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专稿】袁武个展“天灯”:一个有国际性的主题

2015-01-20 10:50:16 王林娇

  艺术家袁武“天灯”个展已经在今日美术馆开幕,在这个名为“天灯”的展览中,已经有太多的解读,但是对于艺术家而言,选择这样的一个题目,亦是人生的一种考虑。

艺术家袁武在现场接受记者采访

  袁武是新时期涌现出来的一位著名画家,早期作品多以社会底层与苦难历史为题材,表达了自己悲天悯人的情怀。但是在本次展览中,则是展出了他转型之后的西藏题材的作品,代表了艺术家近年来的艺术转型。本次展览展出了袁武近两年的新作,是他屡次去西藏大昭寺写生之后,受信仰的感召,创作的一批与西藏题材有关的作品。

开幕当天观众在展览现场

  在这个名为“天·灯”的展览中,袁武描绘了许许多多前往西藏大昭寺朝圣的藏民。这些人中有老人,有妇女,有少年,也有青壮年。但不管是何种人,何种身份,他们都一心向善,双手合十,朝拜在圣洁路上,有的甚至还一步一俯一叩首,其虔诚的程度简直荡人心腑。

众多批评家云集袁武个展现场

  “从2013年到2014年,整整两年时间,实际上是在画一幅画,就想画一个有信仰的一个民族的状态,我觉得我们现在活的太轻松了,也活的不负责任,我不知道他们的信仰是什么,也不知道他们追求的是什么,但是他们的那种真诚,确实是真实的,有我不能忘怀的,所以我就踏踏实实画了一百多件作品,除了有不理想的作品撕掉了,还将近有一百四十多件作品,就是这样一个初衷”,在谈及本次展览的初衷时,袁武如此对雅昌艺术网记者说道。

  袁武正是从这些虔诚的藏民中,获得了超越的能量与表达的信心,在展览现场所展示的作品中,时而笔力遒劲,时而虚实相生。墨色,则醇厚饱满,且又层次分明,均都焕发出了一种真挚而朴实的表现力。这是艺术家袁武的求真求实意识,使他对艺术的追求,最终抵达了宗教信仰的深处,从而由此昭示出了某种生命的本质。

  作为本次展览的策展人,杨卫在解读“天灯”这一概念时,则表示这个主题是两层含义:一是天表明了仰望的高处;二是灯则象征着信仰带给人的光明。将这两层意思组合在一起,不仅可以为袁武的这批作品点题,更为重要的是,还表明了其中的意义。即在当今这个被物质抽空的现实背景下,袁武的这批作品出现,无疑是一种精神的注入,也是一次为时代招魂。

本次展览策展人杨卫先生接受雅昌艺术网专访

  “天、中间一点、灯,天我们知道是最高的地方,是仰望,这个跟信仰有关系,灯其实是内心的一盏灯,是涉及到信仰,那么应该说袁武先生的这批作品,在高原、在西藏、在世界的屋脊上面表达了一种人类,对高处的信仰或者对高处的一种仰望,所以我用天跟灯结合起来,来概括他这个展览,应该说是一个,借用了天.灯的原来思想进行了一个转换,是这样的一个概念”,杨卫在接受雅昌艺术网记者专访时说道。

批评家贾方舟先生接受雅昌艺术网记者专访

  批评家贾方舟先生则认为,袁武本次个展并不是简单的进行展示出了一百多件作品,更重要的是他把整个展览作为一个作品来展示,是个非常单纯和简单的展览,但正是在这种简单和单纯的背后,主题非常的突出。

展览现场

  “袁武实际上就是对表达西藏这个题材的第三次突破,第一次就是大家把西藏当做风情来画,少数民族风情,然后主题性的 ,就是翻身农奴得解放这样的一个主题,画了二十多年、三十年,后来陈丹青打破了这个主题,开始向人性深度的发掘,这是八十年代初,现在,我觉得袁武进入了第三个层面,他把信仰作为主题,表达的是一种人物内心的一种神性,信仰这样一个话题实际上是每一个人心灵深处最神圣、最崇高、也是最不可碰触的一个非常敏感的东西,所以我觉得他这个主题实际上是一个具有国际性的一个话题”。

  从创作的层面来讲,袁武延续了二十世纪以来受西方艺术影响的写实主义手法,以对现实和人生的观照,来取代传统水墨画的逸气与墨戏,成为了最主要的探索方向。徐悲鸿、蒋兆和等人曾经奠定了这方面的基础,而艺术家袁武,则是将这种探索推向当代的一位代表艺术家。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陈奕名)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