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现代中国木刻选》 小引

2014-12-05 16:40:34 未知

 

  文/叶灵凤

  

  鲁迅先生 1982年作 徐匡作品

  木刻的复兴,是最近几年之间的事。在以前,因了摄影术和金属制版术的发达,木刻几乎被挤到了消灭的地步,它不仅不能保持在艺术园地中的独立的位置,甚至连作书籍插绘工具的附庸地位也丧失了。可是近年,因了金属制版终于缺少艺术上的一种生命力的表现,兼之欧洲几位从事木刻的人在这方面不断的努力,于是木刻又到了复兴的地步。它已不甘株守于过去的范围,仅仅作为复刻插画家画稿的工具,已经更进一步取得它独立的位置,发挥它特有的单纯的黑与白之对照的无尽变化的表现力了。这艺术,在英国,在德国,已经有着不容忽视的成就,而比利时人马赛莱尔,为了罗曼·罗兰的一部《若望·克列斯朵夫》竞作了六百幅的木刻,更是惊人的壮举。

  虽然据一般关于木刻历史的记载,都说这种艺术是发源于中国,可是它过去在本国的遭遇,竞比它在国外的遭遇更可悲。将木刻视作是一种独立的艺术而加以研究,还是最近一两年才有的事。这里面,鲁迅先生提携的功劳是不可埋没的。他曾选印过很精美的木刻集,又曾鼓励过木刻展览会的举行。至于《现代》杂志这次选印这册中国木刻的附录,倒是偶然实现出来的事件。因为过去《现代》杂志曾印过一幅中国的创作木刻,于是便时常有人将这类的东西寄来。《现代》的编者因为知道我对于木刻也有相当的兴趣,便托我将寄来的东西看一遍,选印几幅出来。我一看,觉得取材太偏重一方面,而参加的人也太少,便想向上海几个木刻研究会多征求一些作品,来负责一点地为热心于木刻的人尽一些力。可是时间不容许我这样做,于是便草草的选印了这几幅。更规模一点的将现代中国新兴的木刻介绍出来,那只好有待于以后其他的机会。

  一九三三,四月十五

  (原载《现代》第三卷第一期,一九三三年五月出版)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马骏)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