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带你看展览第361期】“再雕塑——2014三官殿1号艺术展”
2014-12-07 23:26:32 邓嘉斌
雅昌艺术网:观众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雅昌带你看展览》,我现在所处的位置是湖北美术馆,这里正在举办的是“再雕塑——2014三官殿1号艺术展”,此次展览是湖北美术馆年度学术展览,下面有请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孙振华和冀少峰先生,共同带我们走进本次的展览
孙振华:尊敬的雅昌艺术网网友,欢迎你们来到湖北美术馆,这里是再雕塑:2014三官殿1号当代艺术馆的现场。三官殿当代艺术展是湖北美术馆的一个品牌,到现在已经是第四届了,在2012年的时候我们做了一个,我们做了一个从1994-2012的这样一个展览,这一个展览我们这一次2014的展览是跟2012的展览的一个延续,那一次展览一共有五个雕塑家参加了展览,而2014是有六个雕塑家参加展览,这六个雕塑家从师承关系而言是我们上一次那五个雕塑家他们的学生辈的这样的一些艺术家,但是他们在目前和他们的老师们一样,现在都是活跃在中国雕塑界非常有活力的,非常有创造力的艺术家,所以这次集中了他们的作品,应该来讲是对我们梳理中国当代雕塑的历史脉络,为我们理清中国当代雕塑史的传承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展览,所以下面我就想分别向各位网友介绍参加这次展览的作品。
各位网友,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我们当代著名雕塑家李占洋先生的作品,李占洋现在在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任教,他的作品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他善于从中国的民族传统雕塑里头吸收养分,同时也吸收西方现代雕塑里边比如说像这些人的这种语言方式,创作了一种他自己独有的,比较诙谐、幽默,而且很通俗,反映了市井生活状态的那样的雕塑。他的雕塑就是一个很有很重要的特色,他就是很善于讲故事,他经常用他的雕塑来塑造一个场景,来讲一个故事,来讲一个人们非常熟悉的,人们日常生活中间的一个片断,一个画面。像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作品就叫《摩托与少女》,实际上像这种景象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其实大家都是经常能看到的,一个摩托车上有时候装了很多人,一些年轻人,这些年轻人他们都比较时尚,都比较high,他们骑着摩托车跑得很快,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摩托车实际上是在一个越野的状态,在一个很泥泞的这样一个路上,开车的驾驶员全神贯注正在往前开,后面坐着有四个男女,他们做着各种很快乐这样一个动作,这样的收拾,实际上这就是体现了他雕塑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特点,李占洋这个人他的塑造能力特别强,他很善于捕捉人物的神态、动作以及他的变化,另外他的雕塑一般都是上颜色的,所以他的雕塑跟我们看的有一种特别的一个真实感,所以像这样的日常生活的场景我想对每一个老百姓来说都是亲切的,也是熟悉的,所以我们看到这样的作品其实就好像我们看到了当今的现实生活,看到了这样一个很有趣的场面。所以这也是比较能代表他创作特色的作品。
孙振华:各位网友我们现在看到的作品是我们另一位参展艺术家的作品,他叫焦兴涛。焦兴涛现在是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的系主任,他的作品比较特别,它的名字就叫《汇成集团》,汇成集团是我们著名的中国石雕之乡河北曲阳的一个石雕企业,它的作品一个最有意思的就在于他把汇成集团的老总的办公室几乎是原样地复制到了我们展览现场,所以我们现场看到的是他老总的办公室,办公室里的陈列,他的奖状,他的一些办公室里的照片,沙发、办公桌还有他的壁炉,还有他自己这个公司经营的一些产品的一些样品,都在这里可以看到,所以我相信很多人可能会问说那这是一个,这算不算雕塑呢?这难道是雕塑作品吗?就是说像这些作品可能就是一个日常生活中间已有的一个场景的现成品的搬进来,那么他作为一个雕塑家他又做了什么事情呢?其实我觉得这就涉及到现在我们当代雕塑的一个观念化的问题,很多时候当代艺术和我们传统艺术不一样的地方,他可能不再是采取了那种传统的塑造的方式,他更多地采取一种观念的方式,也就是说他通过这些作品来体现他的一种想法,他这个想法是什么呢?他就在思考这样的问题,就是说我们所谓说的一个雕塑家的作品和一个进行雕塑加工企业他们跟这些复制品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呢?或者说我们现在进到我们美术馆里头的这些这个作品和我们日常现实中的一个真正的加工企业老板的他的办公室又有什么区别呢?实际上他是在谈一个艺术和生活的一个相互关系的问题。