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赵世信:张良书法有感
2015-01-04 14:36:24 未知
静水流深,人书互彰
——张良书法有感
张良 金 元好问《水调歌头》词
几年前初次见到张良的书法作品,颇感惊讶,纯正的气息中透露着典雅俊逸的魏晋风韵,鲜活曼妙的南帖架构下隐藏着至醇至刚的北碑风骨,这样的书家在当下并不多见。此后张良又不断来拜访,他的谦逊好学,勤勉聪慧,对书法的独到见解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张良走上书法道路已有三十余年,可以说,他的天分一多半来自勤奋。他遍临诸家,深研书论,从秦汉至魏晋明清,功夫下得扎实。他没有拜师,但历代的先贤都是他的老师,在他的身上有一股超然的静气,书法自古是寂寞之道,需坚韧沉默,方能追求朝圣。张良说这是“坚守”,而不是”坚持”;是“享受寂寞”,而不是“耐得住寂寞”。因为两组词汇中,后者是一种被动的牺牲,无奈的悲壮,虽高大而痛苦,前者则适用真正切入艺术的人,有一种天然的自觉意识。当遇到问题时,他就去搬古代书论,找来解决的方子,再俯下身子摸索着向前走。多年下来,他出入各位大家门庭,博取熔裁,移为我用,渐变出自家面目来。观张良的书法,他的书写状态十分轻松自由,犹如鱼进入水,自在舒畅无比。在他的线条里,能看出这条“鱼”自如游弋的纹路,它所漫漶的自在气息。“古雅隽逸,浑然天成”,这是我从张良书法中得到的启发。
张良 金 高永《大江东去 滕王阁》词(楷书)136cm*68cm
临池之余,张良更醉心于国学。唐诗宋词、《古文观止》、历代书论,都是他的手边书。“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与先贤一样,张良也常有此慨叹,一日,他读到一段书论后大喜,与他对王羲之书法的见解竟然一致,张良为遇到这位知音而窃喜,当别人问,“所欣喜者何人?”张良不慌不忙,答曰,“宋姜夔。”临帖读书,就是与圣贤者相处,与古人对话,张良乐于如此,他游溯在传统文化的河流,探寻上古之韵,取法乎上。
张良 金 完颜寿词136cm*68cm
长期的书法研习和文史并进,使得张良的作品呈现出艺术丰富性的同时,更深入了诸多门类与书法艺术之间的通感,他在创作时针对不同诗词内容,运用不同书体,书写出不同风格的作品来。譬如写李商隐的《无题》时,张良选择了行草,笔触细腻轻约,让人感受到“昨夜星辰昨夜风”在相爱男女之间的照拂。在写苏轼《涵虚亭》时,则用草书,格局开阔,线条飘逸与洒脱,完美地表现出“惟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的宇宙哲思。作品形式的精微与多变,从中可看出张良的艺术修养。外表谨严的张良,内心却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他用民族唱法唱的《母亲》亲切自然,感情真挚,令人动容洒泪。张良坦言,他的书法从音乐中获得不少启悟。艺术是相通的,张良的书法从容舒缓,气息匀畅,如静波轻漪,丽日微风,拨人心弦,这种恰切和谐的节奏,或许与他的音乐素养不无关系。国学及音乐的积淀和陶冶,使张良笔下洞开另一面书法世界,让人为之激赏。
我素来喜欢艺品与人品俱佳的年轻人。在他们创作成熟的时候,也乐意为他们举办展览,搭建一个“初啼黄莺试新声”的平台。两年前,我作为人大书画院院长,为张良在书画重镇周口搞了他的首次个展。那次的展览十分成功,在河南乃至全国书界都引起强烈反响。张良借此走入更多同道的视野,更多人开始关注张良的书法艺术。仅隔一年,张良的第二个个展在郑州展出。2014年对于获邀写拜祖文的张良来说,又是一个大的跨越,黄帝拜祖大典选中他来写拜祖文,是一种荣誉的象征,也是书家实力的体现,是与他的书法成就分不开的。
人品与书品的关系是一个千年不衰的命题。书法中的张良是一个具有历史文化传承责任感的人。书法之外,他也是一个对社会有担当有大爱的书家。5•12汶川大地震、台湾地震等等,在义捐书画的艺术家中,都有张良伏案挥毫的身影,向社会奉献着一个年轻书法家的才情和大爱。在他身上,人品与书品十分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正因如此,他的作品才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钟爱。
张良 开尊凿石联136cm*68cm
真正的书法大家,多为经历过凤凰浴火,急功近利者终不能忍受寂寞而选择出逃,张良则真正地沉醉其中,乐此不疲。这份坚守,令人折服,与其说是对书法艺术的执着,不如说是对传统文化所怀有的虔诚和敬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时代给了每个人实现梦想的机会,张良选择了追随先贤的书法梦。正值盛年,张良有充分的时间、充沛的精力在书法道路上探索远行。 “静观浮云心自闲,铅华洗尽换真颜。湖光潋滟摇绿树,山色空蒙见碧潭。仙洞灵岩隐古寺,流泉飞瀑漾云烟。寰中绝胜应无愧,独占东南第一山。”这是张良最近给我发来的七言诗《游雁荡山有感》。诗在言志,这“独占东南第一山”,兴许道出了他的淡定和自信!
赵世信,笔名田夫、霞文玺。1942年8月生,河南虞城人。现任中国书法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艺术协会终身名誉主席,中国国画研究院副院长兼河南省分院院长,河南省人大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河南省直作家协会主席,河南省书法协会顾问,河南留余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
(责任编辑:秦连静)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