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郑板桥的收藏观

2014-12-29 17:29:09 郑郁文

郑板桥(1693-1765)

  “成化瓷”、“宣德炉”,这正是现在拍卖行炙手可热的东西,专家们说起它们,眉飞色舞,神采飞扬。然而在郑板桥看来,比之那些典籍承载的中国传统历史与文化(大古器),也仅仅是“陋物”而已。

  郑板桥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生于1693年(康熙三十二年),卒于1765年(乾隆三十年),一生经历有清盛世康雍乾三朝,他有一方印章称其仕进,“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工诗词,善书画。他以一进士而止官于县令,傲上的情绪自然是有的,日事诗酒,疏放不羁,但为政以德,民尊仰之。任山东潍县令时,岁饥馑,为民请赈,因得罪大吏而罢官。居扬州,以卖画为生,声誉大著。自订润格,前所未有。

  我对于郑板桥的诗书画印,都非常喜爱。多年前读《郑板桥集》,对他的收藏观颇多共鸣。他在《与金农书》中说得清楚:玩古董(骨董),玩的是真,是文化,传统文化是收藏的灵魂,不贵文而贵器,殊不可取!

  年前在江西婺源县博物馆参观,看到一幅郑板桥的书法轴。题为《骨董歌》,欢喜入骨,爱不忍去,现抄录如下:

  举世好骨董,甘为人所欺。千金买书画,百金为装池。缺角古玉印,铜章盘龙螭。乌几砚铜雀,象床烧金蜺。一器一杯斝,按图辨款仪。句深索远求,到老如狂痴。弟兄起讼狱。朋友生猜疑!方其富贵日,价值千万奇,及其贫贱来,不足换饼粢!我有大古器,世人若不知。优羲画八卦,文周孔系辞,洛书著洪范,夏禹传商箕;东山七月篇,斑驳何陆离!是皆上古器,三代即次之,不用一钱买,满架堆离披。及其最下者,韩文李杜诗。用以养德性,寿考百岁期,用以治平下,百族归淳熙。大古不肯好,逐逐流俗为:东家宣德炉,西家成化瓷,盲人宝陋物,唯下愚不移!骨董一首

  板桥 郑燮

  以上文字的标点,为笔者所加。归来查阅《郑板桥集》,文字与之无异,可见集子的文字,当是据书法而抄录。由此也可见婺源县博物馆藏品的丰富和高端,在县馆中不愧翘楚。此书轴为典型的板桥体六分半分,其中“平”、“寿”诸字为籀文,“到”、“老”、“如”诸字为草书,而“寿”、“西”诸字为篆书,变幻转体,章法多姿。着笔成春,美不胜收。

  “成化瓷”、“宣德炉”,这正是现在拍卖行炙手可热的东西,专家们说起它们,眉飞色舞,神采飞扬。然而在郑板桥看来,比之那些典籍承载的中国传统历史与文化(大古器),也仅仅是“陋物”而已。

  现而今的中国,搞收藏的人很多,有人说有七千万,有人说有一亿多,总之是很多很多。据说很多人搞收藏是因为发财梦所驱使,什么赚钱买什么,要赌一回,赚一把。许多电视节目也推波助澜,火上加油。专家鉴宝,一看真伪,二定“市场价格”,至于该品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价值——比如绘画,很多是有款识的,对于这么重要的内容,也很少涉及;或许是因为款识的字迹有些怪,不一定全识,故避而不谈也未可知。被专家肯定的,笑逐颜开,发财梦圆;被否定者,表现各异,不欢而退。

  若干年前,看过一期《鉴宝》(现改为《寻宝》),是在山东某州。一藏友持清代该地某状元公书法四屏求鉴,古穆苍劲,书法一流,料想这应该就是专家团要寻觅的该地“民间国宝”无疑。嗣后虽然也出现过一些好藏品,但比之四屏的有年份,有地位名头,切合地方,有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均不过小巫。节目将近尾声,一藏友持齐白石画轴求鉴(画幅不大),专家们立即眼放金光,大加赞赏说价值几百万,而在另一个鉴宝会上有专家则说现在齐白石的一只苍蝇,都价值百万!最令我感到意外至今不能释怀的是,节目的最后,由一位身着玄色中装,手捧硕大的文件夹的刘姓专家代表专家团和当地政府郑重宣布,经讨论研究,当地民间国宝,就是齐白石的那幅画。台下一片欢声雷动。除了失望二字之外,我不知如何才能说得清我的观感。何必兴师动众寻找什么“民间国宝”!只要看看那里有无齐白石的画!有,那一定就是民间国宝了。至于其他的什么,不如齐画值钱,也就算不得什么宝了。

  后来,我看到另类专家的一篇文章,他说:现在中国的收藏,看起来空前繁荣,但真正的收藏鉴赏家太少,许多人的收藏只是为了转手倒卖,投机赚钱,或无心,或无力,对藏品并不研究。专家们只能从俗,投其所好。这种钱字当头的收藏,在文化上是苍白的,严重贫血的。我深然其言,并且我认为媒体的力量是强大的,但并未尽到正面引导的责任。媒体钱字当头的炒作,误导了受众,使一些热爱收藏者头脑热昏,迷失了方向。收藏热,可喜乎?可悲乎?

  文化当头的收藏或者还有,在今日,在我大美的中华?有,确实是有的!

  在上海,有翰林匾额博物馆,是收藏家洪涛先生创办的,苏州有老城砖,老瓦当的收藏家,北京有藏家专门收藏抱鼓石,深圳也有藏家专门收藏民俗老物件,建造民俗博物馆。他们的收藏为的是藏品的不可再生,为的是历史不断层,文化能传承!

  这些才是真正意义的收藏和收藏家,我希望纸媒的收藏栏目,对藏品多一些赏析,借以普及收藏知识,有益读者的增知与赏鉴,少一些拍卖图录的翻版,以至善良的读者望图兴叹,而赝作者却得到启示。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如此,则虽然不能成为收藏圈的“上智”,庶几也不会成为郑板桥非常看不起的“下愚”。

  收藏是一件十分高雅的事,全因为它具有无比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是收藏的灵魂!看看古今中外的收藏家们(即如民国),哪一个不是具有丰厚的文化素养,吾侪虽愧为望尘,甚至也无意作什么收藏家,然而他们的作为所体现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这也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所以,首先,收藏是文化的。其次,收藏是理智的。因为收藏,所以理智。不管别人如何忽悠,脑袋总该是自己的,自己作自己的主人。再次,收藏是快乐的。淘宝,为的就是一个快乐。然而,常言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生的烦恼已经够多的了,如果是因为收藏,真金白银换来的却是增烦添堵,那岂不是雪上加霜,何苦来哉!

  总之,文化的收藏,理智的收藏,快乐的收藏,这便是我对藏友们最想说的话,以奉金鑑,以献丹款,以俟夫爱藏者之识而多焉。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杨凤连)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