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张明信:去除艺术感

2014-12-17 09:04:00 访问/夏笔 摄影/曹雪峰

  张明信,1985年生于山东省滕州市,2008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版画系。现生活工作于北京。主要从事平面绘画,以及观念艺术。

  你的作品有公共的,也有私密的,是演变还是延续的过程?

  我的创作从一开始就都是非常个人化的。构思《我们的美术馆》时是凭着自己的激情去做创作。头发属于每个人,是人体最容易获得的一部分。我把头发带入美术馆,就等于把很多人带进了美术馆。而头发的介入性是比较强烈的,因为尽管它并不会和展览空间产生太大的冲突,但它会给美术馆造成干扰。后来的作品《自白》是回到自己的内心,我觉得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正常的自己。这件作品其实特别简单,可能观众看着会有些想法或者别的感受,但我在创作的时候就是呈现我自己的状态和想法。这也就启发了《对话》的出现,我在思考不正常的自己究竟是怎样的,于是就以和精神病人对话的方式呈现作品。

  扮演小商贩在街头卖东西又是另一个角度看自己的方法,可以谈谈这个系列的创作吗?

  我现在想寻找的主线是我自己的生活状态,让艺术成为生活。甚至,我想去除所有艺术加工的成分——因为谈到艺术,就变得小了。艺术也是一个很普通的行业,和小商小贩都一样。那何不直接成为他们?仅仅谈艺术,就会变得很无趣。艺术一直都在变,一开始在模仿西方,把西方的拿过来进行转换,但其实还是西方的东西。我觉得直接在作品中做自己在生活中所看到的就够了。当作品回到展厅,自然就成了所谓的艺术品,但是概念其实在展厅之外就已经结束了。我喜欢喝花茶,我就让自己直接成为卖花茶的摊贩;我在街上看到卖包的,我就去感受卖包的商贩。我觉得自己和这些小商小贩是一样的,只是我们过得不够真实。我就希望在艺术中做完全真实的自己,不去强调艺术史的历程,自己创作的线索和脉络——因为这样就显得太假了,做出来的东西也太有“艺术感”了。像绘画、雕塑、装置等等既有形式,这些形式其实都是别人的,不是我们自己的。我觉得这样做创作是很不应该的,是对艺术的不负责任,显得很虚伪。

  

  《天然保健茶》 现场  收购来的茶叶摊  销售记账本等 视频记录  目前在进行中

  变身为小商小贩这个系列是对艺术家身分的一种审视吗?

  是的,其实这些作品里都存在我自己身份的转换。但我更加认可这些身份都是我自己的生活状态。这些身份是很真实的,《我们的美术馆》是用艺术家的身份来做的作品,但其实艺术家就是我的生活。我进行干预,但我的前提并不是为了干扰,而是要制造一种方式。在我的方式里,美术馆就是要对人人开放的。包括成为小商小贩,我也并不是为了做一件作品,最初是要去体验这样的生活。而当它被剪辑成影像或者图片之后,它就需要一种呈现的方式,这就自然而然构成了艺术作品的语境。

  你认识最理想的创作状态是怎么办的?

  我觉得做艺术最高级的状态就是做成植物人,因为我们不论做什么事情都是被自己或者别人的意志控制的,都是被动的。在没有意识的情况下做创作,才是真正的主动。很多人可能不认可这一点。但我觉得所有形式都可以成为艺术,比如聊天。艺术并不高级,而是很朴素、很无聊的。这个方式、这个过程,是我真正想要的。进入空间之后,它就成了一个阶段的结束。当我们打扮起来去一个展览看自己的作品,或者看别人看自己的作品,这都是在和作品发生关系,就变成了一个新的作品,是在和过去的阶段对话和聊天。我不想在做作品的时候干扰观众,观众在作品前可以有自己的任何想法。这些创作都是持续性的,在不断创作的过程中,我的方式始终都在变化。因此,在做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我自己的变化。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周梦平)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