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促进艺术品收藏市场稳健发展 离不开行业专家的正确导向

2014-12-31 09:51:18 未知

  【前言】十八大的召开强调了文化强国的发展方向,进一步的推动了全民文化事业的发展,艺术品收藏作为不可或缺的部分背越来越多的百姓所关注,与此同时一波在这个行业内有着举足轻重作用的人士成为这个“艺术品收藏舞台”备受尊崇的角色——行业专家。

 

  一、行业专家的类型

 

  1、体制内专家

 

  体制内的专家,有非常高的权威性,能给予广大的观众和一般的收藏爱好者,尤其是初步进入收藏圈子的藏友很大的帮助。这些专家理论知识非常强大。但是虽然这些供职与文博系统的体制内专家理论知识很厉害,但是他们的本质工作,并不是做文物鉴定。而他们的工作主要是针对于各地出现的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考古发掘基本上并不存在真伪问题,专家的主要工作就是为所发掘出来的文物进行断代,根据断代的结果,在判断这个发掘是属于哪个年代的。不存在断真伪的问题。另外,体制内的专家,比如博物馆机构的,他们接触藏品有局限性。因此这些专家对那些初学者和广大的收藏爱好者有很大的启蒙作用。

 

  2、来自文博院校系统的老师

 

  这类专家和第一种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依然能够给予广大收藏爱好者很大的知识性帮助,但是他们又有别于那些体制内的专家。这些老师们也有很高的理论水平,但是更偏重于教育教学,所谓传道授业解惑。这些老师们虽然有的并没有参加过那些国家性质的考古发掘,但是他们会有非常多的实物标本用于教学。这些老师们同样对市场,特别是当今眼花缭乱的作伪市场,并不是特别的精通和熟悉。但是这些老师会就某一个品类,某一个学科,有更深的研究。跟他们学习会得到更深刻的理解,有了强大的理论知识做为后盾,才能在实践当中步步为赢。

 

  3、针对于商业鉴定机构

 

  他们既有一些理论水平,又有一些实战经验,从事商业鉴定。这些专家同样具备很高的学术水平,但是要仔细的判断这些商业鉴定专家的状态和实力,因为他们只是在藏友付费的基础上去告知藏友藏品的真伪,并不是实际参与买卖。因此可能他们会在某些商业鉴定的时候,虚实兼顾,左右逢源。给予某些去鉴定的藏友予以精神上的满足。

 

  4、在行业内混迹多年,有很高实战经验的专家

 

  这些走南闯北的业内人员,是非常值得广大收藏爱好者所信任的,他们具有非常高的眼力,这些专家多年来,真金白银的付出过,出入各大国际国内拍场。在实战中摸爬滚打战斗过来的。这样的大行家,在圈内也被称之为‘大行’。每年都会几百万,上千万的进出,并且大多数都正值壮年,眼力经验都有。对广大藏友有直接的帮助。

 

  

  二、备注关注的同时,也不免备受争议,看行业乱象

 

  【事件一】 “汉代玉凳”拍卖的事件

 

  2012年春节期间, “汉代玉凳”拍卖的事件在媒体上引发热议——2011年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最贵玉器是“汉代青黄玉龙凤纹化妆台(含坐凳)”,成交价2.2亿元。

 

  这套被拍卖公司说成是“具有极高的收藏和历史价值”的文物珍品,一经报道后后遭到大部分藏友的嘲笑和质疑。大家纷纷指出,按照一般历史常识,汉代古人都是“席地而坐”,当时还没发明凳子。而作为玉凳的鉴定者,故宫博物院某研究员则信誓旦旦的表示,“经过我对玉凳的玉质、沁色、包浆、工艺、纹饰等各方面的综合判断,其确实属于汉代器物,结论无误。” 于是,汉代玉凳被拍出了天价。争议如此大的“玉凳”,却令人惊奇的在拍卖行上拍并且拍出了不可思议的高价,不免也会让更多的人去质疑所谓专家的水平和职业操守。

 

  【事件】天价“汉代玉凳”产自邳州 以成本的百倍拍出

 

  【事件二国宝帮的乱象

 

  在古玩圈中,有一类古玩收藏痴迷者,对古玩收藏非常有兴趣,读了不少书,看过很多图册资料,按图所骥,照葫芦画瓢的买了很多的国宝级别的藏品。他们对古玩鉴赏的概念模棱两可,虽然一知半解,但是却如痴如醉。误入歧途而不自醒。自己有很多的理论知识,也非常乐于展示给大家,很热心的传播收藏知识。就是东西全部为赝品。

 

  在古玩收藏圈,例如河北衡水有一家博物馆,馆藏的展品为一屋子令人瞠目结舌的赝品,并且敢于堂而皇之的作于公开展览的人还不少,据一位藏家估计,“国宝帮”成员可能占全体古玩收藏爱好者的半壁江山。

 

  “国宝帮”的人员构成非常复杂,既有刚入行不久的收藏初学者,也有坚持“捡漏”几十年白发苍苍的老人;既有工薪一族,也有对收藏一窍不通却好附庸风雅的企业家。

 

