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讲堂第1390期】秦琦的艺术创作——初期

2015-01-12 10:24:33 王子娟

  【相关链接】

        【雅昌讲堂第1391期】秦琦艺术的创作——成熟期

        【雅昌讲堂第1392期】秦琦艺术创作的风格转变

        【雅昌讲堂第1394期】秦琦绘画中的自我

        【雅昌讲堂第1395期】秦琦的新旧观

      秦琦:这是我99年,98年的时候上大学期间的画,在鲁美,这个是大概类似于超现实主义的手法画的,为什么说“类似”,因为我对超现实主义不算太了解,只知道它大概相当于幻想或者说梦境之类的,为什么当时用超现实主义这种手法,可能是当时我们那个环境都是,当时我是急着摆脱和现实主义的关系,然后因为当时现实主义在我们上学期间是一个不太高级的,或者说落后的思想,然后……然后我有觉得现实主义还是一个比较硬派的想法。这些画可能就画了十几张,留下来了三张左右,三张。留下来三张、四张。这段时间很快就结束了,然后我可能不用这种画法的最大原因是觉得这个东西有点儿做作,还有和偏女性化,这可能是最大的原因。

  这一段时间是偏情节性,还有叙事性的那种画。一共选择了三张,色彩和内容都是比较现实的那种,偏重于内容,这种画的产生可能也是比较被动的,因为那种画进行不下去,如果还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就是可能是我自己选择这些内容的角度,这些画当时参加了一个成都双年展的一个学生特展,画挂在墙上的时候,我觉得这些画可能传达得不算太清晰,这是当时的感觉,然后就是再一个我画画比较土,当然现在我的画我还是有这个特征,就是画画得比较土,我倒是现在不觉得太丢人。

  嘉宾:秦琦这张这个空间有一种悖论,这个方面是怎么考虑的?

  秦琦:这就是画中画的题材,当时可能跟兴伟什么都有点儿关系,当时兴伟对我是有影响的,再看塔西或者什么东西。

  嘉宾:画画的这个形象有特定的人?

  秦琦:没有,就是找了一个学生画,代表是一个画家。经过一段时间我把照片的效果给直接引入到画面里头,这种画法很多人也用,也不是什么特殊的方法,对我来说这也是一个比较懒惰或者放纵的方法,从《你好》和《请小心点》信纸这个开始,从这种形式选择上也确实让我能放松,有时候画出来的画也因为这些意志力的方法显得比较平静,因为我也经常急于表达,让事情显得混乱,而且照片效果刚好在那个时候也可以平衡我的这些特点,这种方法的结果是内容和这种画法或者这种形式是平行的,它俩之间很少搀,然后拿船长这张画的例子来说吧,当然它不是一个真实的场景,但是照片感让它显得更真实,你看这张画的时候你如果看着是内容的话,它就是内容比较突出,你如果看它是照片效果的话它就是照片效果。

  这种也是。

  然后从这儿我再插一段,然后就是从你好还有请小心点,然后这些是一些特别的例子,还有画一些纸折的,包括到后来这是隔两三年以后画的这种类型,包括书,最后这种类型的画类似于图形,然后我把纸、篮板、00:08:11书这些画完以后综合起来,然后最后就进展到这么一张画,我就把这个方法就停了,我也不知道这属于一个什么类型,但是我对这种类型的倾向,现在觉得是有戒备心理,可能是我觉得这种类型的画现在见得比较多,当时我画的时候我一直存在那种戒备心理,我觉得可能画得有点儿洋吧。这段差不多吧。

  张离:我们请两位嘉宾点评一下或者是有一些问题对秦琦的作品。

  汪民安:他这个,秦琦开始那个早期的就是说那个超现实主义,实际上就刚才那张画,实际上我觉得这张画也有强烈的超现实主义实际上就是我个人感觉,每个艺术家也好或者是作家也好,就是所有的就是那种创作者都有一个特点,就是说他最早期的东西一旦开始了,他为什么一开始他会选择那些早期的作品,就是最开始创作里头会有那些创作,我觉得肯定是跟他特有的天分,就是从他的身体跟他的那种素质,就是他骨子里的某些东西我觉得是有关系的,就是说尽管是意识到想摆脱这个,我不喜欢这种,但是有些东西的话他那些种子性的东西它还是一直强劲地在一个艺术家或者是在一个作家身上它的会有,我觉得是这样的,包括我看你现在的作品还是有很强烈的超现实主义,包括你后来的就像是今天我看到的那种画廊里头的那个作品还是有一点这个东西的,这样的东西的,就是说一个艺术家可能一辈子他有一颗种子,他从那个种子上萌芽,他想摆脱种子,但是很多艺术家可能就是不断地在摆脱这个开始,正是因为摆脱开始、开端的那些风格,恰恰是构成了他后来创作的轨迹或者是创作路线也好,看出他不断地生成一些东西,不断地有一些新的东西出现,包括里面还有一些情节,有一些情节出现也好,另外又说有照片的出现,有这种东西出现的话,看起来好像是在生成,在造就一些新的东西,很大的可能性是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理解这种东西恰恰是为了摆脱开始,他是以摆脱的方式或者是以逃脱开端的方式然后呢造就了另外一种新的东西,所以我刚才跟秦琦开玩笑,我刚刚看他第一张画,我说你这张画预示了你后面很多画的风格。但是这个你自己有没有意识到这个东西?

