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李立新、唐洪流:探索地域建筑,“新闽南”独树一帜

2014-12-11 10:42:28 未知

  原标题:李立新、唐洪流:探索地域建筑 “新闽南”独树一帜

李立新

唐洪流

  李立新、唐洪流是一对来自厦大地域建筑设计工作室的建筑师组合。

  二位均毕业于重庆大学,就职于厦门大学,现为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其中,李立新现任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2010年、2012年荣获厦门市“十佳”建筑师,唐洪流为2011年厦门市“十佳”建筑师。

  作为“新闽南”建筑风格的首创者,他们一直坚持建筑的在地性、文化内涵和精神性,为建造“接地气”的建筑不断努力。

  代表作品

  厦门市白鹭洲东公园-筼筜书院

  嘉园-厦门园博苑厦门园

  曾厝垵海鲜坊

  厦门集美万达广场

  厦门海峡中医药博物馆

  厦门市老年活动中心

  厦门市翔安新圩镇文化艺术中心

  厦门大明寺

  厦门市水上运动中心

  厦门大学幼儿园

  厦门大学漳州校区游泳馆

  厦门大学圣诺材料学院

  语录

  李立新:

  面对不同的地域文化、传统文化,创造出既富有神韵和内涵,又富有情感的建筑空间,应是当代建筑师追求的目标。

  闽南地区深厚的传统建筑文化值得我们汲取、研究,其浓郁的“特色文化”赋予我们创作灵感。

  唐洪流:

  每一位建筑师都会有自己“朝圣”的路,我不知不觉走进了闽南地域建筑的创作之路。这条路连着过去和未来,如何让它在当下交响,我们通过一次次的磨合,终于有了一些和谐的音符。

  建筑创作要透过形态、空间感受其中的韵味、意境,一座美丽温馨的城市期盼高品质的地域建筑强化每个人的归属感。

  筼筜书院、集美万达广场、园博苑嘉园……这些兼具闽南特色与时代气息的建筑,被称为“新闽南”建筑。它们皆出自本土设计师组合—— 李立新、唐洪流之手,业界称之为“李唐”。他们提出了“新闽南”的设计概念,并不断付诸实践。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这种“新闽南”风格,在众多本土建筑师的发扬下,逐渐形成一种闽南在地建筑风潮。

  筼筜书院

  (2013年全国优秀工程三等奖,教育部优秀设计二等奖,2010年厦门市十佳优秀建筑作品)

  筼筜书院既传统又现代,是厦门第一座现代书院,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闽南传统书院的建筑形式进行了新的阐释。设计追求“少就是多”的艺术风格,力求做到小型、简洁、轻盈、通透、自然、美观、现代,同时又具有闽南风情。

  溯源嘉庚建筑  启迪“新闽南”设计思想

  李立新、唐洪流读研期间便是难得的舍友关系,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他们毕业后共同来到厦大工作,由于设计思想、理念相通,二人很快成为搭档。当时,厦大建筑系对厦门建筑历史、文化的关注达到顶峰。“嘉庚建筑”的提法也正是从那时兴起,学者们在研究了厦大、集美学村传统建筑之后,为这种“穿西装、戴斗笠”、中西合璧式的建筑命名为——“嘉庚建筑”。

  在李立新、唐洪流看来,嘉庚建筑并非囿于传统、一成不变,而是富有时代气息。“比如厦大的群贤楼、建南大礼堂楼群、嘉庚楼群、科学艺术中心等,这些建造于不同年代的嘉庚建筑,都带有各自鲜明的时代烙印。”嘉庚建筑对二人建筑思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建筑在地性、历史文化、内涵的挖掘,二是对时代精神的契合。

  在文化氛围浓厚、商业压力较小的厦大校园中,李立新、唐洪流潜心沉淀与思考,逐渐形成其独树一帜的“新闽南”建筑风格。而“新闽南”是一种什么样的风格?李立新这样定义:“是一种体现地域特色的、富有当地文化内涵的、兼具时代批判和创新精神的建筑”。唐洪流亦认为:“是一种立足时代精神的本土建筑,并富有文化与人文气息。”

  集美万达广场

  (2011年厦门市十佳优秀建筑作品)

  项目地处著名侨乡和嘉庚风格建筑风貌保护区,在立面造型设计上,除了秉承万达广场一贯简洁大气的立面风格外,充分考虑了传统文脉的保护与延续。地域元素结合现代材料工艺及表现手法,完美地塑造出特色鲜明、张力十足的整体效果,营造出人性化、细腻亲切的商业空间与视觉感受。

