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升“几何与自然”:听那些石头自己会说话
2014-12-31 16:15:59 未知
中央美院雕塑系本硕,足迹遍及欧洲、日本、美国和印度的美术馆与建筑,申请到国际顶级艺术基金会的驻留项目,出生于1986年的徐升有一张好看的履历表。
他的新作《几何与自然》系列,质感光洁,线条流畅,坚硬的石材在适宜光线下,竟呈现出一种别致的柔软。徐升舍弃了雕塑对形的追求,在抽象的数理世界中,找到了理性与感性的最佳平衡,同时,探索雕塑在空间中的可能性。
在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吕品昌教授看来,徐升是一个颇具潜质的青年雕塑家,既有聪慧和敏感,又勤勉努力,他很早就开始放弃具象写实的思路,开始做抽象形态和材料语言的研究:“自觉地进行雕塑语言的转换和探索,对材料的处理也比较得当,空间感、虚实关系,以及材料的灵动,都用抽象的语言表达得非常好。”
雅昌艺术网:为什么对雕塑的抽象形态感兴趣,与具象写实保持距离?
徐升:我形成自己艺术观的时候,是在巴黎美院,也是我熟练技术之后,再思考什么是艺术。在巴黎我看到了许多抽象雕塑和观念雕塑,那里的资源、艺术的门类,极大地冲击我,我就是一块干海绵,去的时候130多斤,回来100斤,掉了30斤。每天吃饭经常是三道菜:土豆、青椒、洋葱。中午土豆炒青椒,下午青椒炒洋葱,第二天洋葱炒土豆,三个两两组合。
一天平均走12个小时以上,到处去看博物馆美术馆,无论是糟粕的艺术、庸俗的艺术、典雅的艺术,现代的艺术、后现代的装置的、行为的我都看,我没有时间去整理,但是我大量地吸收。
在巴黎呆了半年以后回来,保了研,就有一整年的时间梳理在巴黎的知识,从容地做作品:“不明物”、“打捞物”、“出土物”,通过不同的序列做一套东西,是一个概念下的东西。
雅昌艺术网:比如,为什么用“出土物”来做一个萨克斯呢?
徐升:借出土,予发现,这个东西不是我创造的,是本身就有的,只不过没人发现而已。没有纯粹的由人创造的东西。人都是意识整合、信息整合,见到各种不同的东西整合出来一个东西。
雅昌艺术网:这些作品用的是什么材料?怎么真正接触和了解材料的特性?
徐升:金属、陶瓷。首先对材料要有最基本的认识,能做什么,用什么工具来处理,焊接能成什么样子,这就是基本认识,对材料的理解。
还要往前一点点,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比如,把一个金属板轧成一个特别薄的薄片,这个不可能吗?把一个金属板做成像吸管、瀑布一样的东西可能吗?这是第二步,反材料,金属就应该是坚硬的,但是金属能不能是一种不坚硬、柔软的材料呢?
还有第三步,怎么用材料去表达心性。用金属能表达很纠结的东西,我用仙人掌也可以表达,用陶瓷也可以表达,这时候材料已经不重要了,这才算开始真正地使用材料、选择材料。
艺术就像走在麦田里边,前边没有路,后边也没有路,做艺术家不能拷贝别人,这一点很好理解,也不能拷贝自己,这一点就比较难了,我一直处在行走的状态,并不害怕走错了,走错了也是应该的。
雅昌艺术网:当你考试尝试不同的路径,或者方向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之前走得不够深?
徐升:当然了,我呈现的这些是我走过的路,所以拿过来展览,展览是结果,呈现的都是我最好的一面,我还做过泡沫、皮的。我都没有展,因为尝试失败了。
雅昌艺术网:你想用泡沫或者皮做出什么样的效果?
徐升:我不知道。因为雕塑不是Design Sculpture,Sculpture就是一个动词,它不是一个名词。所以雕塑就是这个东西拿来了,我怎么做,它可以是一个材料,它也是一个物体。
雅昌艺术网:你是怎么样选择你的材料的?有想法,有冲动的时候为什么选择这种材料而不是那种材料?
徐升:尝试,就是尝试。上研究生我做的第一个创作的主题是“千层浪”,我试过很多材料,一直没有表达出我想表达的那个东西,偶然间我发现了泡沫这个材质,我觉得这个好。当时,美院也没有这个课,我就开始收集相关的资源。
当你需要的时候就有嗅觉了,当你想找女朋友的时候,进到饭馆里边,没有男朋友的女同学的气味和眼神跟你能搭得上,如果结婚就不会散发这个味道。
选材料跟找女朋友似的,心里有一个想法,就开始酝酿,寻找,肯定会越走越清晰。一边理解吸纳,一边体会生命,创作跟生命同步进程,像叶脉一点一点点显现。
雅昌艺术网:你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探索、穷尽一种材料的极限?
徐升:我最近又回到了传统材料,石头和木头上。现在我们一想综合材料、新材料一定是合成材料,高压板这些新颖的东西。不过我发现,木头、石头这种原始材料能一直传递下来,生命很强,我们对它的理解不够,可以更深入。越纯粹的东西越有力量,越有意思,因为越有难度。
雅昌艺术网:既然说到纯粹了,为什么在作品中还要加上鹅卵石这样的元素?
徐升:抽象和极简有关系,但并不是说就是很简单。极简就到头了,极简的下一步是什么呢?中国的东西不一样,平衡、权衡,而且这种平衡、权衡是一个波动性的,所以我觉得真正的稳定性是具有摆动性的,是动态的,极简也应该是摆动性的。
雅昌艺术网:应该有一种力量。
徐升:在一个范围内有一种微微的颤抖性、波动性在里边。下一步我想基于研究来做雕塑,把“感性的东西数理化”,用专业和精准的雕塑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作为艺术家,不要抹杀减弱自己的感受力,这是天性。当然也可以训练。给你举两个例子:一个例子,我跟一个朋友吃湖南菜,剩下的辣椒、蘑菇、青菜这些东西,我们就在盘子上摆了一下,拼出一件作品来。第二个例子,我们采访完出去,你会注意到桌子上有什么东西?你说可能注意到仙人掌,那仙人掌有几个杈,注没注意到有一根歪了?这种训练是一种自觉。
哪怕是身体,也有感受力的。小时候有些事情我不记得了,但是身体记得,这块有一个疤,是小时候留下的疤,我身体留下了痕迹,成长的痕迹。
(责任编辑:王松)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