刻痕还是手工的印迹,“手的痕迹”是随处可见的。印刷行业对高效率和低成本的不倦追求,催使它的技术体系不断提升;而在效率和模仿能力提升的同时,人的手对技术的干预,也渐渐地越来越退隐到程序操作的层面。也就是说,在现代印刷技术的实现过程中,机械性、标准化的痕迹成为行业标准,“手的温度”已经消退殆尽了。

  与印刷技术中“手的温度”消退的趋势相左的,是版画家们越来越重视在自己的版画作品中保留、甚至是强调这种“手温”;尤其是当印刷业中的“先进技术”渐次进入版画家的技术系统时。机械的力量会在不经意中消弭人的痕迹乃至地位;艺术家对此抱有警惕或叛逆,固然是原因之一,例如原健的创作动机中对人的手的运动痕迹的注视;但并非全部。

  不断提升的印刷技术为版画家们提供了可以借用的制作技术,也为他们提供了比之前更为新颖、丰富的表现语言;而对于版画家而言,后者的价值,是更胜于前者的。理由也很简单,版画家追求的,不是简单的形态上的“精确”或“完美”,而是得到一种更适合于自己的表现动机的呈现方式。由于这种动机必定是附带着某种特定的情绪基调的,所以如何将这种情绪充分地表露出来,也是画家殚精竭虑、梦寐以求的。油画家在画布上反复地琢磨笔触的运动、覆盖、叠加和搓揉等等,就是在寻找和验证画面上由笔触来承载的“情绪”呈现。版画家也同样需要调动他有限的技术手段,来搭建只属于他自己的“情绪空间”。

  图2是著名版画家韩黎坤教授的版画《国耻篇》的局部;选用局部的原因是想突出展示他的用刀特色。本来是一个人的脸部和一件普通的衣服的形象,但在这个特定的画面里,所有的细节都被归纳于一种“方正刚硬”的形态语言之中,使得这些对象都被赋予了一种特殊的刚强的精神气质。而这种特殊形态和气质的得以产生,都是出于画家对手中刻刀的特殊使用。韩先生素来喜用方口和平口刻刀,且喜仿篆刻中的切、凿之法向木;这使他刀下的画面,每每呈现出刚、拙、壮、沉等气象。这种外显的气象,既源自画家心中、又通过画家之手转嫁于画面,使得这些画面在讲述“形态剧情”的同时,传达出画家赋予画面的情绪基调、传达出那个画家独有的“气息”。

  笔者更愿意把这种“气息”称之为“温度”,觉得后者更贴切地表现出画面背后的人的存在感。我认为,唯其因为这种存在感,同为印刷技术的产物的印刷品和版画之间,才有了分水岭式的差别。

  (本文作者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王帅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马骏)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