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峰:在人生的寂静旅途中,艺术是诗意的慰藉
2015-01-16 09:58:26 Asura
目前价格:★★☆☆☆
市场潜力:★★★☆☆
装 饰 性:★★★☆☆
收藏热度:★★★☆☆
文化价值:★★☆☆☆
周海峰,1971年生于江苏扬州,目前工作生活于河南郑州。作品中没有时代和历史的大格局,却像一场场自我往事的追忆。在安静的氛围里,每一层画面的元素都似有深意,仿佛对生活的隐喻。
《塔1》39x61cm
周海峰说,画画是一个安静的,期盼的过程。在独自冥想的时间里,渐入佳“静”。他的作品总有一种忧郁的气质:充满荆棘的法器,书籍中暗藏着的石块,书丛高处的骨塔,深夜里的行船……每张画都是不可追忆的往事,也是一种无法还原的现实。这些画面在他脑海里,每隔一段时间出现,时而清晰,时而模糊。他说,“这些对时间和空间而言,是一场辉煌的过去,但终将消亡”。
一、寂静旅途中的诗意慰藉
物品和场景本身是没有内容的,它们是一种客观的发生。只有当它与观察者的内心关联时,才会产生感情色彩和意义的解读。周海峰有一种观点:近观就是为了察色,这过程中要去掉有色眼镜。相信偶遇会带来比依赖知识更多的惊喜。这中最重要的,是一双有感情的眼。我们在他作品中感受到孩童般的率真和随意,好像受到西方涂鸦艺术的影响,但细究其中是不同的:他的画少了情绪的的肆意放纵,更像东方人心性中的内敛和散淡。有一种无法言说也无需言说的气质。
在这个缺少大背景,大题材和大情怀的时代,艺术创作脱离了明确的目的性,获得了自由。这种自由可以理解为表达个体情感和精神的机会。它是小情怀,小出发点,小到关心每一个个体的体会。虽在气势和深刻上有些损失,却有更多百花齐放的机会。因为,每个个体都那么充满魅力。在周海峰的画里既没有对现代主义真理的探讨,也没有后现代主义的玩世不恭,是在解析自我存在的价值。这种做法就像一个本本分分的学生,当获取艺术自由的机会时抱着珍惜的心,认真体会。他从微观的角度来观察生活,反映个人情感。用艺术化的语言对个人记忆、境遇进行描述,并且赋予作品很多寓言性的色彩;像走入内心潜意识的活动。在孤独的人生旅途中,产生一些诗意性的慰藉。
《静悄悄》120x180cm
二、作品赏析
《心照不宣》80x80cm
周海峰是个善于聆听自我声音的人。对一切消逝之物保持着伤感,也借一切事物来展开自我反思。在作品中常出现的船、马、烛光、书、树的元素里我们能体会到,“物”需要借具体的人与情境来进行价值确认,这是一个由外而内的过程。而在这里,情感的体验和外部现实构成了真正意义的交融。
相似的成长经历和生活环境给了我们解读他作品的机会。在这些画中,有一些符号是重复以不同形式出现的,比如塔和书籍。在《书香骨塔》中,正是两者的结合。虽然人为夸大了书籍的比例,并将塔的体量缩小,二者占据了画面的绝大部分。两者的共通之处,就是不论宗教还是文化,都属于精神上的信仰,这正是周海峰的关注所在,同时也暗藏了个人追求:在嘈杂、比拼的社会争斗中保持沉静的审视和对生活的思考,不被外物干扰。或许时至今日,精神追求已经是件不时髦的事情,可在认同者内心它分量至重。作品《心照不宣》也是以书籍为描绘对象,在摊开的无字白书上静置着石块与荆棘。虽然以猝不及防的方式将不相干的物体组合,戏剧性的画面和视觉线索却让人思考:在平静中暗示了某种苦难和担当。画面整体色彩单调、幽暗,让人沉浸于一种肃穆的情绪之中。文化历史上的每一次进步都伴随着消逝,推翻,有让人不可预测的惶恐。它或许带来光明的坦途,但在当时当刻也一定是布满荆棘,千难万阻的。文明被记入史册的是光明与完善,而不可避免的灰暗也许会永远成为秘密。在《心照不宣》里,我们可理解为作者在诠释文明背后被深藏或是不敢面对的苦难。
用周海峰的话说,这世上一切事物都是有所指代的,它们给人不同的暗示和隐喻。这些物象组成了他的世界,他也迷恋于此。也许很多元素仍无法找到确切的解释,它们保持着无序的、游离的状态,但传递的是一种人性的眷恋和心灵的寄托。
三、后记
周海峰的作品,像一场对生活的纪录,其中偶有遐想。或喜或忧,或童真率性,也有偶尔的诡异之笔。与其说作画,不如说在感悟生命中降临的场景,是点点滴滴真实的存在。他也在诚实地体会一切。在文章的结尾,我们引用一段画家自己的话去完成对他的理解:“我一直以为画画是一种很内在很个人的事情。是一种与他人沟通的方式,我希望观者能在画面中看到,在散漫与精致之间,复杂与平和之间,热情与清心之间有一种相互说明、相互安抚的协调。哪怕是其中的留白也是清晰的作为。我希望听到观者对它的联想和议论,而只有这样画才能完整”。
(责任编辑:马思嫄)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