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刘国松:艺术的巨匠,创新的大师
2014-12-05 15:11:22 未知
浅谈刘国松:艺术的巨匠,创新的大师
来源:现代快报
文/张新伟
雲树银枝
艺术的叛逆
20世纪是中国水墨画迎来变革的世纪。在20世纪的前五百多年中,中国水墨画基本上是文人画家寄托精神、超然出世的产物,由此形成的笔墨规范和审美标准大致体现了超现实的精神寄托和与世无争的心境。从20世纪中叶开始,刘国松为了创立现代水墨的新规范,一直没有停止在形式语言上的探索。经过50多年来对水墨技法的经营和效果上的探索,使印、拓、擦、撕、贴、渍法的使用已臻炉火纯青的地步,诚如评论家楚戈所言,“中国伟大的神、形融和的自然主义理想至刘国松可说已圆满完成了。”
从刘国松1983年在大陆举办第一个画展算起,到2014年4月“白线的张力—中国现代水墨艺术大展”,时间过去了30多年。30多年来在中国社会发生巨大改变的同时,水墨艺术的创新也从产生到发展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中国现代水墨艺术从当初观念革命和语言滞后的不平衡、从在传统和西方夹缝中的无所适从中走进了一个在语言上更为自觉的时期,艺术创新终于迎来了多元并举的开放格局。只有站在这样一种宏观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才更能看清刘国松和他倡导的现代水墨艺术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人们在这种变化中看到了刘国松的影响,看到了受他影响而发展起来的现代水墨艺术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实力,看到了它已经对笔墨书写性绘画模式构成的颠覆性威胁。从上世纪50年代年以来,刘国松承受了来自各方面的种种非议和责难,擎举起了文化改革发展的大旗,以一种一往无前的胆识和气魄,完成了传统水墨到现代水墨的涅槃。
一个人的影响能够如此持久地贯穿在现代水墨画的发展进程中,让人不得不对他艺术主张中的前瞻性表示由衷的敬意。正是因为有了刘国松的绘画实践和他的主张和引导,才使水墨画创新的摸索过程得以大大缩短,使得以偏离笔墨规范为(博客,微博)标志的积极状态得以提前到来。
就目前水墨画创新的情况看,刘国松所倡导的创新方式代表了现代水墨画未来的发展趋势,刘国松的艺术早已超越了台湾本土的现代美术运动的情境,成为整个20世纪中国绘画史上一个具有转折性意义的环节。
雲水一家
在刘国松的艺术实践中,不断发掘艺术媒材的表现潜力,不断尝试媒材效果的种种可能性,从而创造了一整套技法。于是他的“纸筋法”“拓墨法”,以及“裱贴”“喷洒”“渍墨”法等构成了极为特殊的肌理效果,为艺术语言的转换提供了新的范例。如果说,刘国松的表现技法和肌理效果,一时还不为偏爱东方笔墨情趣的人理解,那么它在西方却另有一番美誉。英国著名美术史教授苏立文评价:“刘国松运用裱贴、由纸的背面画,或画后撕去画面上最粗大的纸筋,创造出一种变化多端而更统一的美好风格。”美国《纽约时报》著名艺评家肯乃德说道:“他那支蘸满墨与颜色、扫帚似的笔,使整张画纸充满着活力。”世间一切原创性的东西都是古未有之,也许这些评论会改变一些人对特殊技法的看法,甚至会影响我们观画时的思维方式。
刘国松艺术的成功和他在大陆的影响,具有的普遍意义在于照明了水墨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现今普遍存在于画家中的制作现象也在证明制作已经成了艺术表现的基本手段,其制作手段之多样、效果之精妙已超出刘国松所提供的方式和经验,不能不承认作为一种风尚,已成了这个时代艺术新变最鲜明的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说,是刘国松导致了一个时代的结束,同时又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这一点毫不夸张。
日月浮沉
刘国松对中国水墨画的变革的意义在于,一方面,他极力反对元、明、清以来一味模仿的中国水墨画画风;另一方面他极力引进20世纪中叶的抽象表现主义,最终以“中西合璧”的宋人山水图式与抽象符号融合的改革方案,填补了水墨画革新的一项空白,成为具有国际意义的代表性画家。他提出“复新不等于复古,西化也不等于现代化”,从而展开了中国水墨艺术的新画卷。
艺术的创新
上世纪50年代刘国松在台湾画坛初露思想观念锋芒,便展现出一种强烈的创造意识和文化理想,立志为中国画的现代发展而努力。随着他踏访美国,对西方现代艺术作近距离的观察与思考,他更为透彻地看到中国画面临的课题不仅是如何更新传统,还有如何在西方艺术的现代进程中建立东方艺术价值,使之与西方抗衡和对话。在他的视野宽及国际艺术的格局之后,他的目标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要把自己的文化理想变为可视的形象,他探索借鉴西方抽象艺术的经验,从写实走向抽象,从描摹走向表现,从黑线的勾勒走向体现白线的张力,创作了大批表意与抽象相结合的作品,超越了传统的山水图式与山水形貌,塑造了宏观大自然山川风云的意象。
创作工具和技法的创新
