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专访艺术家李学伟:有据可循的的“秦篆范”

2015-01-16 14:58:02 未知

  如果只是一味追求巨大的夸张和变形,一窝蜂地把社会的浮躁感全都放在作品里,那么无论是书法还是绘画都是会倒退的。

李学伟山水画作品

  李学伟用理性思维撑起多情水墨

  作者:王若蛟

  养志者忘形,养形者忘利,养道者忘心。——《庄子·让王》

  以“养志”为题的李学伟作品展在北京三恒美术馆已经展出多日,秦篆古字的书法刻印,枯笔浓墨的崇山峻岭,一袭浓烈的古拙气息久久萦绕。李学伟,一个说起话来还带着点儿东北口音的艺术范儿壮汉,在作品中尽显爽朗,甚至还带有些“理工科思维”。在那些不曾被他刻意描摹山石旷野中,隐藏着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和严谨缜密的构图逻辑。

  一板一眼用水墨

  庄子说:“正得秋而万宝成。”历经数千年,无论是中国水墨画还是书法艺术,都显得愈发宏毅坚实、纯熟达练,呈现在世人眼前,更是无限的意味深长。李学伟深谙传统之道,如此浓烈的成熟美让他醺然其中。

  和大多数书法家不同,李学伟的书法启蒙并非唐楷而是秦篆。那些刻在石鼓、钟鼎上的古汉字并没有难倒年轻的李学伟,反倒让他产生了兴趣。“十八九岁的时候我就开始学《说文解字》,每天都要写上几遍《说文解字》里面的偏旁部首,篆书也就烂熟于心了。”篆书是出现在中华大地最早的正书,当魏碑唐楷蓬勃于当代书坛,李学伟依旧沉溺于这些“距离感”极强的文字中。“目前我主要是以小篆的方式书写,尽量让每个字之间都协调统一,这是我一直以来追求的风格。”和李学伟低沉平直的语气一样,他的书风亦是直来直去,在他看来,书法本是不该拿来消遣的,摒弃了拿捏造作的“视觉讨好”,笔力功夫才更显真章。

  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曾说:“在真正的意义上,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古典诚然是过去的东西,但今人要做的,正是从这些过去的东西里挖掘现实意义。正如李学伟所醉心的秦篆,这一从管束严苛的秦代走来的文字形式,在当下这个崇尚自由又不乏戏谑的“文艺界”里,明显地表达出了警示的意味。李学伟本身也携带着浓郁的“秦篆范”。从不把“反对浮躁”挂在嘴边的他,只要一开口谈论笔下的艺术,就会感染着所有人都严肃庄重起来。

  “同书法作品一样,我的画基本上都是用笔写出来的,渲染的特别少。个别地方用水墨的交融表达远近或者立体感。也许跟我写书法有关系,我更喜欢黑白对比,作品中很少设色,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用笔上。”在李学伟看来,不掺任何“杂质”地钻研用笔技巧绝对是一场酣畅淋漓的修行。然而在画面中,除了山石草木的线条变化,更夺目的是他的落款。不同于常见的行草、行楷的落款,李学伟喜欢用厚重的篆书或隶书落款,让疏密有度、强劲有力的笔触帮画中山水增添气势。

  每一次落笔,李学伟都力求有根有据,绝不草草了事。但“墨守成规”这样的词儿也绝不适合他。山体的壮硕磅礴常见于枯笔浓墨的表达,而李学伟却也偶做尝试,大胆地让毛笔蘸饱水分,力求刚劲背后的柔美。虽然在李学伟心里,历史的魅力难以抗拒,但类似清末“实证主义”那般无谓的考据和盲目的材料崇拜,李学伟也早就断得干干净净。

李学伟书法作品

  磅礴山水里的缜密逻辑

  除了笔墨功夫,李学伟画面中的每一处布景都是有据可循的。若是半山腰出现了房屋、亭台,那么必可找到自山脚下盘桓而来的古道。若是泉水潺潺而下,那就必能看到与之相配的苍树小桥。李学伟的山水世界虽非真物实景,但他并不满足于停留在“意境”里,他希望这山水可居可游,让人沿着他铺好的路看他设好的景。“其实绘画并非单纯体现笔墨功力那么简单,整幅画的合理性也非常重要。若在山中设房屋,就必须能让观者也走上去。这样给人的遐想才比较完整。”同诸多山水画家一样,李学伟也喜欢在自己的画面里“挥斥方遒”,但是向来脚踏实地的他并不喜云雾缭绕的仙境,“合理”便是他展开遐想的根据。

  不同于“马一角”“夏半边”的留白式构图,李学伟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让更多的观者看得懂、走得进。他更愿意使用一般读者都喜闻乐见的全景式构图,将自己对复杂物象的理解与把控直白呈现,力求每处情节都清晰明了。“我还是偏爱从比较规范的艺术规则中寻找自己的绘画语言,并非当下流行的特别简练的体现一幅画或者几个字。”

