姊妹篇:古道•古韵•壁垒
2014-12-12 15:50:59 张俊
在上世纪的80年代,我思考最多的问题是如何与大自然对话,如何集中地在某一表现对象中找到一种因果关系,而又能有一定的持续性;如何把主客体两者高度统一而后朝向一种超越自我的境界,建立起自己的艺术落脚点,确立自己的艺术形象。我想,这也正是在当代艺术发展进程中,每位艺术家不断追求、探索、最终想要达到的目标。
上世纪的90年代的几年中,《太行古道》(《太行古韵》《太行壁垒》姊妹篇的创作成功,实践了我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批量的写生、采撷、提炼、升华的创作思想,也是形成艺术语言之后的一个小结。
这三幅作品可称之为我当时较大幅的主体性创作,从笔墨技法到图式构成,已不再是中国传统山水固有的程式或近代某家某派的老面孔。因为当时已意识到一味地循规蹈矩,必然制约“个性”施展的问题。然而,“中国的山水画更多地期求画家心智与自然物象规律的统一、个性与自然形态之间的关联”,追求“自然天成”,也就是庄子学说中“万物归怀”“天人合一”这种感受自然的最高境界,这也是中国山水画艺术的基本创作思想。记得傅抱石先生曾言:西洋画是科学的,中国画是哲学的、文学的、象征的。所以,这一渗透到中国山水画家骨髓里的观念意识,我想无论是谁都很难完全摆脱。对我而言,只有以包容、借鉴的方式,才能延伸、完善属于自然的这一片艺术天地。
姊妹篇《太行古道》是最先创作完成的,它最初的意象来自太行山区一段长不过数十米的石砌盘山路和一个小小的石砌楼阁的触发,这一意象在脑海里回荡了几年的时间,反复揣摩、体味、构思,待想法成熟后,即展纸落墨。用精雕细琢的骨法用笔,反复积皴叠加,以突显山体的峥嵘雄奇,造成了一种严整浓重的量感和质感。古道环山蜿蜒而上,画面主体石壁的雄浑和古道跳跃的音符,形成了大与小、轻与重的对比,也寓意着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太行山民勤劳、朴实、艰辛、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太行古韵》《太行壁垒》也正是我在这一类题材创作上的深入和持续。
这三件作品,先后入选了“全国首届山水画展”“首届全国中国画展”和“第八届全国美展”并获奖。《太行古道》作为山水画的一件重点作品,在《美术》、台湾《雄狮美术》及河北的报纸杂志屡屡发表,不少青年画家临摹、仿效,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太行古韵》《太行壁垒》被推介在全国巡展,并送美国、法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展出。也正是姊妹篇的艺术语言的形成,才有了后来的“石韵”“古壁沧桑”“滩”等系列作品的出现。
我一直告诫自己,要坚持从生活中寻觅,在传统中延续,用真情实感的态度,凝练出自己纯粹的、单纯的、本真的艺术境界,来净化、完善自己固有的艺术语言。
老而弥纯,吾将继续书写我的艺术人生。
2007年10月
(责任编辑:李积英)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