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赏玩晚清凤眼菩提手串 解析古代珠子的风化纹

2015-01-08 10:21:23 刘家麟

  如果你喜欢老天珠和老玛瑙或者老菩提,那有一种俗称“风化纹”的环状痕迹,是必须要了解和深刻认识的。“风化纹”通常被作为鉴别玛瑙新老的一个标准,和“包浆”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但是我们真的了解这种痕迹吗?这种环状痕迹真的和“风化作用”有关系吗?我想,我们掌握的知识都或多或少有些偏差。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当今众人对这种痕迹的认识:这种在玛瑙或老菩提上出现的环状痕迹被人们普遍称之为“风化纹”,还有各种形象的称谓,如“鱼鳞纹”“马蹄纹”、“指甲印”等。

  “风化纹”这个称呼不知是谁最先传出,也不知它的命名依据是什么,不过它很早就在珠子圈内流传甚广。大部分珠友都作为鉴定新老玛瑙珠的指标利用它,很多人对这种痕迹有过仔细的观察,并以此培养出高水平的鉴别能力,但是却鲜有人深入思考这种痕迹的产生根源。

清代凤眼菩提手串(图片由商家提供)

  一些天然的矿石上也发现了在自然界中形成的类似的环状痕迹。这种矿石多有一个特点,多是石英晶体组成的矿物,而且多采集于江边滩涂。其表面环状痕迹的形成原因,猜想应该和碰撞、流水冲刷、环境温度以及干湿程度变化有关。

老琉璃珠(图片由商家提供)

  这颗蓝色琉璃珠表面布满了环状痕迹。其中一方面和我们众所周知的碰撞等外力作用有关,另一方面也和这种材质的结构有关。古代琉璃珠的主要成分也是二氧化硅,由于加工工艺的原因,这种材质和我们常见的玻璃珠有很大的差距。大家都知道普通玻璃是熔融状的二氧化硅和其它添加剂一起组成的混合物,其加工温度在1600摄氏度以上。而古代的琉璃制作温度可能比较低,没有能力融化所有的二氧化硅晶体,所以这种琉璃珠内部保存有相当部分的二氧化硅晶体构成。另外,其物理性质和玻璃也有不同,老琉璃珠的硬度可以达到莫氏6.5—7度,接近于玛瑙;而普通玻璃的硬度只在莫氏5.5度左右。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小时候玩过的玻璃弹珠有充分的机会产生碰撞和汗液侵蚀,却只会形成贝壳状的崩口和小坑,而不会形成这种环状的痕迹。

清代凤眼菩提手串(图片由商家提供)

  最后也要提醒各位同好,“风化纹”的研究对老天珠的判别虽然很有意义,但是风化纹不是真假判别的唯一指标,要想判别天珠的新老,必须练好眼力,再结合其他的因素综合分析。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刘家麟)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