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是其实这个作品里头,我们看到这个作品有些是从他的老总办公室里直接搬过来的,但是有些又是经过了加工的,或者是经过了创造的,比如说里边的沙发,比如说里边的办公桌以及里头的一些小道具,包括还有像空调,像这样的物品其实都是用石头来加工的,也就是说他也不完全是现成品,他也有一些通过石雕加工的一些这样的日常生活的物品在里边。他这里头就造成了一个就是真假混合在一起的这样的一个状况,这是非常有意思的,这个作品他也是延续了他过去创造的一种叫真实的赝品这个系列,他是在这个系列上的一个充实,一个丰富,真实的赝品他过去的创作是怎样的?他会找到一个角落,这个角落里头有很多物品,比如说民工,他们的帽子,他们的衣服,他们的生活的桶等等这样一个生活的角落,同时这个角落里头有现成品,真实的那些物品,同时也有一些是他自己塑造出来的,塑造出来的这些东西和真实的物品混在一起以假乱真,别人甚至分辨不出来,所以他这个作品是在真实赝品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地推进,我觉得他加以了一些社会化的内容,我们所说的社会化的内容是指什么呢?比如说我们现在经常讨论的文化产业的问题,这些文化产业他们和我们说的雕塑艺术创作究竟是什么关系?而且当现在的雕塑大量的复制,通向社会以后我们社会怎么这些雕塑呢?这些过去我们所谓一些名作的复制,充斥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所以我们怎么看待这样一种社会现象呢?实际上我觉得他这个作品是给我们提出了很多问题。下面我们就看看这些作品的一些细部。
孙振华:各位网友我们现在继续来欣赏焦兴涛的作品,我们看深入到这个办公室内部我们就会看到这些墙上挂的像这些各种牌子,各种证书,像这些都是从那个老总办公室里原样地把它搬过来的,这面墙上的这些作品,还有作品上的一些照片也是从那边搬过来的,这些都是真实的,包括我们背后看到的这个木柜,木柜子上像这个牌匾都是从河北搬过来的,但是它有些地方又是人加工过的,比如说我们看到这个写字台,我们看到它的电脑,看到写字台上的一些器具,它就不是原样的,生活原样的东西,而是经过了加工创造的。包括我们还看到了像这个茶几,这个沙发还有壁炉,然后我们会看到很有趣的两个箱子,这也是他们的老总经常会出门用的这些箱子,所以他是把一个真实的生活场景和一个虚拟的或者说一个艺术化的,人工化了一个制品把它混在一起造成一种真假难辨这样的一种特殊的一个场域,所以这个场域实际上大家可能看到这个以后会提出很多问题,其实这些问题都非常好,你会觉得艺术在哪里,究竟我们该怎么样界定雕塑,是这些桌子是雕塑呢?还是说他们工厂像这些样品,他们这些工人雕出来的这些东西是雕塑呢?它们的界线在哪里呢?可能随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我们将会对当代雕塑和当代雕塑的观念方式也进行进一步的思考。
各位网友我们现在看到的是著名女性艺术家向京的作品,向京这些年在我们中国当代雕塑界是一个非常热门的人物,她的作品每一次有新作出来都会引起大家的关注,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她一组表现动物的作品,向京过去长期以来是以塑造人特别是以女性为擅长的,她过去曾经塑造了一系列的当代女性的这样的雕塑,她擅长把握刻画人物的内心,把握人物内心深处的那种细微的,非常微妙的那种变化,所以说她的雕塑特别是女性雕塑可以说是当代女性的一个内心心灵的一个真实写照,她的雕塑打动了很多人,后来向京的作品有所变化,她后来做了叫《杂技》系列这样的作品,杂技系列的作品更多的是杂技演员,同时还有一些像动物在其中,比如她做了有马、有大象、有羊。我们现在看到的实际上就是两个动物,一个是大象和一个羊。向京她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或者她自己的一个擅长就是她非常善于塑造,她的塑造的工夫非常厉害,像过去我们的那种学院的一个雕塑教育常常都是要对着一个对象来写生,作为模特来进行塑造,而向京经常如她自己所说,她做人的时候或者说做动物的时候可能有照片作为一个参考,但她从来不对着那个实物或者对着一个人,对着一个大象来进行塑造,可是她的每一次塑造却非常能够传神,我觉得这是一种天分,一个艺术家她可以把一个对象那种内在精神性的东西把握住,同时又能够和每个观众能产生共鸣,像我们看到这两个动物的时候,其实我们通过这两个动物好像能感受到那个动物的一种灵性,它虽然是一个自然的存在,可是它和人的生活又是有关系的,它们的存在成为一个人的存在的一个对照,你看这个大象,这样跪在地上旁边有一只羊,它们好像其实我们用人看到它们的时候,好像要解读出他们其实也是可以由所思,有所想的,他们也是会传达出一种充满灵性的一种东西的。所以向京她就是以她这样的一个塑造征服了很多的观众,现在我们看到了就是这个大象和这只羊。
冀少峰:他的这个雕塑我们强调有一种叫还雕塑的概念,在这个作品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很强的想象力,今天他是一个充满了一个混杂性和多义性的一个时代,你看他的作品当中他的各种文化符号的这种相互的挤压,他有威尼斯女神,也有非洲部落的国王的像,还有三星堆,还有布朗库西的雕塑,这些雕塑你可以感觉到它没有正面背面,你从这个面可以看,你走过去还可以看,他是表达的是一样的,只有在他的作品当中你可以改变,可以感觉到就是他改变了我们对雕塑的一种观看方式的一种认知,作品与作品之间的关系,作品与观众之间的关系,他都发生了变化,而他选择的这种文化符号也是我们文化上非常熟悉的一种符号,大家耳熟能详的,看到以后当这些符号拼接在一起的时候,其实他给你传达出的就是在一个多义的、多元的、复杂的当下社会当中的一种文化状态,而且以前他是做小红人的,大家都知道他的小红人还有关于猪的这种形象,但是现在对于这个展览艺术家把自己的在近一个阶段的思索完全表达出来了,就是包括你后边的这个作品他也有包括他的小红人,包括自由女神,包括大卫的像,包括中国传统的熊猫,当把这些东西聚集在一起的时候,他传达出的就是一个对于当下现实的一种复杂性的认知,同时他在墙上又展了很多手稿,这些手稿他的手稿他的雕塑这种相结合也打破就是我们一种单一的雕塑雕塑是的这种展览的陈列方式,就是你步入了他这个展场以后你能感觉到他的一个文献性,他的一个思考的过程。
