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李振华:青年艺术家创造新的生产方式

2015-01-20 10:35:31 林佳斌

  由中央美术学院发起,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策划主办的“第二届未来展:创客创客•中国青年艺术的现实表征”于2015年1月15日开幕。“CAFAM未来展”的意义在于鼓励青年人的艺术语言探索与观念推进,以富有未来性的眼光和方式发现并扶持富有天赋和潜质的中国青年艺术人才,建立中国青年艺术的资料档案库,推广当代艺术在中国社会的影响力和认知度,提升和打造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艺术界的影响力,从而成为一个推动中国青年艺术的核心平台。

  在展览开幕前夕,记者采访了展览策展人之一李振华,从独立策展人的身份、青年艺术的价值、主题的阐释等方面进一步了解本次CAFA未来展的内容与意义。

  记者:作为独立策展人,被邀请参与策划中央美术学院的CAFA未来展,您觉得您与学院派策展人有什么不同吗?策展团队进行策划,您在这个策展团队中具体的分工是什么呢?

  李振华:我觉得策展人和策展人没有什么不同,学院派的策展人和独立策展人的经验一样都是从具体的工作中得来的。尤其在中国,还不存在完整的策展人教育系统,像我的许多同事都不是学策展出身,可能学的是艺术史等,这也是中国早期策展人特征,比如范迪安老师。如果非说有不一样的地方,可能是他们执行学院内部的工作,对于一些内部协调工作会比我更熟悉一些。

  谈到分工,其实我们并没有太明确的策展分工,而是通过一个漫长的工作过程逐渐整理出一个共同的工作理念。在这过程里非常感谢王璜生先生,他在里面起了很关键的决定性作用,还有徐冰先生,他们对新思想的开放程度是非常超前的,在事情的处理方面做着真正的推动工作,没有他们的推动,未来展是不可能实现的。

  记者:现在社会上有这么多的关注青年艺术家创作的展览。您认为由中央美术学院发起的关注青年艺术家未来的展览,它的独特价值在哪里?

  李振华:由中央美术学院做的青年展和所有最近这几年推进青年艺术家的推荐展之间的不同价值,我觉得主要还是在于美院的CAFA未来展可以很好地平衡全国,乃至中国香港、台湾这些艺术机构推动的状态。它并不是那种“以学院为领头,盲目去甄选艺术家”的形式,而是考虑到整个艺术生态里面青年艺术家的作用,以及这些艺术机构的目标。这是我觉得独特的地方——它不是要去创造某种青年艺术家的情况,而是在大范围、大面积的调查里面去发现这些青年艺术。

  记者:本期展览的主题为“创客”,您如何理解这个概念?

  李振华:“创客”是从欧美衍生过来一个概念,它结合了“车库文化”和“DIY文化”的现实。但我觉得在中国这个“现实”还是不太一样的,在中国更像是某种“有新媒体艺术介入的”,或者说“从科技领域喜欢艺术的”倾向,它不是一个全民的东西。一方面它赋予科技以人性,一方面它通过创作给予一种特殊的社会责任感。在这里,创客从“Maker”——简单的动手者,转变为“Creator”——一个真正的创造者。

  关于“创客文化”在今天也伴随着艺术的发展呈现出非常特殊的情况。90年代中期以来关系美学到后生产,艺术家其实在不断扩展艺术的领域及艺术的观念。在今天,“创客”是被纳入当代艺术的一部分,但当代艺术却很难被纳入“创客”。

  记者:本次展览意图以“创客文化”为当下青年艺术表征,是如何去体现的?您认为“创客文化”与青年艺术有何共同之处?

  李振华:可以说,“创客文化”和青年艺术的情况是完全接在一起的,今天的“创客文化”并不完全是自己动手去做一个小物件这种形式。当代青年更关注社会,但其对社会责任是非政治性的,比如他关注社会的同时会去反映自己的身份问题。而同样是讨论个人身份问题,今天的青年和过去青年是非常不同,过去的青年是对应在更大的背景之下,个人身份如何被体现,有种强势的挑战意味。而今天的青年则是更关注个人内心,关注从内心到外面具体的表达,如强调自己是谁,在做什么。

  记者:所以根据这个主题,本次展示的作品是否更偏向较为先锋的艺术?

  李振华:关于主题还是从“创客”这个概念去影射,一个是对科技的人性,一个是对社会的责任。当然这里面隐含着很多与这两方面相关的内容。“创客”同时强调了两种能力,动手能力和非常重要的——创新能力。而什么是创新?我觉得在今天,这是需要不断被思考的一个问题。并不是说一定非要做出某种什么新的事物出来才是创新,也许有时候仅是对社会某种现状提出一些新的思考。

  记者:展览的五大板块中您最感兴趣或者说最期待的是哪个?有您比较喜欢的艺术作品吗?

  李振华:首先,展览版块方面我个人来讲不太愿意去划分得很清楚,因为我觉得将艺术家分置于不同板块主要是起着为公众做提示的作用。这不是我们策展人工作的线索,我们工作线索是将艺术家的具体现实工作按照整体的情况来看的。版块设置是策展人设置让观众去理解艺术家的一个“桥梁”。

  关于我所喜欢哪个艺术家和作品,我觉得不应该过分强调。因为这是一个群体的展览,在里面会看到很多很特别的项目,艺术是不能去比较谁更好谁不好,这是一个整体,所有艺术家都有其很独特的方面,我不用喜欢或不喜欢去判断,而是采用更多的反思去思考艺术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记者:策划完这个展览,您觉得当下青年艺术的“表征”或者说当下青年艺术生产方式的独特性是什么?说说您自己的看法。

  李振华:关于青年艺术具体生产方式,我觉得今天年轻人创造、思考的是其与艺术体制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去创造一个生产机制。这个生产机制不是他对应的商业化的生产机制,而是去思考如何创造自己的方法论,这不再仅仅停留于思考的程度,而是在执行方面做了许多工作,青年艺术家真正去创作一种新的生产方法,这是我觉得有趣的,也在许多艺术家身上开始出现。

  另一方面是我之前说的,90年代中期以来,从关系美学到后生产、后制品这个系统过来,艺术家不断去扩展生产方式和工作方法的可能性,他们纳入更多的知识和其他边界的东西。这是现在新艺术家思考最多的地方,他们不再讨论国油版雕的范畴,而是从具体的生产关系和世界与他人的关系里去发现,去创造新的生产方法。当然这从表面上看好像连通着艺术史,我觉得更多的还是他们内心一种更自信的表述,或者说更自信的状态,去思考艺术家作为存在的个体和这个世界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以及如何去推进这种关系的变化。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杨凤连)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