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景德镇陶瓷文化遗产隐含的反差之美(上篇)
2015-01-07 11:39:00 白光华
笔者在从事景德镇本土物质与非物质陶瓷文化遗产保护和调查研究工作中,经常会有意或无意地将雍容华贵的御窑瓷器、奢侈生活的皇帝贵族等与生产瓷器的那些管理者和工匠的生产、生活悲惨(悲壮)的生活境遇、生产场所、工具、材料、智慧等作比较,结果让笔者看到了他们之间形成的巨大反差。笔者被这些反差深深震撼和打动,称之为“反差之美”。
御窑瓷器追求审美最大化,民窑瓷器追求效益最大化
御窑瓷器为追求审美最大化,即以满足皇帝的审美需求为准则,朝廷在组织机构、人力(宫廷画家设计样稿、优秀工匠的调度)、财力、物力上予以保障,不惜工本,生产高精尖、新奇特产品,因而有了宣德祭红、成化青花斗彩鸡缸杯、嘉靖青花大龙缸、康熙美人醉、乾隆多色釉粉彩瓶(人称“瓷王”)等。从当时的情况看,这种生产指导思想导致“以空匣钵障火”、“趋辩塞责”,造成铺张浪费、劳民伤财等弊端,并不符合国家经济的发展需求,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其产品却随着时间的逝去,而变得愈发宝贵。
民窑瓷器追求效益最大化,即各自按照自身的条件,紧跟市场的步伐生产相应的产品。其结果是:产品粗者至粗,如渣胎瓷、蓝边碗、黄泥胎器等;精者至精,如外销瓷中的深腹器、奇形怪状的餐具等。
景德镇本土鲜有上好的官窑瓷器和民窑瓷器传世
土耳其托普卡普宫墙壁上那么高密度挂着那么多的元青花瓷器;大英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满橱满柜的景德镇精品瓷器陈展,给参观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景德镇本土则鲜有上好完整的官窑瓷器和民窑瓷器传世。如景德镇陶瓷馆在建馆之初,瓷器藏品严重不足,即使有,也是墓葬、遗址出土的较普通的瓷器,而景德镇历代官窑瓷器极其稀缺,多亏文化部专门从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调拨一批精品官窑瓷器,才得以勉强满足博物馆展陈效果和要求。再比如:景德镇人家里鲜有使用一整套像样的餐具,他们多是使用各个厂家生产的有缺陷的瓷器,如变形、缩釉、阴黄、窑裂等。
究其原因:景德镇无论官窑还是民窑,所生产的上好瓷器都是进贡朝廷或外销的。如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传世品;江西高安、四川遂宁、河北保定、内蒙集宁出土的窖藏瓷器;湖北王墓葬、桂林王墓葬出土的瓷器;南海沉船瓷器。而那些确实卖不出合适价钱的缺陷瓷器只好留着自己用,久而久之,景德镇本土就鲜有珍贵的瓷器了。
这种现象还可以有以下理解:解放前,景德镇自农历11月至次年2月,有近3个月的时间歇手停产(因为天寒地冻,所以坯体不易干,且容易坼裂,成瓷周期较长,成本高;加之,年关岁末,业瓷者多为外来务工人员,有钱没钱都要回家过年),生产瓷器的工序又颇为繁杂,促使他们不敢暴殄天物,否则对不起自己的劳动;景德镇为五方杂处之地,大多是客籍务工者,客居他乡,长期没有归属感,无心于置办好的物件;瓷业原始积累过程较漫长,劳动强度大,不确定因素多,消费心理是“天晴还要防落雨”;也有可能是“久处芝兰之室而不闻其香”、“没吃过猪肉,还见过猪跑”,没有把瓷器当回事,即使有点好瓷器,也是用来填情(做人情、送礼、回礼)……
(责任编辑:心蓝)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