  在传统里摸爬滚打多年的李学伟,对待时下火热的新水墨依然坚持着自己“水墨不能脱离历史”的观点。“我并不反对新水墨,随着时代发展,新水墨的种种尝试都是非常有价值的。但是无论是新水墨还是传统创作都一样要有扎实的基本功,经历过笔墨线条的严格训练,才能逐渐演变形成新的风格。比如时下新水墨中的人物画,传统水墨人物最重要的就是‘开脸’,若你不能把人画得像个人,还硬论风格,那便是无稽之谈。”对于新水墨中最时髦的艺术变形,李学伟认为绝对不可急功近利。“人物画是要在熟识了传统肖像绘画技法的基础上,才能尝试不违背原始理论的变形。而山水则必须要从一树一石开始,逐步实现内容的丰满。若是最常态的写生积累都没有还要谈新水墨,那就有点过分了。”

  林语堂曾在《论文》一篇中提到:“巧话有巧文,陋话有陋文。故今文所苦者,无话可说而已。”绘画同理,若画面之中无话可说,未免会让人觉得矫揉造作。在李学伟看来,治学同画中景致一样,若要登顶,古道栈桥、一砖一石皆不可少。碍于诸多社会职务的牵绊,李学伟难得有机会走进山水之间进行写生,于是他便拿出聚沙成塔的意志,从每一个景物元素下手。“我虽不能对着真山真水写生,但单独的树木山石写生却不少,二次创作的时候,再将它们规划安排在一起。”在李学伟的治学理论当中,想要摘得成果,必得一步一脚印,绝对没有“省事”的捷径。

李学伟篆刻作品

  对话李学伟

  新金融:“新水墨”大热的当下,中西画融合似乎成了水墨画发展的必然趋势?

  李学伟:我认为中西画结合是可以尝试的。从老一辈画家徐悲鸿、蒋兆和开始,就在探索中西画结合,但是从多年的发展来看,这并不是一个必然趋势。在清代,有郎世宁为咱们带来一些西方画法,部分画家借鉴了,但是大部分成绩斐然的艺术家多年来还是坚持中国画的道路。在当代,也有不少优秀的当代水墨画家没有将西方的画法嫁接进来,而是用纯正的中国水墨技法表现富有时代感的绘画风格。

  中国画就是中国画,不是必须借鉴融入西方的绘画方法才能走下去的。传统几千年,我认为中国画里还有特别广泛的东西没有被挖掘出来,还有待后人去研究提高。不能一概而论地说将来中国画发展一定要结合西方画。

  新金融:近年来,中国水墨画在造型风格、题材创作方面显示出鲜明的创新性。幽默、夸张、直白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一向含蓄的水墨画中。

  李学伟:在古代中国,也有一些出类拔萃的画家,在水墨画中引入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在当时也是特别前卫,风格在每个时代都须是百花齐放的。眼观当代水墨画领域,多年来的艺术市场发展,有过一段时期的疯狂,但最终还是有很多画家又转回来,从传统重新开始。

  作为一个画家或书法家,无论善于运用什么样的夸张变形,都要有平和的心态,从骨子里尊重传统,根据自己的修养和艺术经历逐渐丰满自己,然后才能结合社会潮流演变自己的绘画语言。如果只是一味追求巨大的夸张和变形,一窝蜂地把社会的浮躁感全都放在作品里,那么无论是书法还是绘画都是会倒退的。

  新金融:根据您多年收藏拍卖的经验,您认为当下的艺术品市场存在着哪些隐忧?

  李学伟:当今艺术品市场还是比较混乱,一个是艺术市场拍卖公司、收藏机构混乱,没有足够完善的机制规范管理。很多画廊无照经营,扰乱市场秩序,这样对收藏者很不负责任。但是这种状况会是比较短暂的,政府和文化部门正在积极想办法规范这个市场,整体来看,一级市场、二级市场都在逐渐走向正规。就2014年而言,很多大规模的、讲诚信的公司逐渐成熟起来,迫使很多不规范的公司因无法正常经营而被取代。

  作为收藏者自身,这两年也有了不小的转变。在前两年收藏者本身不明白不懂,盲目地跟从,也让市场混乱加剧,现在大多收藏者已经比较成熟了,在投资一个艺术品之前都会去到各处咨询翻找资料,这样也大大减少了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新金融:如今,您身兼诸多社会角色,更是密切接触浮华多变商品市场,在这样环境包围中,您是怎样进行艺术创作的?

  李学伟:书画鉴定的工作促使我更多地接触古代和近现代大量的艺术精品,让我在不知不觉中对古人的艺术修为更加钦佩。所以,我的作品基本上都是从古人那一步一步学过来的,目前形成的艺术观念也是在不断吸取优秀传统中逐渐演变而来的。社会职务并没有成为我的牵绊,反倒给了我更多的机会。

  李学伟 号汉邕、聋者,别署双龙斋、漏室。1964年3月生于辽宁沈阳。书画篆刻家、鉴赏家。师承李光远、陈复澄等人。先后工作于沈阳书法家协会、《中国书法》杂志社等。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辽宁湖社书画研究会理事、中央电视台《寻宝》栏目专家组书画鉴定专家、文化部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中艺源艺术品评估鉴定中心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等。

(责任编辑:杨红柳)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