刘国松开启了“大笔触”和“草书入画”时代;发明了“国松纸”,以及被业内称为“抽筋剥皮皴”的独特皴法;开始进行拓印、水印、拼贴等各种技法的创新,由此形成了独特的刘国松画法和天人合一的意象表现。他说:“我们这一代的中国画家,如果欲从中国绘画这一牛角尖或临摹的恶习中解放出来,就必须来一次惊天动地的革命。革谁的命,革中锋的命,革笔的命。”“画家有权自由选择任何他需要的工具和技法。”他认识到“中锋不过是用笔技法中的一种,而笔不过是众多工具中的一种,因此既不必被中锋所限,更不必被笔所限”。这一观念既破除了无数人对毛笔和中锋的盲目迷信,更给中国画的继承和发展积累了宝贵的财富。
升上白茫茫的未知
创作理念的创新
与许多水墨画家不同的是,刘国松在开始他的水墨画革新之前,即已对西方现代艺术有了很深的了解和研究,而且之后也一直对西方当代美术的发展加以密切关注。因此他深切体会到艺术的创造是建立在不断地对旧有形式的否定上。“如若我们要使中国绘画起死回生,进而有所发扬光大的话,就先必须在形式的破坏与重建上做起。”因此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他自传统中国水墨画的基本媒材着手,“革笔的命”“革中锋的命”,制作“刘国松纸”,进而对形式技法加以全面革新,扬弃传统的笔墨程式,自创了拓墨、水拓、渍墨等各种技法,开创了他独特的抽象水墨领域。这种不断质疑、勇于否定、敢于创新的态度,正是刘国松的艺术生命长青的根本原因之所在。刘国松在梳理自己不断进行创新改变的文化根源时谈道,“中国画从一开始就具有抽象性,中国画中的点和线都是从现实世界里抽象出来的,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画家在画画时都是用抽象的线条刻画具象的形象。后来中国画受到老庄思想的影响,开始走向写意,这也是抽象的过程。国外很多人研究了中国绘画后认为,中国二度空间的绘画比西方三度空间的绘画更接近艺术的本质。”
艺术的阴谋
“现在的年轻人对中国画没有信心,这使他们不能专注在中国画的研究和创造上,这是一种很危险的倾向。”刘国松说。从1965年以来,他已经在国际上应邀举行过80多次个人画展,并在欧美游历教学多年,在国内举办过一百多次展览。刘国松深切地感到,中国画正面临着文化殖民的冲击,“比如不少画家去美国发展,美国的画廊会挑选其中的几个力捧,由于这些人很快成名,能赚到很多钱,于是他们就成了国内青年人的偶像,年轻的画家纷纷跟风效仿,这样,画商们就通过资本的力量,主导了不同文明的审美趣味。”西方美术界就是依靠强势的资本背景在争取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使他们完全追随西方绘画的主张,失去了艺术个性与文化传统,最终沦为西方绘画的附庸。
“如何为中国画赢得世界性关注和荣誉,让中国文化发扬光大,这才是最重要的。当全世界的人都注意到你的文化、看重你的文化时,中国一流的画家就是世界一流的画家。”刘国松说,“只要中国强大,中国的艺术就能兴盛起来。”“如果21世纪果真成为华人的世纪,经济上去了,政治影响力加大了,中国的文化也将会受到世界的注意与重视……我们仍然有信心相信,曾经有过辉煌灿烂历史的东方画系的水墨画,还会再次攀登上另一高峰,不但可以与西方平起平坐,还有可能再度超前。”刘国松自豪地说。
寒山雪雾
他于2005年撰写的《东方画系的未来》一文中就指出,“应该从我民族文化旧传统中,有认识地去选择保存与发扬;另一方面由西方和外来的现代文明表征上,有认识地选择吸收与消化,创造出一种既中国同时又具有现代精神的个人风格,建立起我们东方画系的新传统,这是我们作为东方画系的中国画家不能推卸的责任和努力追求的目标。”
纵观刘国松多年来的艺术创作实践可以看出,他的艺术创新之路贯穿了中国现代社会改革发展的全过程。他以自己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西方艺术积淀为基础,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进行着中国现代水墨艺术的创新实践。他对中国现当代美术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也使他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最杰出的艺术大师之一,他的艺术探索之路无疑对当前中国正在掀起的文化发展大潮有着极强的引领和导向作用,他对推进中国传统水墨艺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所作的努力,必将会流传千古、名垂史册。当前中国现代水墨艺术已经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可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它必将更为广泛地融入世界文化的海洋,而刘国松的作品也必将会成为世界文化艺术海洋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刘国松
祖籍山东,是中国现代水墨艺术的创始人,在台湾,他被称为“现代水墨画之父”,其作品主要有“西藏雪山系列”“宇宙太空系列”“九寨沟系列”等。
从1965年至今,刘国松在世界各地美术馆及博物馆举办个人画展80余次,并获得多项殊荣。其作品被大英博物馆、美国芝加哥博物馆、柏林博物馆等全球87家美术馆和博物馆收藏,是中国当代被国际艺坛公认为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画家,其艺术思想与创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责任编辑:马骏)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