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版画制作的基本方法--制版
2014-12-17 22:44:55 陈九如 寇疆辉
制版过程实际上是硝酸腐蚀液腐蚀版材表面的过程,目的不在于形成图像与空白之间的凹凸,而是使图像油迹与版面空白两部分分别建立和强化亲油性和亲水性,加强其对油和水的接受反差。在不损失绘版图像原貌的前提下,这种反差越大、越稳定,在印刷过程中印版向纸面传递的图像越清晰、越持久。这种制版过程一般要重复三次,以使印版稳定耐印。
制版原理简单,但操作过程较为复杂,总结起来有蚀前准备、酸液腐蚀、解胶、换墨等四个步骤。
①蚀前准备
用棉花团作为工具,蘸滑石粉轻拍版面绘图部分,然后清扫整个版面至滑石粉粘附匀实。滑石粉附于油脂图像表面可增强其抗酸蚀能力,同时减弱将要使用的酸性液的表面张力,使之更密切的接触空白缝隙。保障细微色调不受损失。
②酸液腐蚀
可选用适当PH值的酸胶腐蚀液匀涂版面进行腐蚀。但更为精确的腐蚀方法是将腐蚀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操作。
A、均匀腐蚀:用毛刷将纯净的阿拉伯树胶水溶液均匀地涂满版面。净胶液中含弱酸,此时已开始微弱的化学反应。
B、分部腐蚀:在匀涂的净胶版面上,对图像浓色部分、灰色部分、浅色部分分别用强度酸胶、中度酸胶、弱度酸胶局部的腐蚀(PH值分别为1.0、2.0至2.5、3.5至4.0)。掌握使用酸胶PH值浓淡的原则是:局部用酸后,10-20秒时间浮起一层细小的气泡,此为用酸适度;如立即泛起气泡为过度;如无反应则为欠度。分部腐蚀的操作方法是用毛笔蘸酸胶液点抹被腐蚀处,待此处泛起气泡即用海绵迅速擦去,再腐蚀别处。如此循环往复,并根据图像色调深浅调整更换不同浓度的酸胶,直至画面各部分处理完毕。(图9)
C、整理腐蚀:用棉花团蘸弱酸胶擦抹版面
,随即用海绵块擦抹,双手并用交替进行,使版面均匀受酸,也使浓酸部位的酸胶稍微稀释并深入粒面间隙;再用海绵轻拍整个版面,进一步使胶液薄匀,不至干裂,也粘掉图像油墨上的酸液以减少其对亲油层的影响。完成后将版放置8至24小时,使胶层下的油脂充分沉淀。
③解胶
用清水溶解版面胶层并洗净版面,擦去水分。在保持湿润的版面上点入少量净胶,用干燥的纱布用力擦抹版面,使版面形成极薄的胶层,直至版面干燥。然后用棉布蘸松节油擦净版面图像的油性材料,版面未干时用棉布蘸沥青油擦抹图像部分,以增加图像部分的亲油性能,但应注意用汽水墨绘制的图像不擦沥青油,以避免其对油墨过分敏感而影响墨像的清晰程度。然后用干净的棉布擦干多余的松节油和沥青油,等待版面干燥。
④换墨
用加墨皮滚在干燥的版面上加制版墨(或印刷油墨)。应十分慎重地一层一层施加薄墨,直至均匀地加满整个版面。
用清水沥在加满墨的版面上,当水滴开始溶解墨下胶层时,用干净的带墨滚(或用橡皮滚)在版面上滚动粘带因胶层溶解而泛起的浮墨。当版面逐渐显现出绘画图像时,可充分加水于版面,并迅速有力地滚动带墨滚,直至版面图像清晰。
换用加墨滚在版面施加制版墨(或印刷油墨),使版面图像上墨充分,至此换墨完成。对版面图像可作适当修整、补足并清洁版面后,风干版面,以待第二次腐蚀。(图10)
制版过程重复三遍以上,最后一次换墨应是印刷油墨,以便开始印刷。
3、修版
制版的过程也是对创作构想完善的过程,对于版相显露出的不尽人意之处,可以采用多种修版方法补救。修版应在每次制版之先,修改以后的印版必须重新制版,以保证印刷时印版图像稳定。
①添加
经制版腐蚀后的版面油墨图像如需增加色调和内容,可以在风干版面后,用前腐蚀液匀涂,以除去版的粒面中的杂质,增强空白处的亲油性,洗净风干后,即可用绘版材料和工具补足绘版。
因用酸过度造成版面油墨图像局部着墨不足,可在版面湿润条件下,用抹布蘸松节油擦掉该部位油墨,再擦抹沥青油,以增强该部位图像的亲油性,随即用加墨滚加墨,可使该部位着墨充足。
②减少
部分地清除油墨图像较为简单,在版面湿润的条件下,用抹布蘸汽油或松节油擦去删除部位的油墨层,使版材粒面裸露,水洗并风干后经制版腐蚀,该部位即因失去亲油力而不再粘油墨。用物理方法更为方便,即用刀片刮除油墨,再经制版稳定图像即可。但此方法不适合大面积修改。
减弱图像较为复杂。制版时如用酸度不足,会致使粒面油质扩散,图像模糊不清,尤其在水墨浅色调部分易出现,习称为糊版。可在版面湿润条件下,用毛笔蘸PH值2.0左右的酸胶液对糊版部位局部腐蚀,而后用海绵拭去胶液,再用墨滚在版面上滚动带墨。反复几次,图像会复原,再经制版处理,图像即会稳定。(图11)
(责任编辑:朱汉云)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