  秦琦:应该有吧,因为每个人都是对自己身上固有的特点应该是不算太喜欢,好比如果说自己是属于力量弱的,他就喜欢自己力量强一点,包括画面里面有一些浪费成为我尽量都遮蔽,但是有时候遮蔽不住了流露出来我也会比较反感,但是他有时候藏也藏不住。

  鲁明军:我接着汪老师的话说,虽然我一直比较感兴趣就是说秦琦他的这个,因为他是在鲁美毕业,又是在鲁美教书及所以我在写文章的时候我就在想像他们这个除了他以外实际上还有很多,有一批这样的画家,就是从学院里边出来又在学院里边教书,然后在他的风格上又试图摆脱学院的影子,但是他又不是说完全移出这个系统,然后也不是说就是这个又回到这个系统,在这个系统里面,在学院这个系统里边一直在创作,我觉得恰恰是我自己觉得像秦琦他们,包括还有像好几个像李青,实际上我觉得他们实际上是在这两种之间有一个这样的挣扎或者是刚才汪老师讲的试图摆脱,实际上他是把这种试图摆脱的东西呈现出来了,所以刚才他在讲我比较感兴趣的是从早期的超现实,一开始是反现实主义的,又回到了好像后来又对现实主义比较感兴趣,现在看这两种东西实际上一直是在画面里边同时出现的,这种关系,还有一个就是说这个画面里边,我觉得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秦琦的这种这是形式问题,就是我们今天看绘画的时候有一些基本的形式问题,比如说笔触,包括他的色彩这些东西,我觉得这种其实是形成了一种新的一种视觉性的一些东西,包括一种就是那种对颜料,对颜料的那种放大,对笔触的放大,其实是一种触觉感,但是这种触觉感,它跟很多还有一些像李松松他们那种东西完全是颜料堆积又不一样,秦琦又很强调这种情结性,包括叙事感,包括画面的空间关系,我觉得这两者之间的这种拉扯关系,我是比较感兴趣的。我觉得这个可能是跟一些其他的不一样的,不一样的他的一些特点。所以我就想还是比较感兴趣,因为这个只是我的一种解释,因为在之前我也没有跟秦琦交流,我想问一下他跟这种学院体制的关系,或者说在他学习的过程还有他教书的过程当中,跟他创作之间的这种关系。

  秦琦:就是跟学院的关系是这样的,每个人受教育以后他形成的一些东西也不太容易摆脱,包括我处理空间,我对缺乏透视的东西或什么一直也进不去,就是我画得再变化或者什么,然后对透视或者说对一些固定的东西,它总会有要求,包括形体或者是轮廓什么之类的东西,那就应该是学院给我带来的那种东西,然后你刚才说还有什么?

  鲁明军:就是说你在处理画面的时候,比如说一方面就是特别强调这种颜料、笔触本身的这种属性,同时又整个画面的这种情节性、叙事性,还有视觉感,还有空间关系,他们这种跟笔触之间的关系,你是在有意地放大这种媒介性、笔触、颜料还是在强调画面的整个整体的这种视觉性的东西?

  秦琦:从一开始像这种像变到照片这种效果,是因为当时很多人也这样画,我觉得就是因为原来我把情节性或者叙事性加进去以后然后它显得文学性太重,看画的时候直接就是从猜测一个情节或者是什么开始,然后我觉得把照片的效果加进去以后,然后别人先看着的是一个相对真实的,相对真实的,其实照片也是一个特别特殊的形式,然后它也跟你那种完全真实不一样,但是它固定到一个照片效果以后,你看见的先是照片效果,然后你再去想里边的叙事或者是情节,等于这个效果在最前面,内容在里边,或者说有人愿意看内容,这些内容之间的关系,然后照片效果就退到第二位或者是什么,我当时是这样想的。

(责任编辑:蔡春伟)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