  支撑他们收藏的共同信念就是: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遗留在民间的好东西不胜繁数,以前没看到的东西不代表不存在;博物馆没有的东西也不代表不存在,历史的记录也很有可能作假。在这种信念的支持下,他们发现,神州处处有“国宝”,一件件雍正粉彩金陵十二钗人物纹大缸;直径一米五的元青花釉里红大盘;汉白玉凳等藏品从各个不知名的角落逐渐聚集在一起,最终形成了各地的“国宝帮”。

 

  国宝帮一直在民间收藏圈子内悄悄流传,但也仅限于在圈子内部。近几年却有风头大涨之势,不仅收藏的“国宝”正儿八经的上了拍卖行,甚至将“国宝帮”的联谊开到了大会堂。

 

  对于广大的收藏爱好者来说,特别是针对那些刚刚入门的爱好者,找对一个老师非常重要,实践和理论要互相结合。多多接触大行们的真东西,对提高自己,走上收藏的正路十分的重要。对于理论方面,要多看一些专业书籍,用辩证的眼光去审视藏品。不可把路走偏。

 

  【观点】国宝帮之害:谁的背后有阴谋?

 

  “国宝帮中,有一个受害群体,有强烈的投机心理,误信人言,将赝品当成国宝。另有一个群体,明明知道是赝品,为了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指鹿为马,颠倒黑白。”分析国宝帮的现状,知名藏家祖侃对记者介绍。

 

  【观点】假“国宝帮”更应该警惕

 

  国宝帮”的兴起,实际与数十年来国内经济稳定增长的背景有关,民间财富经过持续快速的积累后,必然要寻找多元化的配置渠道。早在几年前,中国已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的艺术品交易市场,很多有购买力的财富精英,实际上是在没有任何知识准备的情况下,就融入了时代的大流,成为这个行业最主要的参与者。

 

 

  三、专家社会价值的体现

 

  今天的鉴定专家有很多,那些水平很的老专家,学者。他们供职于博物馆科研机构。年轻时参加过田野考古发掘,写过很多的专业性论文专著,就拿瓷器而言,这些学者亲自去窑址发掘,下窑厂与老工匠们一起钻研,细致的研究过很多的老东西,同时也比对过现在新仿造的东西。这样的学者是非常值得钦佩的。具有很高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具备相应的实践经历。

 

  专家鉴定不纯粹是眼学,同时也是科学。作为鉴定行业专家,也是需要从方方面面去加以证实,判断。这其中就会运用到很多的知识储备。包括了历史知识,工艺知识,审美学。等等很多的方面。对于鉴定师一个综合学科。每一个专家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过,客观的说,即便是顶尖的专家也必须得承认,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无限的,个人的认知相对来讲是有限的。最专业的专家在鉴定方面既有他最擅长的一个领域,同时也会有自己不熟悉的领域,这就是所谓的术业有专攻。

 

  这些经年累月把毕生的经历都奉献在鉴定,研究行业的老专家,学者们,之所以能够很准确的去判断一件古玩的年代,真伪。都是要经过长期的经验积攒。才能够做到如此准确的判定。举个简单的例子,唐三彩,举世闻名。今天的仿制品也非常多,新仿的唐三彩器,特别是那些高仿品,有些可以蒙过机器监测,但是可蒙骗不了这些业内学者的眼睛。观察它的细微之处,就会发现一些破绽。唐代的三彩人俑,其头部都是实心的,而现在很多的新仿品,甚至是高仿品都会把陶俑的头做成空心的,这样也为了减轻份量。因此鉴定此类藏品,可能一个很简单的凭借敲击或者打光就可以判断。当然这只是一个很小的举例。任何的文物,在某一个朝代制作出来,它都会有那个时期的特点,和内在的规律,因此擅于总结,是这些学者专家们至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

 

  四、百姓如何与专家打交道

 

  藏友在与专家老师的鉴定沟通中,首先要做一些功课,对自己藏品有一定的认知,起码知道自己手里的物件假设是真品的情况下 大概是什么时候的。做一些功课,在与专家沟通时,能够获得更多的收获。如果藏品有一定的鉴赏水平的话,则可以有目标的去询问专家相关的问题和疑惑。做到有的放矢,这样也是把与专家沟通的机会充分的利用到最大化。

 

  对于收藏者来说,不管是收藏哪一个门类,首先要真正的喜欢古董。现代很多藏友急功近利,只是为了投资和增值。以这样单纯增值的目的去收藏,具有一定风险。那些在古玩艺术品收藏上真正盈利的藏家,基本都是怀着真正的喜欢文物,保护文物的心理去收藏,遇到一个物件,把他当成人生的缘分。通过时间去换取古董应有的利润和价值空间。

 

  藏友们和专家交流接触,更多的是要学习,倾听专家所传授的经验,甚至讲述的教学,不要只是拘泥于某一件藏品的真伪和价值。心态摆正,才能做到真正的快乐收藏。

 

  五、雅昌收藏频道15年新动向

 

  2015年伊始,雅昌艺术网收藏频道将会以全新的面貌带给大家全新的体验,15年雅昌收藏将组合最具权威的专家团队更好的为收藏爱好者们服务,提供更专业的收藏投资导向资讯以及服务。

(责任编辑:王波)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