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那是麦客的时代

2014-12-29 15:50:37 岳颖

     曾经,在北方的陕、甘、宁一带,流行着一种农民外出打工的一种方式,即每年麦熟季节,农民专门外出走乡到户,替人收割麦子。在西北,人们称这样的一群人叫做“麦客”。在收割机之前,那是他们的时代。

  每年6月前后,关中小麦就陆续黄熟了,金灿灿的,如一片海。有风送过,麦浪滚滚。乡民们忙活起来了。那时候还少有联合收割机,全家老少齐上阵,人手还是紧张。于是,麦客就来了,一批批的。

  麦客,是西北人的叫法,即在夏收时节相帮着乡民割麦的另一群乡民。他们是过客,到了异乡就三五成群地聚拢在乡镇某个阴凉一些的地方,等着被人雇用。他们衣着简陋,头发蓬乱,操着生硬的外地口音,袒着黝黑的胸脯,脸却是笑着的。定格了,就是一幅黑白的版画。

  麦客这个群体具体什么时候开始存在的,大概已无据可查。在六月,他们是穿梭在麦田里帮着乡民收割麦子的另一群乡民。一把镰刀、一顶草帽、一包简陋的行囊,或许还有一包烟。他们有外地口音,身在异乡。                                

  改革开放之前,他们徒步去等待雇主,有时候会骑自行车去,再后来他们扒火车。每逢那个时候,火车站也是他们的。            

  麦客干活,是很卖力的,在6月已很毒辣的骄阳底下,拱着腰,镰刀飞快地挥舞着,麦杆被割断时发出劈劈啪啪的响声,单调而悦耳。边割边捆,立成厚厚的一簇。扭过头,是黑乎乎齐整整的麦茬;转回身,依然是金色的麦海,麦客成了海岸线的推进者。“面朝黄土,背朝天”来形容他们,已经显得不那么确切。太阳像是用尽自己最多的热情炙烤着他们的后背。

  傍晚等待这家雇主的佣金,天不亮的时候就赶去下一个麦田。他们管这个叫做“赶场”。晚上三三两两,交叉错乱,鼾声此起披伏。稀饭和面条,伴着清香的泥土,每天都是如此。简单、劳苦。夏天过完就要给自己家的娃交学费了。    

随着农村责任田的实行,麦客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

1990年代开始,机械化的到来,收割机渐渐地以“现代麦客”的身份替代了麦客。

  麦客,现如今已经渐渐远离了人们的视野,农村城镇化、现代工业的发展和普及,都使得这种最传统的劳动方式逐渐被代替,田野里的收割机隆隆作响,一辆一辆的运输车,将各家的收成运送到城里,你再也看不到那成群的麦客在田里劳作,你也看不到那一张张朴素的面庞和一个个弓着的黝黑的脊梁……这也许印证了科技的发展,也许印证了时代的变迁,但一群麦客的消失,似乎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那是专属于麦客的时代。                        

  时代的更替,社会的进步,催生出更多的新鲜事物,却也总有旧物被替代,麦客这一职业已经不复存在,但就像一个时代的标志一般,他们永远镌刻在历史中属于他们的那一页。

(责任编辑:金俊)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