  内涵超越形式  由虚到实的实践道路

  早在十几年前,李立新、唐洪流的“新闽南”建筑思想就开始萌发。随着对闽南传统建筑的持续研究,闽南村落、古民居对二人的影响至深,它们形成了“新闽南”建筑设计的原型。

  2008年,筼筜书院设计方案完成,“新闽南”建筑实践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这是厦门第一座现代书院。而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契合时代精神,并与周边环境形成呼应,营造一种清新雅致的氛围,成为设计的难题。李立新、唐洪流从闽南传统院落空间中寻找灵感,形成讲堂、院落、广场三个层次的空间,相互贯通,灵活变化。外观形象方面,以白色为主色调,闽南红色“烟炙砖“与“泉州白”花岗岩互为映衬,素雅中带点质朴,营造出书院建筑“清、静、素、雅”的文化氛围。如今,筼筜书院定期举办“海峡两岸国学论坛”、“名家讲坛”等公益活动,已成为海峡两岸最具影响力的现代书院。

  “新闽南”风格的创新之处,还表现在其对现代材料的应用。在园博苑嘉园设计中,新型建筑材料“点石成金”式的运用比比皆是,如轻钢、铝材、玻璃,并结合传统地道的闽南烟炙砖、花岗岩,既传达了强烈的时代气息,又散发出浓浓的闽南地方韵味。唐洪流表示:“展现工业美感,也是我们的建筑中的一种尝试,比如钢体本身富有一种张力,不用任何表皮包装,裸露在外面,体现简约美。”

  老年活动中心

  位于厦门市植物园对面,基地内外风景优美,地形复杂,项目充分尊重自然,依山就势,逐层退台,和环境融合,将其打造成集系统化、生态化、人性化、智慧化于一体的绿色建筑,成为厦门老年朋友的“温馨家园”。

  寻求创新表达  “新闽南”建筑风潮初现

  “新闽南”建筑实践,是一个时代命题。如何将传统元素在不同的建筑中表达出来,如何利用高新科技、材料等一系列问题,仍需要建筑师们不断探索。他们亦是如此。

  如果说文化项目与传统风格有某种天然的契合点,那么大型商业项目与之的融合,则成为对“新闽南”风格时代性的有力诠释。在集美万达广场设计中,李立新、唐洪流成功实现了向大型商业项目的探索。设计打破了万达广场千篇一律的设计模式,将闽南地域建筑创新性表达。由于建筑体量巨大,他们巧妙地将坡屋顶分割组合形成了错落有致、富有变化的屋顶造型,体现闽南民居聚落韵味。该项目也作为第一座极具地域性的万达广场,被评为2013年度最美的万达广场。

  在二人看来,在地建筑领域的每一次探索,都意义非凡。而近年来,随着众多优秀本土建筑师的不断实践,“新闽南”建筑风潮慢慢走进公众视野。“希望大家一起实践,逐渐形成一种气候,使得各地建筑富有个性,打破千城一面的状态。”李立新说。

  曾厝垵海鲜坊

  项目位于环岛路,北侧紧靠曾厝垵村。在建筑造型上,对闽南建筑的大壁牵手规、坡屋顶举折、燕尾脊、镜面墙等处理手法进行提炼,抽象化并加以运用,辅以现代轻钢、木格栅、玻璃等材料,使建筑既能反映现代建筑简约的艺术风格,又能充分体现闽南建筑的情境,同时还营造出轻盈安宁但又充满活力的闽南渔村。

  园博苑嘉园

  (2008年福建省优秀设计工程一等奖)

  项目在创作手法上充分提炼闽南传统民居建筑精髓,对其材料、符号、色彩及空间布局等加以重新理解,并用现代建筑语汇加以表现,很好地运用现代新型建筑材料如轻钢、铝材、玻璃并结合传统地道的闽南烟炙砖、花岗岩,营造简约、轻盈、通透的现代建筑,既传达了强烈的时代气息,又散发着浓浓的闽南地方韵味,体现闽南园林建筑特色。

  厦门海峡两岸中医药博物馆

  项目以展现两岸历史与当代的中医药文化为主题,弘扬海峡两岸中医药文化。项目设计以生态保护、规模适配、因地制宜、统一布局为原则,定位为海峡两岸中医药文化展览和交流基地、中医药产业及养生基地、青少年中医药科普教育基地、保生大帝文化旅游基地。

(责任编辑:牛静笛)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7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7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