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从笔法验真迹

2014-12-23 14:24:20 刘墉

  鉴定一张画,不论看纸张、钤印、装裱或收藏家的题记,都不如从画上的构图和笔墨着手,来得有把喔。因为纸张可以留传,人死了印章带不走;装裱可以用旧材料仿古,收藏家更可以昧着良心题字盖章,只有作画者本人的笔触,是假不得的。别人的手,毕竟不是原作者的手,各人有各人的习惯、风格,绝不可能被别人百分之百地取代。

  从笔法上鉴定最有把握

  在西方,最严谨的文件,都要用钢笔签名,因为个人用笔的轻重不同、拿笔的斜度也不一样,在鉴定时只要将签名放大,就可以看出钢笔尖划过的轻重痕迹。至于用原子笔,则不易表达这种特色。

  就这个道理来想,中国人用毛笔,就又进了一层。因为毛笔的笔锋比钢笔软,变化也更多,用到绘画上,甚至由每一笔的「落笔」,就能见出各人的不同,何况下面更有绵延的线条和点、擢等变化。加上中国人所用的宣纸、棉纸,多半是吸水的,笔触在上面停留的时间即使只有半秒的差异,都会造成吸入墨水多寡,而显示出不同的效果。

  了解这些点,我们愈可以肯定地说:国画由笔法上来鉴定,是最有把握的。

  以同一时期及风格的真迹做依据

  鉴定笔法,首先要找到标准,没有真迹作为依据,不可能鉴定得准。同时这个真迹,最好与我们所要鉴定的创作年带相当,风格则愈接近愈好。这是因为画家随着年龄增长,许多习惯性的笔法会跟着改,有时候甚至改变很大。这当中有个重要的因素,是中国画家即使在成名之后仍然可能临帖,最起码,许多画家是不断临帖的。

  当一位画家由临摹王羲之,一下子转入了黄庭坚,而且每天临摹,连续几年下来,写字用的工具和绘画用的文房之宝又几乎完全相 同,当然他的绘画笔法也会随之改变。

  此外,即使我们找到了一张与鉴定物同时期的真迹,将每一笔触相对照时,也要注意最好是将画上经纬坐标相近的地方相比较,譬如比较两张四呎大画,避免用甲作品下方的笔触与乙作品上方的笔触相比,这是因为中国画家不像西方用画架,而多半摊平在桌面上画,造成画家坐在桌前描写近身位置,和伸长手臂画远处的用笔斜度不同,这种现象在年迈画家的作品上尤其显明,因为他们懒得站起来,造成近处用中锋,离他身体较远的景物,则以侧锋表现(也就是笔斜斜地去画)的情况,当我们不知道那张创作年代时,甚至可以从这一点去推论画家创作当时的身体情况或年龄。

  从起笔、收笔和转折处观察比较容易

  练书法的人都知道起笔、收笔和波磔处的重要。同样地,当我们比较两张作品时,看其中的起笔、收笔和转折处最好。一个用九十度中锋的人,起笔绝不同于爱用小侧锋的;惯用左手画的人,笔法也绝对不同于右手画家。我们几乎也可以断言:一个右手执笔的人,若想造喻仲林先生的假画,根本是作梦,因为喻先生惯用左手画,从每一比的起笔处,就可以见出不同。

  由于从笔触上鉴定,是笔触愈清楚愈好,所以鉴定时,实笔要比虚笔好;略湿笔(不能湿得晕开,指那不干不湿,使笔触清楚的笔法)要比「干擦」好。正因此,有些画在鉴定时,不用看画,只要一看题字,就明白了!因为字最真实,而且笔触显明、联贯,造假的人略一犹豫,笔下稍慢或稍硬,立刻会露马脚。

  三种造假法

  一、世上原有这么一张真迹,照样再画一幅。

  二、世上原无此画,凭空杜撰一张,并伪题作者。

  三、将几张真迹上的东西,拼拼凑凑,成为一张新作。

  入室弟子造的假,最难分辨!

  照原作临摹,最大的弱点,是原作仍在世间,只要真迹出现,伪作就要露马脚。至于它的好处,是不论构图、笔法、神韵,都有原作可依循。如果碰到造假的人,是原作者入室弟子,早有临摹十几二十年的经验,临摹时又能「放得开」、不拘谨,平时勤练乃师款题的书法,再用照相装版的方法,伪制老师的印章,甚至连印泥、纸张、笔墨,也用跟他老师一样的东西,若非碰到能「察毫末」的专家,这种伪作是不易分辨的。但若造古画,由于纸张、印色等问题,就困难多了!

  小地方能露大马脚

  凭空杜撰的情况与前者恰恰相反,它的讨巧处是世间没有这张画,没得比。困难处则是完全得靠自己想,伪造的人必须对所造假的对象有深入了解,既要能知道原作者构图的习惯、用笔的趣味,更得察悉小技巧,否则碰到稍稍眼明人,就会被识穿。

  谈到「小技巧」,往往是鉴定时的大关键。那小技巧也可以解释为「秘法」,是画家用在不显明处,不易为人觉察的小工夫。

  譬如某人想自造黄君璧先生的画,如果只知道画「倒人字」形的飞瀑,旁边加些「斧劈皴」的山岩和「圆点」、「松叶点」的树,是绝对不够的。因为他不知道黄大师不论画多么淡的作品,都要先磨出浓而近于焦的墨。画云烟水气时用四十五度侧斜的笔法染;画树枝时,除了浓墨勾枝,后来必定要以「赭墨」(就是褐黑色)再勾一次。树叶要用花青调淡墨再晕染一遍;岩石在轮廓线处,又常再加勾一 次色彩。凡此,不论是笔法、墨色、小技巧,只要造假的人有一点不知道,欲到白云堂入室弟子,或精鉴的人,就能看得出来。

  甚至连那树枝再以赭墨勾一遍也有学问,如果造假的人沿着原先的墨笔再画一次,便要露马脚。因为黄大师常故意将后来勾的笔触错开一些。造假者只知其一,不明其二,反会弄巧成拙。

  师为生造假,父为子作画!

  拼拼凑凑,是一般伪造者最爱用的方法,但有一个条件,就是那被伪造者可以见到的真迹,一定要多,如果世上不过几张,那可拼凑的自然有限,也容易被人识破。就算是可以参考的东西很多,伪造者若由坊间画册里取材,遇到看画细心的人,还是难逃法眼。只觉得其中一山一石似乎在何处见过,如果找出画册比对,立刻就见了真章。

  当然除了以上所谓的假画,也有一些「代作的伪作」。譬如唐寅的老师周臣,就常在唐寅忙不过来的时候,代替唐寅画。画史上更说宋代大师马远为了让孩子出名,常在自己的画上,题他儿子马麟的名字。这种话真正鉴定起来,百分之百是周臣或马远的作品,名字却是唐寅和马麟,就难免成为鉴赏家头痛的事了!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翟洋)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