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地“存在”——我读笠夫的画
2014-12-26 20:14:42 张新英
笠夫的展览开幕了,研讨会也如期举行,围绕的话题是“素人画”。“素人画”源自法国,指没受过正统艺术训练,凭感觉和直觉作画。“素人画家多富想象,无拘无束地全情展示生活片断或心中理想的祥和世界”,这让我不由自主地想象着素人画家内心的轻盈。我不清楚根据“素人画”的理论阐释,笠夫是否算是个道地的素人画家,只是在我了解了他的经历,看着他的画的时候,“治愈系”这个词便很执拗地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我想用“治愈系”这个词来概括笠夫的创作。城市变得越来越大,讯息变得越来越杂乱,当人们在五光十色、光怪陆离中感受到什么是孤独的时候,都需要一些治愈的力量。从心理学角度看,人类本质上追求的是舒适和安定平稳,会为了避开攻击而寻求治愈。治愈,是灵魂的止痛药,抹一点,便教人由百感交集中生出无限勇气与力量,这便是治愈的神秘力量。
在今天这个飞速发展变化的时代,正像我们在生理上感受到的“亚健康”一样,我们在心理上也“病”了,在社会这个大宇宙中,在这样的消费时代里,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感受到了一种失重、一种茫然、一种找不到自我价值和意义的存在虚无感。也许这就是“后工业时代”的流行病,只不过有些人的反应没那么强烈,有些人自愈力很强,并在一次次的自愈中产生了免疫力。而笠夫恰恰不幸,一方面他有着异常丰富而细腻的内心情感世界,一方面作为一个媒体人他又处在资讯和信息最为迅速而繁杂的前沿,这让他比一般人病得更重,反应也更强烈。让他无法坦然地去面对内心真实的自己,以至于他不得不寻找一种方式,去治愈这个病。
于是在2007年的某一天,他告别了此前的一切,包括荣誉、包括身份、包括诱惑,也包括所有无奈的纠结,躲进画室里把自己放空。他在这空的世界里追问自己:你要的到底是什么?你畏惧的是什么?你爱的是什么?你想坚持的是什么?你想丢弃的又是什么?在这一遍遍的追问里,他再次亲近了自己,也重新认识了已经陌生的自己。其间他遵循自己的喜好阅读并临摹了许多优秀的艺术作品,从古到今,由中而西,这成就了他后来艺术表达的水到渠成。后来他开始画画,与其说是画画,不如说是释放他自己,他通过艺术的表达把在常人世界里隐藏并压抑的自我释放出来,让一切的规约,哪怕是人性的、道德的、伦理的…都随风而去。再后来,他走出了画室,但此时的他由一个媒体人变成了一个画家,一个遵从着内心召唤、把“真实”看成是至高无上创作准则的艺术家。也正是在这些与内心温暖而真实的对话中,笠夫再次体会到了“存在”的真实感。
在这里,我不想像解剖标本一样地去追溯立夫的创作理念来自于哪里,图示又源自何方,这样的一种追溯方式也许适合那种学者型的艺术家,而笠夫不然,对于笠夫而言,任何的养分的吸纳都必须遵从内心的召唤,因为笠夫是极其感性的,与真实的自己的一见钟情是他艺术创作最原始的动力。笠夫作品最打动人的就是他的真实,正因为他前述的三重艺术生成轨迹,让他的绘画和他的诗非常立体地呈现了一个活的笠夫,在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没有任何障碍地感受到他细腻的情感、敏感的情绪,淡淡的忧伤和充满诗情的气息。
艺术从本质上来说,不啻是一种社会行为,是艺术家这一特殊的社会人群介入社会的一种独特的方式。当下的社会是多彩的,价值判断也是多元的,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充满了悖论。当下的艺术也是多元的,但大多倾向于两极:要么趋媚以示贴近主流,要么搞怪以示批判现实。从表面上看,后者似乎构成了对前者的背离,然而从根本上看,二者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貌似追求的是个人性,事实上却恰恰迎合了集体性的评价标准,远离了自己内心的真实,丧失了自我的真实性。当然这样说并非是一概而论地否定了优秀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存在,但回望古今中外艺术史,值得尊敬、令人感动的艺术家一定是有着真诚的文化信仰、能够真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并以一种坦诚的态度面向社会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笠夫值得我们期待。
(责任编辑:胡亦婷)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