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开波:在拙与巧之间寻求泥土精神的传承
2014-12-31 16:18:20 未知
陶瓷在中国历史悠久、意义深远,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历史积淀的表现形态之一。在人类历史上,中国陶瓷的独特性及美感,曾深刻地影响了世界陶瓷艺术的发展,成为世界认知中国的符号。随着时代更迭、技术日新月异、文化多元发展,陶瓷也成为最具世界语言特点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被国人寄予深厚感情的中国陶瓷,作为承载中华文明的物质载体,肩负的历史使命历久弥新。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继承中国最传统艺术魅力的现代陶艺,已经逐渐成为中国收藏市场的新热点。艺术家熊开波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崭露头角的。2014年,文化部重点国家项目——首届国家艺术基金2014年度资助名单中,熊开波的《华夏气韵》成为工艺美术大项资助的十个项目之一。这名出生在河南,求学于杭州,作品在北京广受认可的青年艺术家,以“大拙智巧”的作品语言成为中国现代陶瓷界的新星,也引发了市场对于他作品的极大关注。
希望小学走出的陶瓷艺术家
熊开波,清华大学博士生,师从韩美林教授,现主持浙江理工大学陶艺工作室,现代陶艺的实力派艺术家。对陶艺精湛技术的演绎,传统造型的借鉴,现代理念的诠释,使其作品浑厚雅致,有古韵遗风又不失现代感。熊开波著名作品有华夏器韵系列、古风系列,吉羊系列和方正系列,作品多次获得全国美展银奖等国内外大奖,并收藏于中国美术馆、浙江美术馆、中国茶叶博物馆、中国美术学院等地。
熊开波与陶瓷的缘分来自进入美院学习以前,他在希望小学教书,接触的全是农村的古朴和泥性,进入美院后,熊开波说自己有一种“回到大都市的感觉”,“想急切地表达都市感、时尚感和现代感”,因此那段时间他用的釉色全是亮丽、光鲜的。但是,一进入研究生阶段,他开始认真思考:这些真的是我想要表达的吗?他开始对上古时期的青铜器产生了兴趣,于是着手查看了大量资料、做了不少研究。
熊开波有一个速写本,上面记录了他随时随地的想法和构思:用素描画出大致形态,旁边是简单几句文字说明。这些都是有可能落实成为他下一件陶瓷作品的“雏形”。他说:“随时都会有新的想法产生,有的想法可能暂时实现不了或不成熟,那么就先放一放,也许碰到了一个契机,就能把它们落实了。”
终于,在对作品的思考之下,他的创作产生了质变。熊开波的作品常常按系列分:古风系列、方正系列、写意系列、厚重系列……到目前为止,每一个系列都有几件代表性的作品,但每个系列,又还在继续增添新的作品进去。“古风”“方正”“写意”“厚重”,这些词语都源自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也同时是他创作时主要想表达的“感觉”。现在,几乎可以成为其代表作的《古风系列青铜时代》,以上古青铜器的三足、四足形态为主,在釉色的使用上,也以亚光色来向上古青铜器的古朴、厚重靠拢。但当你以为这不过是在“仿古”的同时,他却在器物表面刻上了均匀、有规律、具有现代几何性的线条和肌理,这样明显的工业化、机械化的表达,仿佛就是为了向大众宣布:这件作品生于现代。
久居城市但不忘古拙瓷风
熊开波虽久居城市、置身学院,但出身农家,对各种潮流能保持冷静,甚至逆反。在现代工业化高度发达和信息化日益扩张的今天,他时常庆幸自己从事陶艺创作。因为,现代社会的喧闹、信息的繁杂使世人浮躁,但是他却能于传统文化艺术里沉静下来。熊开波的创作基于传统陶瓷文化,对民族文化进行重新认识,重视对作品实验性的探索,以陶泥、釉料为主要创作媒介,注重创新与传承。坚持“传承中超越,造物有境界”的理念,不局限于实用、同时又不简单地重复和再现传统器物,而深入研究陶瓷艺术创作的特点和创作规律,创作出具有传统器物精神又富有现代气息的当代陶瓷器皿作品。
熊开波的创作是基于传统陶瓷文化,对民族文化进行重新认识的创作。重视对作品实验性的探索,不局限于实用、同时又不简单地重复和再现传统器物,而以自由的艺术创作形式表现个人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体悟和审美理念,并使之升华为艺术。
熊开波的创作打破了与瓷、陶与其他媒材泾渭分明的局限性,从单一陶瓷材料的创作迈向多种媒材,并加以综合运用。关注不同材质语言的表情,用全新的视角去认识传统媒材。在泥、釉的色彩表现上走向更随和、自由和率性的层次。不再囿于单一釉色的禁锢,不再以釉面的光洁、平整为唯一的评判标准;注重材质语言的自然性,不忌讳材料的残缺之处,而是因势利导,充分释放材质语言本身的表现力。
在传统陶瓷文化(含概念、题材、造型、工艺和审美)的基础上,熊开波通过进行一系列的变革和探索,运用一切可能的工艺手段,最大限度地进行新的尝试,在成型、施釉、烧制和后期加工等诸环节注入新的内涵,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陶瓷工艺手法,注重综合运用,重视工艺的实验性,并结合现代高科技,开发出相应的工艺。
(责任编辑:王松)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