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巨德老师

2014-12-26 14:58:28 林乐成

  70年代末,我读本科的时候,刘巨德老师读研究生,两个男生集体宿舍相距只有“一步”,我和巨德老师的友情实际上是在学习与生活中走来窜去形成的。

  当时我是在学画中练画,而巨德老师是在研究中作画,我画黑白画则是受到他的直接影响。当时巨德老师为文学作品所作的插图多为黑白画,用黑白两色能提炼和概括生活中的各种物象,无论是“风吹草低见牛羊”,还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在他的笔下都能黑白相间、阴阳相生。一次,他看了我三年级时从苏州写生回来的黑白画,连声说“好、好、好”。他认为最好的一张两年后发表在《旅行家》杂志上,是一篇“桥乡话桥”的插图,这也是我学画以来第一次发表作品。十年后,被我织成了高比林的《桥》又成为《装饰》杂志的封面,并在香港展出时被台湾的艺术家收藏了。

  90年代初,我和巨德老师又同住在一栋教师宿舍楼里,一次请他到家里来看我“因病得闲”画的一批黑白画,他还是连声说“好、好、好”,又从近百幅中选出一张他觉得最好的,而这张画实际上是我画“坏”了的,面对这张笔法凌乱、反复涂改的画面,我很疑惑。在以后的创作中,我对巨德老师的“选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好的作品往往是在困惑、迷茫,甚至是在失败之中产生的,你认为画坏了的东西可能就是属于你自己的。”不拘束、不受限的创作是画家自由吐露心声的过程,毫无遮掩、不加修饰,浑然天成、大气磅礴。

  2001年,吕品田先生做《美术观察》主编时给了我5个版面介绍纤维艺术,特邀一篇刘巨德老师的评论。当时巨德老师已是清华美院的副院长,他在百忙之中竟答应了并约我到他家里,《乐经纬之道 成天地之象》就是在与我的长谈后“费心费力”地完成的,这篇文章让我意识到了作为一个纤维艺术家应该怎么去想,如何去做。

  三十年来,我的学习生活,我的黑白画创作,我的纤维艺术事业从未离开过巨德老师给予的良师益友般的关爱与支持。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房学志)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