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使艺术品成为另一种货币

2014-12-23 14:42:40 刘墉

  许多人对于西方名家的一幅作品,在国际拍卖市场上动辄数千万美金,国画却连别人的零头都赶不上,感到不解。

  这个问题的答案相当复杂,主要应有以下几点:

  一、国内的企业界没有收藏艺术品的风气。

  在西方教育,收藏名家巨迹,不仅是一种投资保值的方法,更能显示身份和达到宣传的目的,如同大企业资助运动团队,一方面是公益,一方面在比赛时因为不断提到该队的名称或赞助者,而能收到极大的广告效果。

  尤其是在这个中产阶级勃兴,工业由于大量采取自动化生产,蓝领阶级逐渐成为白领阶级的时代,人们对于休闲的项目和质量都有所改变,而愈来愈倾向于优雅的艺术活动,更造成企业界对于艺术收藏的重视。

  据约翰奈思比和派翠西亚奥伯汀(John Naisbitt & Patricia Aburdene)的「两千年大趋势」书中记载,十年来美国画家、作家和舞者的人数增加了百分之八十。愈来愈多的公司聘请专业人才,负责艺术品的收藏。

  二十年前美国人花在运动上的钱是艺术的两倍,而今艺术反而超前了三分之一。

  道理很简单,当一个人由喧嚣的工厂里走出来,往往难以接受静态的休闲,而需要较激烈的运动来放松;相反地,当工作环境舒适安祥,则比较容易有优闲的情怀去欣赏艺术作品。甚至立竿可以见影的,是在舒适的工作环境中,本身就能悬挂艺术品,造成时时的浸淫与陶冶。

  因此,我们不难预测,未来的时代将愈会是艺术蓬勃的时期。美国众议员哈密尔顿说得好:「艺术是文化也是经济资源,花在艺术上的钱可以影响整个小区经济,而且产生多重效应……。」

  只是国内的企业家刚走入国际的拍卖市场,政府对于捐赠艺术品抵扣所得税的办法也不明朗。但可以预期的是,当艺术市场的伦理确实建立之后,将会有更多企业家以大手笔投入本国的艺术市场。

  二、我国艺术界没有健全的鉴评制度。

  无可否认地,艺术品的鉴赏是门大学问。当这方面没有专业人士做公正的审评,而民众又没有鉴别的能力时,自然造成画商成为鉴评人,问题是画商求卖画,他的鉴评就容易被怀疑,除非画商本身已建立极佳的信誉,并聘请多方面具有学术地位的专家,只是国内到目前为止,还不易找出这么具有公信力的画商。

  那么公设机构的鉴定是否可信呢?

  我的看法是:如果画作由各鉴评家个别无记名评鉴,每次鉴评委员又不是同一批人,则可信度相当高。反之,则否!

  我们必须了解,中国人是极讲「情面」的。有一位著名的鉴赏家曾私下对笔者说:「我明知是假画,却不得不说是真的,因为对方已经买下来了,何苦伤他的心。对于那些不识货的,真真假假都一样。如果碰到行家,看到我乱盖章,也不至于骂我,因为他会想『某人盖章必是有不得已的苦衷!』如此说来,也就无伤大雅了!」

  另外有一种情况是鉴评家是否会「彼此护航」,譬如这一次拿出一卷画,某甲说『这是我朋友的收藏,相当不错,请诸公看看真不真!』顾在面子上,大家也难表示意见。于是半真半假的被公评为真迹。问题是这一次我卖了你面子,下一次某乙也拿出一卷,某甲是否不得不「便宜行事」呢?

  所以「公评」为真的,不见得真,往往在鉴赏之后,私下再拿着画去各别拜访评鉴人,会获得不一样的答案。

  谈到这儿,大家便当了解我所说「评鉴制度的建立」, 并不是件易事!

  三、画家创作的态度常不够严谨,作品易流于形式的重复和内容的浮滥,使收藏家不易建立信心。

  当我们惊讶于文森梵谷的作品价位之高时,必须同时了解的是,他们留下的作品相当有限,而且每一张都表现了他所追求的东西。

  现在让我们回过头来看本国许多画家,包括已成名的大师阶级,由于水墨画容易表现,准备工作也不像油画那么复杂,加上买画的人踵门等候,甚至能一天画上四、五张。

  齐良怜在「我父亲齐白石的一生」中说得好:「自民国八年以迄民国十七年……父亲曾刻有『杜门』的印章,决心实行『衰年变法』,十年间作画达一万幅以上,刻印在三千方以上……。」

  算算齐白石这十年来,几乎每天都得刻一方印,画三幅画。请问:齐白石的画再好,又可能在未来达到梵谷的价位吗?

  由此可知,画风的独创性,与画家创作的慎重性,是收藏家必须考虑的第一要件。没有独创性,则人人都可以画;没有慎重的态度,或大量重复生产,则作品满天下。二者都不可能有极大的增值潜力。

  四、国内画坛没有很好的经济人制度。

  卖画其实跟卖花、卖水果、粮食的道理是一样的。中间商,从某个角度来看,是剥削,但是另一个角度想,则是推动并控制货源生产量与质量。

  目前国内的画家,常像是种水果的自己卖水果,画虽不像水果会坏,但经营和推广,当然不如专业推销的人。

  推销者,最大的好处是宣传并造成风气,再在许多交易中,建立营销的伦理,我们也可以说,艺术品必须后来成为可流通的货币,它的保值和增值力才会高。

  怎样成为流通的货币?自然是公开的交易行为。国外有些画商在卖画时承诺随时可以退换,又随时可以用画换成钞票的行为,就造成「画成为货币」的实质效果。

  国外甚至有不少银行可以接受以艺术品抵押贷款,在这抵押与贷款之间,也造成了前述的货币效果。

  任何社会,当衣食住行都获得满足,娱乐就变得非常重要,人们多余的钱,也自然会去找寻替代品。艺术的收藏,即使增值率跟银行利率差不多,人们仍然会醉心于此,因为存折不能框起来欣赏,更不能反映主人的品味。

  收藏艺术品,不仅表现了品味,也显示了有闲、有钱和有「情怀」,我们可以肯定,未来国内的社会必定走向艺术蓬勃的道路,因为:

  钱要找寻替代物!而且守财奴把钱埋在地下地时代早过去了!

(责任编辑:翟洋)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