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木版画

2014-12-08 15:15:35 未知

  木版画,不仅历史久,数量大,而且形式多样。在近代印刷术兴起之前,它是唯一可藉雕版刷印大量复制的艺术传播形式;在有了近代印刷甚至现代印刷之后,木版画的社会职能虽然明显地缩小了,但是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仍以其特有的魅力流传于世。

  

  中国民间木版画的历史,同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利用基本上是同步而行的,即便稍晚一点,也不会相差太远。在古代,纸、墨和毛笔的发明,给人们书写文字和图绘形象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成为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特别是纸的制造和普及,经过了五个世纪左右,随着文化传播的需要,又感到了一本一本的抄书和一张一张的绘图之缓慢,又进一步解决了木版刻印的工艺,可以大量复制了。

  

  中国的雕版印刷术,一般认为是发明于唐代或唐代之前,至唐代中时已很成熟。现存最古的印本书。卷子,是咸通九年(公元868年,印造的《金刚经》全卷长五米多,卷首刻有精美的扉画,系释迦牟尼佛说法图;卷末刻有"王阶为二亲敬造普施"的说明。这是宗教信仰借民间美术之形式的一个实例,也是刻书与刻画同步的明证。

  

  农业生产重视节气,而阴阳五行之说在古代直接联系着人们的活动,须要有大量的历书,所以印造历书便成为印刷术发明之后的一大功用。唐代乾符四年(公元877年)历书的发现,也证明了这一点。而唐末中和二年(公元822年)的历书残页,是成都民间私人印刷的。虽然在历书上不见刻印的图画,但与以后的"春牛图"、"九九消寒图"之类的出现,有直接的关系。

(责任编辑:马骏)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