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洋洒洒五千米孜孜矻矻廿七年——高艺斌完成《红楼梦长卷》
2014-12-23 01:12:50 未知
元宵开夜宴
接外孙贾母惜孤女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大连画家高艺斌自1988年8月开始创作《红楼梦长卷》,几经删改,历经27年,终于完稿,即将面世。这部可以用“创作工程”来形容的鸿篇巨制,总长度达5000米,是作者呕心沥血完成的一部力作。
这部长卷主要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人物绣像,共绘有629个人物,基本上一幅画面一个人物,也有少量二人或几人同幅的,共602幅。每幅规格高0.48米,长1.36米。绣像是根据书中的某个特定情节来绘制的,画面与传统绣像的特点一致,简洁凝练,有的还加了道具和场景,题款均以行草书之,每幅绣像钤印三方。第二部分是场景画,共有1000余幅,画面围绕原著的故事情节展开,人物之外,山水奇石、花卉树木、亭台楼阁、珍禽异兽、舟车轿舆等齐备,场面宏大,场景复杂。这部分运用了工笔、写意、泼墨和泼彩等中国画多种表现手法,用真、草、隶、篆、行各种书体题写原著中诗、词、曲、赋、联,并钤印近3000方,题款钤印与画面交相辉映,浑然一体。
1956年出生的高艺斌自小喜爱画画。早年曾系统学习西方现代绘画和艺术理论,创作了大量的油画和抽象画作品。1986年后开始转向中国画的学习和创作,深深体会到中国画与西画完全不同的审美感受。这期间他常常思考:怎样走出西画模式一统天下的局面?当代艺术家应当怎样传承和发扬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让华夏文明重新焕发生机?经过反复酝酿,他决定选择古典名著《红楼梦》作为创作的突破口。
《红楼梦》博大精深,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描绘这样一个伟大的作品需要极高的艺术修养和绘画技巧,这对当时还年轻的高艺斌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用他自己的话说,“太不自量力”了。因为“无知”而匆忙上阵,曾使他的创作一度陷入艰难的痛苦与挣扎。但也正因为这个“不自量”,促使他走上了一条坚忍顽强的路,将一部洋洋大观、令人荡气回肠的古典名著用中国传统绘画语言完整地呈现出来。27年后,这部国画巨作终于即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为了深入理解原著,高艺斌翻烂了《红楼梦》的三个版本和注释本,之后转入“红学”研究,进而埋头于复杂的清史中。就这样他一边孜孜矻矻地学习,一边开始着手《红楼梦长卷》的创作。多年下来,草稿、作废的文字稿和画稿堆积如山。拟出正稿后,创作上的难题又一个接一个地浮上来。建筑、地域风俗、年代变迁等都令他煞费苦心。一件衣服、一个头饰每每需要推敲上大半天。高艺斌反复读原作,搜集“红学”文章,一点点啃,一步步往前走。
《红楼梦》中有很多精彩的情节,令高艺斌在创作中耗费了大量的心力。如秦可卿出殡、大观园试才、元春省亲、元宵开夜宴等,这些场面繁复宏大,每个画面都有几十米甚至上百米的长度;人物众多,每个画面中出场人物都有几百甚至上万人,完成这样一个复杂的场景需要连续几个月甚至大半年的构思和创作。如画“元春省亲”这一情节时,高艺斌用30多张纸拼接在一起来表现大观园内画栋雕梁、金碧辉煌的宏伟建筑,描绘了从元春更衣、乘坐绣凤金銮大轿进入贾府接受众人朝拜,到进入大观园欣赏各处景致的全过程,涉及人物近万人。整幅画面长近80米,气势恢宏,整整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才完成。
诗词赋联是《红楼梦》的精华,高艺斌多年来练就了过硬的书法功底,在长卷的创作中,他用了真、草、隶、篆、行等各种书体来表现书中精美的诗词,全部3000方印章也都由他自己刻制,印形大小方圆不一,小的只有半厘米,最大的20.6×25.2厘米,这样庞大艰难的创作工作几乎耗尽了画家的心血。
《红楼梦长卷》构架恢宏大气,内容详尽充实。画家立足于传统中国画,集诗、书、画、印于一体,用丰富多彩的传统国画语言再现了原著,充分展示了中国画的魅力和其中蕴藏的民族文化精神,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红楼梦长卷》的创作过程,正是中国改革开放、国家逐渐走向强盛的过程。中国经济快速而稳定地发展,给国人带来了自信心,使人们更加渴望建立起文化自尊。画家的创作心境与民族前行的节拍是一致的。画家耗时27年完成此卷,充分体现了国人熔铸中国气派、塑造华夏形象、实现伟大复兴之梦的自觉和自信。(文/让晶)
(责任编辑:邱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