冀少峰:各位网友好,我们来到了是“再雕塑”的第二个展厅,这个展厅它有雕塑家史金淞和曹辉的两个作品组成。我身后的是史金淞的《残破的这种山水》,史金淞他是来自于湖北,是著名雕塑家傅中望先生的学生,在这个作品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松树已经都剥了皮了,松枝也没有以前那种绿的感觉,但是都是一种白茫茫的,再看他的这种山水,这种假山石也是一种透露着一种残破感,在这个感觉当中其实是对一种生态问题的关注,就是在今天这个社会发展进程当中,在文化转型的过程当中,在我们传统的社会向现代社会迈进的过程当中从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换的过程当中特别是城镇化的这种发展从乡土社会向城镇化转型过程当中,这是我们不可避免的要遇到的一个问题,那么你社会的发展必然会和你的生态这种代价是密切相关的,那么当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松树可能也预示着我们未来的一种结局,那么未来可能是关于水,关于空气,关于这些的这种保护的这种问题,在艺术家的作品当中,他持续地对生态这个问题的关注也反映了他对艺术与社会的这种思索的一个过程,通过他的这个作品我们也清晰地感觉到了他的一个时代的脉搏,那么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讲,迎合这个时代,符合这个时代是非常重要的,但最重要的是还要超越这个时代,在他的这个作品当中特别是他的这种松树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他的皮是怎么没有的?它的树枝为什么是这种白色的,其实他传达的就是我们共有的家园是地球,其实我们应该更加爱护我们的这种生态环境,这也是每一个人的责任,虽然他并没有直接告诉你这些,但是我们从他的展览的布局当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觉到了。另一个就是他这个作品你可以走近它,你可以在里边穿行,就是他改变了创作者和观众之间的一个关系,而把这个雕塑从殿堂化、仪式化移到了公共空间,公民化、日常化,就是说他再也没有放到一个让我们高高仰望的那个位置,当然在这儿你可以穿插,你可以进行,所以作品与作品之间的关系,作品与创作者之间的关系,作品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作品与美术馆之间的关系,他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所以他的这个作品的话题性非常强。
冀少峰:各位网友好,我们现在来到的这个展览的现场是雕塑家曹辉的作品的现场,曹辉是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的教师,在这个作品当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后面的大卫他的整个头部都被切割成了一片一片,而且满墙都已经漂浮着很多切片,我们可以感觉到一方面我们感觉到他有一种强大的科技的力量,另外一方面我们也感觉到为什么选择的是大卫,因为大卫在艺术史上是人人都知道的,当大卫的头部被切开它成为一种零落的状态的时候你可以感到其实我们今天的文化也是一种碎片感,这种碎片感每个人都有他这种感觉到他这种扑面而来的气息,而当把这种切片一个个悬挂在墙上的时候,你可以感觉到雕塑它这种扁平化呈现了,就是作品雕塑之间的这种关系他把雕塑平面化,这就是给你来的一个反向的互动,这样他在你观者进到这个展场当中的时候,你感觉到充盈你的脑海当中都是这个切片就过来了,这个作品同时还有一种科技对人的一种奴役,就是科技越发达对人的束缚也越来越紧,就是今天是一个大数据的时代,经济越来越信息化,社会越来越网络化,但文化你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他越来越虚拟化,那么在这种虚拟化的空间当中我们艺术家他怎么能表达比如他对消费社会的一种思考,对文化碎片的这种中断的思考都从他的作品当中不同程度的传达出来了。他非常带有国际范,比如影像、装置、雕塑他的一个混搭的结合,这样更以一种非常综合的一个艺术的这种气质把自己的作品表达出来,同时他的作品还有一个惊悚感,如果你稍不注意当这种血管、人的这种身体的细部的构造,细胞的构造当它来到你眼前的时候,其实在你的心理和生理上都带来了一种反应,其实一个好的艺术不仅仅要给你传达一种美感,其实它在你的生理上、心理上都会给你带来一种感觉,一种变化,那么使你对这些作品留下一种印记,这也是艺术家的一种策略。
感谢冀少峰和孙振华先生,对我们此次展览的导览,我们下期再会。
(责任编辑:邓嘉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